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一地的风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教学方法:讨论法,图解分析法 合作探讨
学法引导:通过读图分析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让学生学会自主的探究、归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入设计:
教师说谜面: 看不见来摸不着,四面八方到处跑
学生回答谜底——风
教师:对! 风 有温度吗? 学生回答,(有或者没有)今天的风什么感觉呢?冷!为什么?学生回答:因为大气的温度低,夏天的风呢?海边的风呢 (热的 湿润的,说的对)风是有温度的。
教师进一步提问:风有颜色吗?学生讨论,
教师启发:如果风有颜色,你希望它是什么颜色的呢?学生说什么的都有,黄色的?那就是沙尘暴了!学生笑了,如果风有颜色,老师希望它是绿色的。
教师板书 大写的绿色的“风”
教师:风有声音吗?有! 那位同学可以给我们大家模仿一下风的声音呢?(教室里一片风声)
哪位同学给我们单独表演一下好吗?(掌声鼓励一下),学生表演得非常好。再来一遍好不好?好!
请同学们仔细听一下,开始时的风和后面的风有什么不同呢?
你判断开始时的风大约是几级?后来的呢?学生回答
三级风有什么特征吗 六级 七级的风呢?
教师展示风力级别的划分知识。
教师:提到风你会想到那些有风字的成语呢?师生一起开始玩风字的成语接龙游戏,(2分钟)
教师:刚才我们是说风,板书(—)说“风”。那我们可以看到风吗?学生回答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有风时树在动旗子在飘,今天老师就让大家看看风,
图片1展示:台风 龙卷风 学生讨论说不同点,以及带来的影响。
图片2展示:风杆图片 它叫什么?有什么含义?你知道风的级别吗?
教师:板书:(二)看“风”
刚才我们看到了几种风的图片,看来,同学们对风都比较感兴趣,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就是风,现在老师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把你对风最关注最感兴趣的问题写在一个小纸条上。(学生互相传递交到讲桌上)(教师快速的画图——海陆热力环流图,故意留几处错误)
教师:风有温柔的轻风,有剧烈的台风、龙卷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风的神秘面纱。了解什么是风?风是怎么样形成的?有几种风?风向是如何判定的,好不好? 好!(学生齐声回答)
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三个环节(三) 析“风”
教师: 请学生们用你的火眼金睛告诉我这是什么示意图?看看老师画得这幅图有没有错误?有几处错误?学生讨论指出错误。怎么改正呢?
错误一。。。。。。。
错误二,,,,,,,,,
学生上黑板修改示意图。教师鼓励并且接着分析:近地面和高空水平方向的大气流动一定是从高压到低压,当大气从高压向低压流动时风就形成了。
教师板书: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看课本插图:
问题又出来了:是什么力促使大气从高压向低压流动呢?学生回答:水平气压梯度力!
当水平方向的气压出现高、低压,有气压差,大气就会产生一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原动力,也是根本原因。
有几种风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插图
看课本第一张图
1. 认清表示气压梯度力的箭头 表示风向的箭头。在一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和这种力的方向一致,和等压线垂直。强调风就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因此当大气做水平运动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自传,会产生一个地转偏向力,受它影响南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又会怎么样呢?现在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一起看课本插图,根据讨论思路提示,探究一下北半球高空中的风会受那几中力的作用?风向如何?
教师黑板画表格
北半球
高空
风向受那几种力的影响
风向和等压线关系
(平行、相交)
我的问题
北半球
近地面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解惑,同时提出问题,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速和风向的不同影响
学生说讨论结果,
教师问: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疑惑的地方?学生如果有,说出来,先让大家讨论,给他解惑,最后教师小结,师生共同黑板填空。
气压梯度力永远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随半球的位置改变而改变,它对风速风向有什么影响?。摩擦力呢??(学生讨论)
(练一练)略
等压线图上判读风向。三点,教师讲一点,学生完成剩下的两点,师生合作完成。
注意解题方法归纳:(让学生来总结)
下面我们来关注一下刚才同学们写的小纸条上的问题,我们请我们的四个未来大学组派中心发言人来回答.
问题一、你知道教学楼前的国旗冬季飘扬的方向吗?我们请北大这一组同学回答。
问题二、月球上有风吗?为什么?清华大学组的同学回答
问题三、飞机起飞是是顺风还是逆风?为什么?哈佛的同学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四、一般海上的风比陆地上的风要大,请你解释?剑桥的同学回答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四组同学都有超长的表现,尤其是在语言组织上凸显了我们地理学科的特点,非常好!
教师板书:(四)用“风”
人类认识风了解风就是为了很好的利用风,请同学们说说我们人类最早是怎样利用风的?现在又是如何大力开发风这个资源的?(学生开始畅所欲言)
请思考下面问题:
1、如果你是个老板,热衷于风力发电事业,准备建一个风力发电站,以下几个地区你会如何选择呢? 1 新疆 2广州 3 四川 4 山东 为什么?
2、对大气有污染的工厂比如发电厂的布局和当地的盛行风有没有关系呢?学生讨论
教师画图,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上台分析讲解)
我还看到大家都特别关注台风,这里有个同学提了这样一个要求,我想了解台风的知识,每次听到关于台风的报道时,我都发现台风有个好听的名字比如“麦莎” 有时又叫“天鹅”同学们想知道台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想!(学生齐声回答)
教师:这个问题我想请我们班的地理小博士给大家讲一下,请大家用掌声欢迎我们的小博士!(小博士的精彩讲解)
小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几乎天天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它,但是今天我们终于知道了风的本质,就是大气的水平运动,而且还共享了关于风的很多知识,希望大家今后能够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为人类造福。
作业:
下课
板书设计:
风
一、说风
二、看风
三、析风
四、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