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回来的秋天
王国良
菊展落幕,盆栽的绚丽
被搬出铁人广场
那些瑶台玉凤 月光菊 纽扣菊
就成了怡园 乐园的居民
我也搬回几盆,是那么重
每盆仿佛都承载着十月的欢歌
寻芳的眼神,看不见的铁
怒放之时,人们徜徉花海
采撷秋之香,魂之蜜
此时,却做了百姓的后花园
每天都要搬一把小凳子
在它们当中坐坐,坐成一段
心香袅袅的时光
它们将用盛开和凋谢
与芬芳共舞,说出时间的秘密
一切美好,总有耗尽的时候
只要曾经拥有,就已足够
秋的迁徙与心灵的栖居
——评王国良《搬回来的秋天》
文/龙
庆
王国良的《搬回来的秋天》以细腻的观察力和温柔的情感,将"秋天"从公共的展览空间迁移到私人的生活领域,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质感又富含象征意味的诗意世界。诗中菊花的命运流转,既是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是人生感悟的隐喻。
诗的开篇描绘了菊展结束后的场景:盆栽从铁人广场被搬往各处,成为"怡园""乐园"的居民。这一空间转换暗示了美好事物从集中展示到日常存在的过程,也为全诗奠定了温和而略带感伤的基调。诗人自己也"搬回几盆",这些菊花不仅承载着"十月的欢歌",还蕴含着"看不见的铁"——这一意象巧妙地将坚韧与柔美并置,暗示了生命中潜藏的力量。
诗的中段转向了人与花的亲密关系。诗人"每天都要搬一把小凳子/在它们当中坐坐",这种日常仪式性的行为,将观赏变为陪伴,将审美转化为生活。在与菊花的相处中,诗人获得了"心香袅袅的时光",实现了心灵的休憩与净化。
最后,诗人以哲思收束全诗:"一切美好,总有耗尽的时候/只要曾经拥有,就已足够"。这不是消极的宿命论,而是对生命无常的坦然接受,是一种从体验中获得满足的人生智慧。菊花的盛开与凋谢,成为时间流转的见证,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成熟与超脱。
《搬回来的秋天》通过菊花这一中心意象,将自然之美、生活之真与人生之悟巧妙融合。王国良以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语言,让读者在欣赏秋日景致的同时,也思考着美好事物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这首诗成功地将外部世界的变迁转化为内心世界的体验,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