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和“赵孟頫书画特展”

标签:
赵孟人骑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画 |
分类: 一起画画拍照和寻找美 |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赵匡胤的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南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又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礼敬和宠遇,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其妻为元朝画家、诗人管道昇。次子赵雍,三子赵奕,也都是书画家。他还是元朝画家王蒙的外祖父。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作为一代宗师,不仅他的友人高克恭、
一进门,小盆景和赵孟頫的画相得益彰。
http://s2/mw690/003oUb5tzy7fjuDkRvrc1&690
展厅内的人也很多,每个展品前面都是人。只有这个可以好好看看。
http://s13/mw690/003oUb5tzy7fjuDq8MI0c&690
这幅展品的颜色已经发生变化了,怎样保护这些文物真是个大问题。
http://s3/mw690/003oUb5tzy7fjuDwddU82&690
这是赵孟頫最有名的《人骑图》,乾隆的字就写在人家头部的前面,唉!
赵孟頫的字真是太好看了,楷、行、草,样样精致、潇洒!
http://s5/mw690/003oUb5tzy7fjuDH8vq54&690
这是董其昌仿赵孟頫的水村图。
字比较多,画少一些,还有一列都是画的展柜正在抢修,看不太清楚。
http://s15/mw690/003oUb5tzy7fjuHBTmS6e&690
登山一层台阶,巨大的海报展示。
这是敦煌莫高窟第103窟主室南壁经变壁画(樊兴刚临),盛唐,佚名,壁画,设色,纵98.3厘米,横100.5厘米,敦煌研究院藏。
钱选(元)的《浮玉山居图卷》,纸本,设色,29.6 cm X 98.7 cm。
http://s5/mw690/003oUb5tzy7fjuE3mLib4&690
终于可以到午门正殿了,向南望去,可以看到国家博物馆。此刻看千里江山,心潮澎湃啊!
http://s12/mw690/003oUb5tzy7fjuE8Jdhab&690
西侧展柜,萧晨(清)的《桃源图卷》,绢本,设色,31.2 cm X 450 cm。
http://s8/mw690/003oUb5tzy7fjuEhX6fe7&690
终于看到《千里江山图》长卷。绢本,设色,51.5 cm X 1191.5 cm。
《千里江山图》长达11.9米,以一幅完整的绢幅表现千里江山壮阔之景,山峰层峦叠嶂,奔腾起伏,江水烟波浩渺,平远无尽。山水间有屋舍村落、桥梁渡口、寺观塔刹、楼阁亭榭等,并描绘有众多人物活动,有行旅、幽居、捕鱼、观瀑、游玩等。该图继承和发展了唐代青绿山水画的技法,用笔精细,注重在青、绿颜色中寻求变化,古意与创造兼备,实景与想象并融,是存世青绿山水画中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在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中,有两幅诞生于宋徽宗政宣年间,一幅为世俗繁华的史诗——《清明上河图》,另一幅为锦绣河山的颂唱——《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相较则略显低调,公开展出次数屈指可数。原因是,《千里江山图》为绢本画,绢本中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有机物的保存本就非常困难,历经千年的蚕丝更是极易折断,且画卷上很厚的矿物质颜料,时间一长便极易脱落,这使得每次开卷展示都不可避免的会损伤画作原貌。
只用手机拍了长卷中最高峰的位置。真迹中,白色的小人,头部也就小米粒一半大,可见这幅画画得多么细致。闺蜜感叹:都是把眼睛画瞎的节奏啊!
http://s4/mw690/003oUb5tzy7fjuEBvPlc3&690
最后,拍一张观展长卷的场面吧。观众慢慢移动,从头看到尾,大约10分钟吧,想多逗留一会也不行啊,工作人员时时刻刻在催促,要不这样,没有人会离开。
http://s10/mw690/003oUb5tzy7fjuEEX4Bc9&690
方琮(清),《仿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绢本,设色,52.5 cm X 1175.3 cm,清宫旧藏。
这是仿图最高峰处的画面。
http://s7/mw690/003oUb5tzy7fjuEOGuW96&690
关于王希孟和《千里江山图》的介绍,及宋徽宗的画。
http://s14/mw690/003oUb5tzy7fjuEU3eZed&690
从午门城楼下来,向北望去,此时的故宫里空无一人,要是好天气,拍这样一张照片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