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叶春季(3-4月份)管理技术要点

(2014-04-04 13:08:03)
标签:

茶园

管理技术

春季

美食

分类: 茶叶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年之计在于春,茶叶全年生产中以春茶最为重要,特别是名优茶生产,其质量为春、夏、秋三季之最,价格也为全年最高,所以要特别注意春季茶园的管理,充分发挥春茶的经济效益。有关春季茶园田间管理的技术措施如下:

 

一、茶园浅耕施肥

早春未施催芽肥的茶园,此期要加强茶园浅耕施春季追肥。施用的肥料是复合肥料(N:P:K为15:15:15),还要加施氮肥,或者高氮复合肥,以促进芽叶生长。施肥方法:沟肥,沟一定要开在茶蓬滴水线处,沟深10厘米,宽15厘米,肥料要撒匀,施肥后覆盖,也可结合浅耕施肥。

春季茶园浅耕,一是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促进春茶早发;二是对于冬季未深翻,且茶角胸叶甲和丽纹象甲危害又很严重的茶园,可通过春季浅耕,大大减少茶角胸叶甲和丽纹象甲的出去为害,浅耕时间一般在3月份进行,浅耕深度10 cm左右。

 

二、合理采摘

春茶的合理采摘是提高质量,增大产量的关键性的技术措施。

在绿茶和红茶主产区,只要达到采摘标准的芽头占10%-15%就可开园,绝不拖延时间,做到“早、勤、快”,即提早开园,要分批分次勤采、快采,只要够标准就采。一般是2~3天一个小采,4~5天一个大采。这样既保证了春茶鲜叶的质量和数量,又促使了春茶新梢萌发轮次的增加。

在乌龙茶产区,须等顶叶驻芽形成,达到采摘标准,再统一采摘,因此乌龙茶产区的茶叶,一季就采摘一次,其芽叶的生长历期要比绿茶区、红茶区长,要特别注意春茶后期的病虫害预防。

 

三、春茶后期轻修剪

在茶叶生产中,修剪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特别是名优茶生产茶园。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以采摘嫩芽、嫩芽叶的绿茶区和红茶区将传统的秋茶后轻修剪提前到当年的春茶后轻修剪,这样更利于第二年春茶的提旱开园和产量提高。可在春茶结束后(4月底至5月份)进行茶树轻修剪(剪去蓬面3-5厘米)或深修剪(剪击蓬面10-15厘米),为翌年茶叶生产打好基础,可使来年春茶提早萌发7-10天,产量提高10%左右。

 

四、病虫防治

茶园春季危害严重的病虫主要有黑刺粉虱(图1)、茶蚜(图2)、茶小绿叶蝉和茶圆赤星病(图3)等。

1、春茶前期重点预防黑刺粉虱、茶蚜,后期重点预防茶小绿叶蝉和茶圆赤星病;

2、根据英格尔公司调查,在闽东、闽北及闽南茶区的老茶树(树冠及蓬面大,甚至荫蔽),以及有机茶场,肉眼难见的茶橙瘿螨(图4、5)和茶叶瘿螨(图6、7)在春茶发生普遍,许多茶场不重视或未察觉到,造成茶树芽叶萎缩、大量落叶,树势衰落,应得到重视。

3、春茶的个别茶园,特别是有机茶园,有发现越冬茶棍蓟马(图8),春茶芽梢抽发后要注意防治;

 

防控措施:

1、浅耕:深度10cm,茶角胸叶甲和丽纹象甲发生厉害的茶园,春季3月份浅耕可有效降低春茶末和夏茶的为害,防效可达60%。

2、出口(日本方向)和内销的茶园:每年的3、4月份是越冬代黑刺粉虱成虫大量羽化的时期,且整齐,此时是黑刺粉虱发生重灾区防治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可使用英格尔生产的黑刺粉虱信息素诱虫板,降低成虫虫口数量(减少田间卵量),防效可达80%以上,同时兼治茶小绿叶蝉和蓟马;药剂可选用呋虫胺+哒螨灵防治黑刺粉虱、茶小绿叶蝉、茶蚜、蓟马及螨类,或选用丁醚脲防治茶小绿叶蝉及螨类。

3、有机茶园:采用信息素诱虫板防治黑刺粉虱成虫,兼治茶小绿叶蝉和蓟马;药剂选用除虫菊素、鱼藤酮,喷施药剂中添加轻石蜡油,效果更佳。

4、茶圆赤星病可喷施十三吗啉、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药剂;有机茶园则选择喷施枯草芽孢杆菌(百抗)。

5、春茶后应注意预防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棍蓟马、咖啡小爪螨、茶角胸叶甲和丽纹象甲等,具体措施可见后期的夏茶管理要点。有机茶夏茶生产建议留养,培养强壮树势及天敌群落的形成。

 

备注:

1、出口茶叶应注意农残的控制,选用药剂要避免生产中的交叉污染及杂质;

2、有机茶禁用化学农药及不应使用致癌、致畸、致突变和神经毒性的物质作为助剂,选用的生物农药要慎重;

3、英格尔公司生产的及选用的产品,均经过严格的评估、验厂及批批检测的管控,且合法,检测项目高达289项,以避免交叉污染和含有杂质。

4、由于各地管理措施不一,气候有所差异,以上措施仅供参考,亦可咨询英格尔公司技术部。

http://s11/mw690/003pluN9gy6HQ5O2ncm4a&690
图1:黑刺粉虱成虫

http://s7/mw690/003pluN9gy6HQ5PPAEud6&690
图2:茶蚜

http://s12/mw690/003pluN9gy6HQ5RzSFdeb&690

图3:茶圆赤星病症状

http://s7/mw690/003pluN9gy6HQ5SAl5cb6&690

图4:茶橙瘿螨

 

http://s1/mw690/003pluN9gy6HQ5UvxeM80&690

图5:茶橙瘿螨为害状(中期:叶背呈褐色锈斑)

http://s13/mw690/003pluN9gy6HQ5VLUlefc&690
图6:茶叶瘿螨

http://s6/mw690/003pluN9gy6HQ5X4loNc5&690
图7:茶叶瘿螨为害状(叶面呈紫铜色,白色蜕皮壳)

http://s13/mw690/003pluN9gy6HQ5YakOMec&690
图8:茶棍蓟马成虫(雄)

(来源:英格尔技术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