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绪莫冲动
(2023-05-27 18:59:14)
控制不住情绪,任由怒火中烧,便会失去理智,意气用事,这是为政者决策时的大忌。凡事不能按捺浮躁之心,动辄发火发怒,表现了智能之不足,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特别是在遇到挫折时,要防止浮躁;在收获成功时,不要浅薄;在得势时,不要忘乎所以。清代丁福保在《少年进
德录》中说:“急躁的人应该时时刻刻想到和缓两个字;轻佻的人应该时时刻刻想到宁静两个字;浅薄的人应该时时刻刻想到缜密两个字;懈怠懒惰的人应该时时刻刻想到勤敏两个字。而且不只是心中时时刻刻想,嘴里也应该时时刻刻叨念。时间长了就成为习惯了,这就是改变气质的功夫啊。”“在怒者岂不知此,无如其量最狭,其气最浊。既不能领取宽和之味,复不能消受平安之福。”
不良情绪有害于身体健康,即道家所说的“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悲伤五脏,恐伤肾,惊伤大脑”。古医书讲:“喜怒不节则伤藏(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培根在《论养生》中也认为,在影响长寿的诸多因素中,情感和思想居主导地位。其中,“心中的情感及思想,则应避嫉妒、焦虑、压在心里的怒气”,这与古今医学的发现不谋而合。遇到让人生气的事,不妨深思熟虑,等待时机成熟,做一下冷处
理、慢处理,这样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在法国发生了这样一则故事:阿兰·马尔蒂是法国西南小城塔布的一名警察。这天晚上,他身着便装来到市中心的一间烟草店门前。他准备到店里买包香烟。这时店门外一个叫埃里克的流浪汉向他讨烟抽。马尔蒂说他正要去买烟。埃里克认为马尔蒂买了烟后会给他一支。当马尔蒂出来时,喝了不少酒的那个流浪汉缠着他索要烟。马尔蒂不
给,于是两人发生了口角,以致互相谩骂。马尔蒂掏出了警官证和手铐,说:“如果你不放老实点,我就给你一些颜色看。”埃里克反唇相讥:“你这个混蛋警察,看你能把我怎么样?”在言语的刺激下,二人扭打成一团。被劝开后的流浪汉骂骂咧咧地向附近一条小路走去,他边走边喊:“臭警察,有本事你来抓我呀!”失去理智、愤怒不已的马尔蒂拔出枪,冲过去,朝埃里克连开四枪,埃里克倒在了血泊中。最后,法庭以“故意杀人罪”对马尔蒂作出判决,他将服刑
30 年。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有些人往往因为不冷静,
愤怒之下做出了错误的事情,一旦冷静下来,就会发现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因此,切莫凭借一时冲动或个人喜好来决策,不要被别人的情绪所干扰,急于作决定。
狄更斯说:“在任何交往中都不要伤害任何人,永远不要粗暴对待你手下的人。”以怒制怒,此乃下策,是缺乏智慧的表现。愤怒常常始于愚蠢,而终于悔恨。爱发脾气的人缺少自我监督,思想不砥砺,人性不修炼,忍耐不到位,容易忘记身份,情绪化处事。
平心静气的心态,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表现了一种淡定从容的气度。静气是内心和谐的胸怀气度,是修身养性的精神追求,对领导干部而言,尤为重要。“经多实践心方静,看破浮名意自平。”平时应把静气当成一种情操去修炼、一种品质去磨砺、一种境界去追求。在缤纷变幻、复杂的环境中,应善养静气,让焦虑的心境平和洒脱,使头脑保持冷静。《转》
前一篇:2023年05月24日
后一篇:欢乐“童”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