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2015-05-03 00:25:07)
标签:

元青花

铜胎掐丝

镶嵌

八仙仕女

盘口梅瓶

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代青花瓷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它以高大的器型,精美的纹饰,艳丽的发色,成为中国青花瓷史上的顶峰之作,影响着世界古代艺术,使今人为之感叹。它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但因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本件即为传世元青花中的一例精品,展现了我国陶瓷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对后世的明清青花瓷有着深远的影响。

 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据记载,此类梅瓶是元代瓷器中的大型酒器,胎骨细腻洁白,釉质滋润透亮,青花色泽浓艳。元代的青花瓷器造型硕大丰满,纹饰繁密,层次丰富,构图严谨,一改唐宋以来瓷器花纹布局疏简的传统,工细的描绘加上繁复的层次,形成了花团锦簇的艺术风格。元青花梅瓶在品种、纹饰等方面堪称一流,既形象地反映了达官贵人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和人文思想,是一幅幅古代人们的生活画卷;又反映了元代的风土人情和统治者的丧葬礼俗。作为显贵的标志,梅瓶是元代帝王宗室、达官使用的礼器。

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此梅瓶呈错落三层八方形,三层两两间不在同一平面上,《大日经疏》说曼荼罗始转于东方,末至西北,为八方,意即佛法遍及周围各地,普度众生。元代时,以藏传佛教为国教,朝廷崇道信佛,影响极大。

 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纵观愚藏之元青花“八仙仕女人物”八棱梅瓶,高41.6厘米,口径10.8厘米,腹径最大23.6厘米,足径12厘米。体形修长,曲线性强,重心较宋代上移,底足微向外敞,器形高大、粗犷、厚重、质朴,属至正型器。此梅瓶胎骨厚重,瓶有上中下三层错落对角八棱(制胎罕见),盘口平沿、折沿口,颈粗大短、直颈,丰肩,肩以下渐,圈足。肩饰海螺等八宝纹,腹饰八仙仕女人物图,胫处饰纹饰为连续卷草纹,卷草纹也无中心连续波谷线。

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细辨别此八棱仕女梅瓶青花绘制工艺特殊,其中各种纹饰图案采用一种元代少见的绘制工艺,为蓝地白花,即白地蓝花的反向做法,不同于元代的蓝釉白花瓷器。其人物,八宝,卷草等纹饰用细线勾勒,在纹饰间隙用青料涂抹作地,笔法如同今天素描中表现阴影的手法。工艺上比白地青花复杂,用料颇多,无比珍贵。蓝白相间的元青花,尽显和谐、淡雅之美。由于蓝白相间的艺术氛围,造就了西亚和蒙古民族对青花的渴望和追求,进而刺激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大发展。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此八棱梅瓶整体制胎由颈、肩、腰、胫、底五段组成。肩腹粘接处和腹胫粘接处,都有一圈突起,接痕明显。用的是苏麻离青进口料,呈腚兰泛紫色,青花下沉不漂浮,如墨有色阶。浓艳处产生铁锈斑,胎釉下沉。斑处下沉。细看此八棱棱梅瓶底足外墙,由于镶嵌有景泰蓝工艺底座,故未能详细看出修胎工艺和火石红结晶斑以及泼釉等工艺,但也可以看到,足底地章平坦,陶轮旋削挖足平整,挖足较浅,旋纹细密,整体表现相当规整。

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此瓶的最成功之处莫过于它的绘饰,整体实笔画线,一笔点划,没有重复,没有碎笔,随意酣畅,遒劲有力,干脆利落,浑然一气呵成。尽显画功深厚、熟练,凸显时代画风。画面展开来,如一幅人物奏乐画,各个仕女等人物绘制形神兼备,非常成功。总体而言此瓶总体给人一种高大、庄重、浑厚、质朴的感觉,具有明显的元朝时期的青花风格。整个器型端庄稳重,堪称元代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元青花《错落三层八棱型八仙仕女纹景泰蓝镶嵌梅瓶》珍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