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与生活》第一章生活中的心理学(要点摘抄)

(2013-02-05 08:06:38)
标签:

心理学

文化

分类: 读书笔记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10月第1

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为何独具特色

P3/26

1.定义

1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a心理学分析的对象往往是一个个体

 

b行为behavior):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行为就是行动。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很大程度上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物种的可观察行为。心理学家探索个体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在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做这些事情。

 

c精神过程:人类个体内部发生的精神活动,有助于理解人的行为。

P4/27

d)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用客观收集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2.心理学的目标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1)描述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的第一个任务是对行为进行精确的观察,这种观察称为:数据

a行为数据(behavioral data:是关于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

 

进行数据收集时,必须选择一个适宜的分析水平(从最宽泛最概括的水平到最细微的具体的水平),并且设计出能保证客观性的度量行为的方法。

P5/28

2)解释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的许多领域的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

    心理学的解释通常认为大多数行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响。

 a机体变量(organismic variables:在个体内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比如基因构成、动机、智力水平或自尊。它们是关于机体的一些特殊内容。

    就人类而言,这些决定因素就是所谓的秉性变量(dispositional variables

 

 b环境变量(environmental variables情境变量(situational variables:在外部起作用的因素。影响行为的个人之外的事件。

 

    描述必须忠实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一个心理学家的目标通常是通过一个潜在的原因去解释多种行为。为了推进这些解释(包括确定几种解释中的哪一种能最精确地解释一个特定的行为模式),研究者必须经常从事创造性的过程,检查收集到的不同种类的证据。再依靠一种见多识广的想象力,把已经知道的和还不知道的东西,富有想象力地综合起来。

 

3)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中的预测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对一个潜伏于特定形式行为之下的原因的精确解释,常常能让研究者对未来的行为作出精确的预测。

    预测是否精确全面,能够判断用以说明特定的行为或关系的不同解释的优劣。

P6/29

4)控制发生的事情

    如果一个对行为原因的解释能创造控制行为的条件,那么这个解释就是有说服力的。

    乐观的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不受赞赏的行为模式,实际上都能通过适宜的干预而得到修正。

    在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理解,而并非控制,更倾向于是心理学家的最终目标。西方心理学对控制的关注,似乎代表了一种来自欧洲人的工业化和殖民化、美国对周边地区的精神征服的文化偏见。同时也被描述为一种典型的男性观点。

 

二、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史的很大部分被描述为对于这样一种关于心理与行为的科学所应包含的适宜研究对象和方法的激烈辩论。(观念问题)

P7/30

1.心理学的历史根基

    19世纪末,当研究者们将其他科学,如生理学和物理学,中的实验室技术应用于研究这些来自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如何感知现实、意识的性质、疯癫的起源等)时,心理学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而出现。(心理学成为一门围绕实验而组织起来的实验室科学

P8/31

    威廉·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正式实验心理学实验室。他希望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本过程以及简单心理过程的速度。

    威廉·詹姆斯,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美国观点,撰写《心理学原理》,被认为是曾经有过的最重要的心理学教科书。

    斯坦利·霍尔,于1892年建立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APA

   

紧张的对峙:

1结构主义:心理的内容

对科学方法、精确的度量以及数据的统计方法的强调,表现了冯特心理学的传统特色

 

铁钦纳提倡用冯特式的科学方法研究意识

他用于检查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元素的方法是内省法,即由个体系统地检查自己有关特定感官经验的思维和感觉。

    他强调“什么”是心理学的内容,而非“为什么”和“怎么”思维。

    他的观点,称为结构主义,指对心理和行为的结构的研究

 

   

 

结构主义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所有的人类精神经验都可以作为基本成分的联合来理解。

    这个观点的目标是:通过分析感觉的构成因素以及其他组成个体精神生活的体验,来揭示人类心理的潜在结构。

    对结构主义的攻击a)它是简化论的:它把所有的人类体验都简化为简单的感觉

                      b)它是元素论的:它寻求把成分或元素联结起来,

而非直接研究复杂的或整体的行为

                      c)它是心灵主义的:它只研究人类有意识觉知的口头报告,

忽视对那些不能描述他们的内省经验的个体,

包括动物、儿童以及精神混乱者的研究。

 

   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由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魏特墨开创的格式塔心理学:

   关注把许多体验作为完形(格式塔,Gestalts)——有组织的整体——被精神所理解的方式,而不是把他们作为简单部分的总和。

 

2机能主义:有目的的心理

    威廉·詹姆斯认为意识是流动的(意识的研究不应简化为元素、内容和结构),是与环境持续互相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人的意识使人适应环境;因此,重要的是心理过程的行为和机能,而不是心理的内容。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对那些使机体适应环境和有效地发生功能的、习得的习惯,赋予了基本的重要性

