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 | 臭臭
经过了2015、2016年的电商变幻,老套路变得越来越无用,新手参与电商来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一些卖家的话,竟让我无语凝噎,其实,也怪不得他们,也归于市场的变化吧。
我们总是纠结于当下流量的索取,而从不讲究当下策略的变化及资源积累。今天讲讲故事吧,最近有人私信我,一上来第一句是:“你好,可以合作么?”我当时挺高兴,毕竟像我这种过气的自媒体(其实从来没红过)来说,有合作的事儿,那不得跳起来,赶紧就装作深沉的回复了一句,可以,请说明你的需求吧,接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我收到了十几张产品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不说话了。
说实话此时我内心是崩溃的,不是因为他的产品不好,仅仅认为他的方式方法太有问题了。也大概预估到了,这哥们儿看来是要好好给我普及普及的他的产品啊,结果后来也没自己介绍产品,就直接说了,我今年给大家答应的要做1000万,所以找一些微博上的意见领袖给我做大代理,跟我说的同事,还跟好几个人在聊,问我能不能做,问我在微博是做啥的?
听完这我是更懵逼了,简直不知如何去回复,然后也就问了一句,那你去问的那些个意见领袖啥的是不是都没答应你啊,他说是的。然后,我也就回复了一句,不好意思,你这事可能我也帮不到你。
后来的对话也就很清晰了,大概就是自己是因为别人去年通过社交渠道出了200万的货,然后别人一说是招代理卖的,结果自己一股脑就业来做电商了,可笑的是团队中没一个是懂电商的,这我还能说什么,于是我就谆谆教导,如何利用社交方式去前期获取资源。
直到他说一句话,我就放弃了。他说,积累的道理他懂,他只想要在短期起效果,有些基础的东西是来不及做的,还有其他的产品要上来。然后,我就无言以对了。最后给了他一个较为靠谱的建议就是去找一些微商团队,做一些团购等等,还能出一些。顺便用我仅有的影响力在微信推荐了下,也算是尽我仅有的一点能力了。
其实,到目前这个电商环境里,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思考的事情也有很多,但是在做之前去想想还是有必要的,卖,就请好好卖,普通小卖家在没有过多的资源时,还是需要多跟其他小卖家取经的,无论平台还是社交圈子,都是需要自己前期的一些积累,做实体更是如此,信任是完全不可缺失的关键点,一个事情想要短期获得最大效益,那必须具备的条件首先就是信任,否则,做不好也就很正常了。
延伸阅读:公开 | 微博付费问答内容公开第一期
题图:超现实主义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