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2013-05-30 10:01:36)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实验探究课教学设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中的内容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内容既是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为化学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通过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课本中的实验都比较简单,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操作该节课内容中所有的化学实验的能力。因此,本节课采取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采取分组小组合作亲身体验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实验对比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最后介绍我们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及其制碱法,既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又可起到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知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水溶性和热稳定性)的运用价值。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及对比学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态度和善于合作的品质;通过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侯德榜及侯氏制碱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的鉴别

五、教学设计

【引课】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小苏打,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苏氏两姐妹”在家庭厨房常备有这两种物质,那这两种物质有没有样的作用呢?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有哪些主要性质。

【新课】

【PPT】

探究一: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

1、提出问题: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1)需要什么仪器?(2)在药品或试剂用量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3)如何操作?

2、巡堂,学生分组实验,选出代表回答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3、对学生的实验和回答进行评价,并指出操作中的问题。

【学生活动内容】

1、回答老师的提问,设计实验方案。

2、进行实验探究。

【导学案内容】

(1)在两支洁净的试管里分别加入1克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观察各自的颜色和状态并填写下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颜色

白色

白色

状态

粉末

细小晶体

(2)分别向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入几滴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底部并填写下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滴入几滴水

结块变成晶体

白色晶体部分溶解

手触摸试管底部

放热

感受不到热量变化

(3)继续向试管内加入10毫升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加入10毫升水

振荡时间长可溶解

固体量减少

3、得出实验结论:加水碳酸钠先变成含结晶水的晶体,后溶解,而碳酸氢钠加水部分溶解(在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颜色、状态、水溶性等物理性质。

【PPT】

探究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1、提出问题:(1)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是否一定就显中性呢?(2)如何检验某一溶液的酸碱性?(3)你知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何被用作食用碱吗?

2、指导学生实验。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探究教学设计3、根据学生实验的结果——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显碱性,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俗名及它们用作面碱的原理。

【学生活动内容】

1、回答老师的提问,设计实验方案。

2、进行实验探究。

【导学案内容】

分别向盛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滴加1~2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较深)

溶液变微红色

3、得出实验结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都显碱性,且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都显碱性,且相同条件下碳酸钠溶液的碱性要强于碳酸氢钠溶液。使学生明白纯碱不是碱,但其溶液显碱性,可用作碱面的原因。

【PPT】

探究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

(1)你能否写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如何来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指出实验原理、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实验的操作步骤,并预测实验现象。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探究教学设计2、指导学生实验。现象不明显的话可以播放视频,是双套管实验,现象比较明显。

3、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内容】

1、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

2、进行实验探究。

【导学案内容】

分别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做实验,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加热碳酸钠

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

——

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加热碳酸氢钠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3=Na2CO3+H2O+CO2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3、得出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根据你原有的知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还有哪些其他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其他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师生共同小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还能与酸反应(如盐酸);与碱反应(如氢氧化钡溶液);与某些盐反应(如氯化钙溶液)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使学生在大脑中构建一个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PPT】

探究四: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

(1)观察产生气体的快慢和多少?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快慢程度?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探究教学设计(2)为什么NaHCO3与HCl反应产生气体的速度快且多?

2、指导学生实验。                                  

3、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内容】

1、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

2、进行实验探究。

【导学案内容】

分别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做实验,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碳酸钠

气球鼓起,但又小又慢

Na2CO3+HCl NaCl NaHCO3

NaHCO3+HCl NaCl +H2O+CO2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需两步,产生气体少

碳酸氢钠

气球鼓起,又大又快

2NaHCO3=Na2CO3+H2O+CO2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需一步,产生气体多

3、得出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产生的气体又多又快。

【PPT】

探究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可溶性的钡盐,钙盐的反应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哪一个与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

(2)如果用氢氧化钡代替氯化钡可以做这个实验吗?

2、指导学生实验。                                  

3、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内容】

1、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

2、进行实验探究。

【导学案内容】

分别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做实验,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

 

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碳酸钠

白色沉淀

Na2CO3+BaCl2 2NaCl BaCO3

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碳酸氢钠

无现象

————

碳酸氢钠与氯化钡不反应

加入Ba(OH)2

均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Ba(OH)2=2NaOH +BaCO3

2NaHCO3+Ba(OH)2=Na2CO3+BaCO3↓+2H2O

3、得出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要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只能选择可溶性的钡盐和钙盐,但一定不能用氢氧化钡。

教师活动:

1、提问: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有哪些应用呢?

2、小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侯德榜及其制碱法

设计意图: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另一方面也是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水溶性与热稳定性知识学习的一个具体应用。

【课堂小结】

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主要性质

色态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易溶于水,但比碳酸钠溶解度小,

溶液呈碱性

热稳定性

稳定

受热易分解

与酸(盐酸)反应

Na2CO3+2HCl 2NaCl+H2O+CO2

NaHCO3+HCl NaCl +H2O+CO2

与碱(氢氧化钡)反应

Na2CO3+Ba(OH)2=2NaOH +BaCO3

2NaHCO3+Ba(OH)2=Na2CO3+BaCO3↓+2H2O

与盐(氯化钙)反应

Na2CO3+CaCl2=2NaCl +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皂、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

导学案

【达标训练】5min

【作业布置】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六、教学反思

1.教材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内容不多,也不难,如何呈现这节课的知识,使学生学习兴趣高、体验深、学得快、记得牢,同时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呢?老师通过情景设计,使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总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体现了够一够摘到桃子。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自我总结及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2.侯德榜及侯氏制碱法是这堂课最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素材,要使这一好的教育素材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光靠课堂还不行,还必须布置学生在课外去了解侯德榜的事迹、侯氏制碱法,并写出小短文进行交流,为开放性课堂打好基础。

3.本节课中时间有些紧张,练习的时间有些仓促,应该避免重复讲解。

七、学生评论

肖可佳:我很喜欢这样的课堂,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水平,自己亲手做实验,印象很深刻,希望这样的课能多一些。

 李鹏程:

赵诗玮:课堂上做实验,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我很喜欢这节课。

    周  鑫:这种探究式的化学实验课,课堂气氛很活跃,自己动手有更深刻的印象,也增加了我们对化学的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