    认为研究应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或目的是什么。

    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

P9/32

    詹姆斯并不重视冯特严格的实验室方法,在他的心理学中,有情感、自我、愿望、价值甚至宗教和神秘体验的位置

他的“热血”心理学认识到每个个体的独特性不能被简化为来自测验结果的公式或数字。

对他来说,解释,而不是实验控制,才是心理学的目标

 

2.当代心理学的观点

1生物学观点(biological perspective

    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一个器官的功能由其身体结构和生物化学过程来解释。体验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在神经细胞内部和之间发生的化学和电活动的结果

    假设:心理现象与社会现象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理解,即使最复杂的现象,也能够通过被分析或简化为更小更具体的单位来理解。

    认为,行为是被躯体结构和遗传过程决定的。经验可以通过改变内部的生物结构过程来改变行为。

 

2心理动力学观点(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

    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内部力量)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剥夺状态、生理唤起以及冲突都为行为提供了力量。当机体的需要得到满足,它的驱动力降低时,它就停止反应。行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紧张度

   

心理动力学的动机原则是由维也纳的医生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完整地发展起来的。他的理论把人看做是由内部和外部力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所推动的。他的模型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天性并不总是理性的,行为有可能是被不在意识范围内的动机所驱使

P10/33

3行为主义观点(behaviorist perspective

    寻求理解特定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

    首先,分析先行的环境条件——那些在行为之前出现,而且为一个机体产生反应或压抑反应提供活动场所的条件

    其次,把行为反应(behavioral response)——研究的主要对象——看做是理解、预测和控制的行为。

    最后,查看跟随反应出现的可观察的结果。

 

    行为主义者一般从经过控制的实验室试验中收集数据。强调对所研究的现象的精确阐述以及证据的严格标准,通常用可量化的表格。

 

4人本主义观点(humanistic perspective

    人既不是由弗洛伊德主义者假设的强大本能力量所驱使,也不是由行为主义者提出的由环境因素所操纵。人们是先天良好而且具有选择能力的有能动性的动物。人类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研究行为,是在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寻找行为模式(并非通过将它简化为一些成分、元素以及实验室试验中的变量的方式)。与行为主义者不同,关注的是个体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而不是由观察者和研究者所看到的客观世界。(因此也被认为是现象学家)

 

5认知的观点(cognitive perspective

    认知革命是作为对行为主义的局限的另一个挑战出现的。

P11/34

    中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认识过程——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人们的行动是因为他们思考,而人们思考是因为他们是人类——已经被精细地构造好去这样做

   

行为只是部分地由先前的环境事件和过去的行为结果所决定。一些最重要的行为是从全新的思维方式中产生的,而并非是从过去使用过的可预测的方式中产生。想象与过去和现在完全不同的选择和可能性的能力,使人们能够朝着超越当下环境的将来而工作。

    个体对现实的的反应和客观世界是不一致的,但是和个体思维和想象的内部世界中的主观现实是一致的。

思维既是是外显行为的原因,也是结果。

 

6进化论观点(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把当代心理学与达尔文关于自然选择的进化论联系起来。

    自然选择认为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有机体,倾向于比那些适应性较差的有机体更能成功地产生后代(并遗传他们的基因)。心理学的进化论观点认为,心理能力和身体能力一样,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以达成特定的适应性目标。该理论将极长的进化过程作为中心解释原则

 

7文化论观点(cultural perspective

    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该观点是针对下述批评而做出的重要响应:以往心理学研究往往以西方的人性概念为基础,并且它的研究对象只是美国中产阶级白人。

 

P12/35

1.1当代心理学的七种观点之比较

 

观点

对人性的看法

决定行为的因素

研究的焦点

基本研究主题

生物学

被动的

机械论的

遗传

生物化学过程

脑与神经系过程

行为与心理过程的生物化学过程

 

心理动力学

 

本能驱动

遗传

早期经历

无意识驱力

冲突

把行为作为无意识动机的外显表达

行为主义

对刺激可反应

可改变的

环境

刺激条件

特定的外显反应

行为及其刺激的原因和结果

 

人本主义

能动的

潜能是无限的

 

潜在自我管理

人的体验和潜能

生活模式

价值

目标

认知

创造性能动

刺激反应性

刺激条件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

语言

通过行为的显示推断心理过程

 

进化

适应性,以解决更新期间的问题

为生存而适应环境

进化的心理适应性

按照进化的适应性功能发展处的心理机制

 

文化

 

可被文化改变

 

文化规范

态度和行为的跨文化模式

人类体验的普遍方面和文化特殊性的方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