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履虫的养殖

(2013-03-24 09:47:08)
标签:

草履虫的养殖

休闲

分类: 养鱼常识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的重要代表,也是初学动物学最先接触的动物。以草履虫为代表的纤毛虫在水质净化及监测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对于小鱼开口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实践,主要是介绍草履虫的纯化和多种培养方法,并通过观察,掌握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进而更好地理解有关原生动物的其他知识。

一 准备工作   

1 材料  

干稻草、旧稻草垫子、干玉米雄花穗、干荷叶、小麦粒、干酵母、喝剩下的奶、淘米水等。   

2 用品  

显微镜(有条件的)、放大镜、电炉、恒温培养箱、滴管、微吸管、烧杯等。  

二 采集和培养   

1 采集  

选取多处进行采集。凡是有机物含量丰富的池塘水,均可采250500 mL水样,当场用放大镜检查。水样镜检,凡呈乳白色,个体较大,圆柱状,一端稍圆一端稍尖的动物,就是草履虫。如果多次检查均未发现草履虫,水样可弃之, 另选别处采集。水样取回,经显微镜检查,凡含有草履虫的水样,要在离水样瓶1020cm处,放置一盏灯,经以24 h照明,使草履虫向水的上层聚集。   

2 培养液制备   

制备方法较多,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用。  

1)稻草培养液 干稻草10g,剪成3Cm长,放人烧杯,加水1000 m1,煮沸1015 min,放凉,补足失去水分。在1000 mL水面处划一刻度线,便于日后失水再补。   

2)玉米雄花穗培养液 干玉米雄花穗15 g,剪成3Cm长,加水1000 m1,煮沸1015 min。   

3)荷叶培养液 干荷叶50 g,适当撕碎,加水1000 mL,煮沸1520 min。   

4)麦粒培养液 小麦粒100颗,加水1000 mL,煮沸1015 min。   

5)离芭、稻草混合培养液 离芭叶25 g,加水500 m1,煮沸5 min,补足失去的水分后,再加稻草培养液500 m1。   

6)干酵母培养液 市售干酵母059,加水1000 mL,摇荡均匀后备用。   

7)脏器培养液 动物内脏5g,剪碎,加水1000 m1,浸泡1 d,滤去内脏与残渣,留下纯净培养液。   

8)蛋黄培养液 煮熟鸡蛋黄2g,加水1000 m1,搅拌均匀。   

9)稻草垫培养液 旧稻草垫,取其10 g,剪成3cm长,加水1000 mL,再加50g葡萄糖。   

以上方法中,第18种,无论培养液煮沸与否均要放进恒温箱,在2530度下培养12 天,目的是促使培养液长出细菌,以便接种草履虫后,供草履虫索饵。而第9种方法,既不需煮沸培养液,又不需接种草履虫,直接将培养液放进恒温箱培养,只要 稻草上附有草履虫包囊,当包囊处于适宜条件时,草履虫就会破囊而出,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在57 天内大量繁殖起来。   

3 如果条件好的人也可以采用下面三种培养方法。   

1)采集的水样经一昼夜照光,从水面下1Cm处,在瓶壁上已经形成一圈白线的地方,用微吸管取液。滴一滴到载片上,经镜检证实水滴中只含草履 虫,无任何其他微型生物时,就可用一个新的干净滴管吸培养液,将载片上的草履虫吹人培养瓶中,放置在25300C环境中继续培养57 d,草履虫就会大量繁殖起来。   

2)如果水样中混有少量其他微型生物,可以在载片上先滴一滴牛肉汁,再滴一滴含有草履虫的水样,两滴间距2cm左右,用解剖针从肉汁一端引一条线 到含有草履虫的水滴上。两滴连结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会发现草履虫对牛肉汁敏感性很强,草履虫游到牛肉汁滴的速度也快。然后迅速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 检查,在确认牛肉汁滴内尤其他微型生物时,迅速用吸水纸切断连结线,用纱布擦干另一侧的水滴,用于净滴管把含草履虫的牛肉汁吹人培养瓶中。如此重复操作几 次,然后将培养瓶放在25300C温度下继续培养,57bd后就会有大量草履虫繁殖出来。   

3)如果水样中混杂微型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过多,不易排除,就需要采用逐步扩大法。一般是从水样中取液,在凹玻片内滴上12滴,放置在显微镜下, 边观察边用微吸管吸走其他微型生物。当凹坑水中无任何其他微型生物而只含草履虫时,往凹坑放少许培养液,在25300C下培养,每日补加1323 培养液。如果几天后,草履虫数量有所增加,就将其转入表面皿或培养皿,继续扩大培养。如果再过几天后草履虫纯化培养效果理想,数量又有所增加,就要再转入 大容器培养液继续培养,一直到大容器培养液出现云雾状群落,镜检全是草履虫时为止。


雨林淘宝:rain-for.taobo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