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
(2017-11-16 11:01:48)
标签:
杂谈 |
摘录于北师大校长、教育部副司长出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
1、人文底蕴:
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
人文积淀:具有鼓劲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
人文情怀: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
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
2、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理性思维: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批判质疑: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
3、学会学习:
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乐学善学: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勤于反思:具有对自己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
信息意识: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
4、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珍爱生命: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健全人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自我管理: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
5、责任担当:
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社会责任: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
国家认同:具有国家意识,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国际理解: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的世界发展动态
6、实践创新:
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
劳动意识: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问题解决: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技术应用: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
后一篇:《让课堂变得有趣的游戏》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