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女儿孩子甜味识字量 |
分类: 点滴积累 |
阅读也是一颗糖
有人喜欢吃糖,也有人不喜欢吃糖,我们可以不用天天去吃糖,但我们的身体不能没有糖分,不然会影响我们的健康。阅读,也是如此,我们不用天天捧着一本书成为一个“书呆子”但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阅读,不然我们就缺少精神食粮。因此,培养女儿养成阅读的习惯,让她喜欢上阅读这颗“糖”一直是我教育孩子工作中的一大重点。
培养孩子阅读可以说从女儿上幼儿园时,我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开始进行了。当然,要让幼儿读书还是算困难重重,我要先让孩子尝到阅读这颗“糖”的甜味。所以我都选择给女儿讲述一些少字的绘本来吸引她,慢慢地她的注意力就被引到书本上来了。那时我就发现,一个孩子要真读起一本书,再调皮的孩子都会安静地靠到妈妈身边来。所以说读书就是有这样一个让人静心的作用。
当然,女儿的阅读行动并不是完全按照我预想的那样一如既往的在进步,就像我们吃多了甜味,就想尝尝其他的味道,比如说辣味。在一年级下册,女儿居然迷上了电子游戏。我发现她阅读书籍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时候都是捧着ipad在那玩得热火朝天。我很着急!我不能让女儿就这样丢弃掉阅读这颗“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先跟女儿约法三章,规定只能在周末玩一个小时的ipad,这是不想女儿因为一下子杜绝了她玩游戏。而产生逆反心理。而在平时每天睡前一小时,我就陪女儿一起阅读,我选择的阅读内容是一些寓言、成语、童话故事等,因为我觉得这些不但有趣而且很有励志的感觉。刚开始几天,女儿会觉得不习惯,好像被我逼着阅读似的。慢慢的,女儿似乎喜欢上了这种亲子共读的氛围,也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住了,她似乎发现阅读这颗“糖”也可以给我们不同味觉感受,慢慢地一改往日的骚动,开始静静地读书。有时还会跟我分享有趣的章节。就这样,这个睡前亲子阅读的活动被我们一直保持了下去。因为我发现,在适当的时间,领着孩子们一起读一些她喜欢的书。也不失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一个教育方法。同时我发现在遇到好书的那一瞬间,每个孩子都是平心静气的。
更让我开心的是,有次放学一回到家,女儿就掏出作业在那拼命的写。我说,先吃饭吧。她说不行。“为什么?你每天不是都先吃饭再做作业的吗?不着急这一会儿。”我说。她说,今天她有安排,一会儿她要把刚买来的两本《小猪唏哩呼噜》看完。所以不能象平时那样磨蹭。为了能匀出时间看书,她果然很快地完成了作业。女儿能做到为了阅读能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这真是一大进步,我果断地表扬她了。
女儿到了二年级,我开始建议她多读读一些同龄人写的作文书。因为这些书里面写的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上的事,我们身边的事。语言也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女儿能很容易读进去,这对于她自己写作也很有借鉴和帮助作用。平时,她兴致来了一天都能读10几篇,还一边读一边觉得有趣,这些书似乎比以前给她看的其他书本更吸引她。同时,因为老师的指导,女儿还为阅读准备了一本摘抄本。对她觉得感兴趣的文字,还会抄在这本本子上。虽然不是每次都抄,但抄的都是不错的句子。有点地方还配了自己的插图。那天,我们读到:“哥哥掉了牙齿,哥哥就说自己老了”这段话的时候,女儿笑得前仰后合。因为这样的傻话,她从前也想过。作文书里面也有描写了一些孩子玩的游戏,比如摇摇船、坐飞机、孩子扮家家酒等等,都是她曾经做过的一些游戏。女儿觉得自己有了体会,再读就格外亲切。我跟她一起读着,也觉得是一场心灵的spa,因为我感受到孩子的心原来是这么纯洁可爱的。
渐渐的地除了读自己喜欢的书以外,女儿还喜欢与同学交换书本读,说这样可以扩大她的读书面。就在前几天,她拿着一本我为她刚买不久的书,书名叫《爱的教育》,对我说:“这本书实在好看了,内容很精彩我要把它推荐给别人。”看到她那副认真又开心的样子,我真是忍不住想笑。“好吧,以后我再跟你买让你高兴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