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国粹山人
国粹山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37
  • 关注人气:1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钧窑玫瑰紫大号出戟尊》珍赏

(2015-03-09 14:12:33)
标签:

北宋

玫瑰紫

出戟尊

钧窑

古今玩人

 

北宋《钧窑玫瑰紫大号出戟尊》珍赏

钧窑出戟尊

 钧窑,是在建窑和耀州窑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后世至今无人能仿造。

 

该器颈、腹、胫的四周各饰一戟,故名。宋钧窑的出戟尊是名贵的珍品,本作品是经典的传统造型。其型规整俊挺,具有将军之威,国家之尊,其釉为纯正的玫瑰紫,古朴厚重,浑然天成,真是清水出芙蓉,釉色自在美。
 
尊从商开始,到北宋早起,都为铜制,作为皇家盛酒祭天祀地神器。从北宋宋徽宗出现创意,汝窑、官窑都大量烧制瓷尊代替铜尊,但汝窑、官窑烧制的尊,有很多造型,极不规范。待到官钧时,所制的月白、天蓝、玫瑰紫出戟尊都规范一致,造型工艺都相同,尊底都留有一孔,填釉透明,祭祀时,求天地相通之意,这是宋徽宗信仰上的一个小发明,此前的出戟尊不论是铜的还是瓷的,都不存在此特征。
 
官钧出戟尊上接口属悬空对接,对接时要用手指四周找平,因此工作部位留有明显手部碰凹痕。为减轻负重,喇叭口胎极薄,有胎薄釉厚之特征。成型后,上接合部比下接合部明显“小一圈”。现仿出戟尊为注浆方便,上接合部放大,比下接合部明显“大一圈”。金代仿出戟尊,为提高成品率,中腹部明显缩小,上下接合部基本一致。金代待胎干稳定后再对接,接口部粗糙,现代仿制属注浆,不存在手工痕,喇叭口部呈现胎质厚釉薄特点。
 
从北宋晚期用瓷代替铜始,一直到清末,都为封建皇朝祭天祀地神器。从金代到现代,都大量仿制北宋官钧造型的出戟尊,但造型都失真,工艺粗糙随意,达不到北宋官钧出戟尊的庄重挺拔、造型优美、工艺精细。此尊内窑变纯粉青,外衍生均匀细腻纯玫瑰紫装饰,底刻“一”字。相关藏瓷,台北、北京故宫和上海博物馆藏有月白釉出戟尊,造型工艺与此一致。
北宋《钧窑玫瑰紫大号出戟尊》珍赏
纵观本北宋官钧,高25.8厘米。放大镜观察,蚯蚓走泥纹(泪痕)用气泡一个个串连一体呈立体的爬行状,鱼籽纹呈一摞摞鱼卵正欲孵化而出。釉层里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线条,屈曲蟠蜒,如“蚯蚓走泥”,器物底足施满釉后又抹掉,烧成后成为棕黄色。另外由于使用独特研制的玛瑙釉水在烧制后形成更加鲜明的层次感,十多种釉色绚丽多彩,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流纹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北宋《钧窑玫瑰紫大号出戟尊》珍赏

北宋《钧窑玫瑰紫大号出戟尊》珍赏

北宋《钧窑玫瑰紫大号出戟尊》珍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