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读写教学反思
(2015-12-30 20:20:59)万以内数的读写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读写》是学习多位数读、写法的基础,也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万以内数的概念不清,读写数不熟练,将直接影响对万以内数的计算的理解和掌握。为了使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概念,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我主要注意了下面三个问题。
万以内数的读写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千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千以内数的读写”和“没有零的万以内数的读写”,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数的读写法则,同时对数位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难点是万以内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鉴于学生学习的情况,在教学读写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所以我是这样设计此教学环节:先让学生试读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总结有0数的读法。“末尾的0不读,中间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然后再让学生看着计数器写数,再看着写出的数进行读数,最后说数的组成。师生一起总结出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学生会读写“大数”并不能表明学生对于大数所表示的实际大小都很清楚,对于这些“大数”所表示的实际大小的意义构建,需要有一个反复感知,逐步抽象的认识过程。在本堂课中,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了利用“千数图”上的点的直观性,感知“几千”数中的每个1千中含有10个百或100个十或1000个一。从而对这些整千数的组成有一种具体的大小感觉。用“千数图”表达人数到用“简图”、“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表达人数。学生在摆放“简图”或“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的过程中,又一次感知万以内“大数”的组成。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让学生再次体验和感知位值原理,即千位上的9个圆片实际代表9个一千。用“简图”、“在数位顺序表上摆圆片”表达人数到“在数位顺序表上直接写出4位数”。学生经历这样一个层层递进,逐步抽象的过程,对于这些“大数”的实际大小有了充分的感知,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认识“大数”的经验,形成一定的数感
不足之处:
学生对中间有一个零或两个零的写数方法了解得不够透彻,掌握不扎实。在写数时,有些学生容易把两个零写成一个零,错误率很高,如:三千零八写作:308。我想:在反馈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看到题后先想这个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是几位数,然后再动笔写数。如果最高位是千位那就是四位数,如果最高位是百位就是三位数。最后再读一读是不是和原题的“读作”是一样的,不一样,说明错了,要及时改正。这样我想中间有两个零的数就不容易落掉一个零而写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