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抗疫”人之四:以“艺”抗疫、“艺”(一)起抗疫
(2022-05-22 09:01:30)
标签:
情感 |
人间最美“抗疫”人之四
——以“艺”抗疫、“艺”(一)起抗疫
写这篇笔记前,副标题,我考虑了许久,也没有想到一个满意的名称,本想先空着,也许,在写具体内容的过程中,一个闪念,名字就跃入脑海了,写作的人,常有这样的感受,于是便开始敲击键盘,屏幕上刚蹦出“人间最美‘抗疫’人”之四这一行字,副标题便在脑海中出现了:以“艺”抗疫、“艺”(一)起抗疫。
北京疫情突发后,我每天都能看到、听到和感受到许多生动感人的抗疫故事,这首先是来自我居住的劲松八棵杨社区,那些我熟悉的社区工作者,他们夜以继日地与疫情展开较量,他们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还有那些来自各行各业、我并不相识的“大白”和“小蓝”,他们无一不是人间最美“抗疫”人,我为我在最初所写的短文中,对他们所做出的比喻感到满意和自豪,因为他们无愧于这一称谓。
北京抗击疫情的战斗目前仍处于胶着状态,我每天通过各种媒介,看到、听到许多关于“人间最美‘抗疫’人”的抗疫故事,但今天,我想说说那些我熟悉或不熟悉、却同样感动我的朝阳区的文学艺术家、媒体的编辑、记者朋友们的抗疫故事。
这些朋友,工作在朝阳区,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有人风华正茂、有人年富力强、有人已年至花甲或古稀,但他们都有一个爱好或特长——喜爱文学艺术、坚持舞文弄墨。面对疫情,有些人白天下沉到封管控区参加抗疫战斗,晚间拿起笔,创作一篇篇关于抗疫的文艺作品,用手机拍下一张张关于抗疫的照片,记录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生动感人的抗疫故事,通过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报刊等媒介,让更多的人看到;年纪大的朋友们,尽管不便在抗疫一线与“大白”、“小蓝”一起战斗,但在居家做好自我防护、自我管理、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同时,也自觉地拿起笔,以昂扬的斗志、忘我的精神,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创作出包括小小说、诗歌、摄影、歌曲、漫画、系列通讯报道、快板书、以及儿童喜欢唱的拍手歌等作品,反映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区文联的干部、媒体的记者、编辑朋友,他们投身抗疫一线,一边参加防控疫情的战斗,一边采访、记录、编辑、报道发生在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我曾在凌晨一点前后收到来自融媒体中心的编辑老师,发来当日出版的报道社区抗疫情况的报纸电子版样刊,由此、我如同隔空看到了媒体人不分白昼,奋战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的身影。
这些朋友,在朝阳区的不同方位,做着相同的事情:为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鼓舞斗志、树立信心、传播正能量。他们和那些身穿防护服的“大白”、“小蓝”一样,默默地为抗疫奉献着一份力量,也许你与他们并不相识,也没有看到过他们脱掉防护服后的真实容颜,更不知道他们姓氏名谁,他们犹如陌生人,然而,就是这些看似陌生的人,才是今天最美、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是他们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百姓,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以“艺”抗疫,“艺”(一)起抗疫,他们与“大白”、“小蓝”一样,都是人间最美“抗疫”人。
2022.5.2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