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分析(转)
(2012-12-08 22:53:05)
标签:
杂谈 |
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分析
1、美术课程的性质是:
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数字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修订前的标准相比,对于原来一些有益因素如美术课程对文化、对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关注等进行积极地传承或者延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的拓展、对以评价来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研究都进行了重新修订。所有这些对于学生终身学习、素质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因为美术课程最重要的就是视觉形象,不是其他东西,是对视觉性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这是美术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征。美术课程的实践性具有独特性,意味着不是一个理论思维课程,它需要动手实践。通过实践创造出一个新的物象出来。为什么追求人文性,因为过去美术就是技法的东西,追求人文性是一个拓展,大大地丰富了美术的内涵。在强调愉悦性这一点上,我觉得艺术创造过程是一个非常愉悦的过程,艺术学习也应该是个愉悦的过程。美术课应该是一种开放的、感性的,还有一种愉悦的课程,让学生真正地发挥个性,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美术课要上出美术课的感觉来。
2、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一、
二、
三、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