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含单元分析

(2017-07-16 13:30:2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谯城区汤陵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科:     数学

       级:    二年级

       :    第四单元

     设计者:      

     再设计:

     课时数:

     教学反思篇数:

       间:

 

 

 

 

  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1千米各有多长,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和对跑道等熟悉事物长度的想象、推理等活动,加强对所学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

这一单元教学中,我将两个简单的问题测量桌子的高度测量铅笔的长度让学生观察讨论,由此激起学生探寻除米和厘米以外其他长度单位的强烈愿望。在教学中,我还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一些实物:1分硬币、IC卡、铅笔、橡皮和一些扑克牌等,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三)教学内容的简要分析

通过组织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才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教科书安排了很多有趣的操作活动。从所选的素材来看,剪纸、画画、做风车、玩华容道游戏、做竹蜻蜓、做陀螺、移动小汽车等,都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通过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

谯城区汤陵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  学期教学设计

                  单元        课时           

      课题  铅笔有多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43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

动手实践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课件、电子课本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

活动一: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 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

(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估计学生会说:手掌长大约是1分米,半支铅笔长大约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长是1分米等。

活动二: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估计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然后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毫米”写作“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10毫米),板书:1cm=10mm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

估计学生会说:纸皮、硬币、小圆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谯城区汤陵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  学期教学设计

                  单元        课时           

      课题  1千米有多长

    

教学内容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

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

   动手实践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电子课本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二、玩中学

1.、走一走。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2  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2分钟)

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3  想一想。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小结:1千米=1000

4  读一读。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     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     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板演

5、填一填。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答案。完成数中42页填一填。

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6  估一估。

1     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2     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三、学中做:完成43页的第1题、第2题。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