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湖,睁着蓝色的眼睛(组诗)
(2025-09-17 19:38:39)
标签:
黑龙江大庆王国良的诗 |
分类: 诗歌(原创) |
赛里木湖,睁着蓝色的眼睛(组诗)
王国良
1.赛里木湖,宁静的湖
第一次把影子浸进湖波时
落日正把金箔贴在水面,每一道波纹
都晃着 2073 米海拔的清冽
心跳忽然慢下来,和湖水拍岸的声响
叠成一段没有词的谣曲 —— 原来宁静
会让耳朵变得这样软,能接住风里
1219 年的余温:那年成吉思汗的铁骑
踏过草甸,马嘶惊飞了水鸟,如今兵戈
早沉进湖底,只留长生天一样的蓝
漫过我的掌心,像接住了大西洋
最后一滴没来得及落的泪
老牧民坐在蒙古包前,银饰晃着光说
这蓝是 13 世纪的情人泪啊 —— 卓玛的银钗
掉进草甸时,泪珠子砸出半指深的坑
巴特尔的马靴陷进冻土时,呜咽裹着雪粒
他们没等到春暖花开的婚约,就抱着彼此
跌进了冰裂的河谷,泪水流啊流
漫过了草坡,漫过了石滩,漫成这湖
如今马奶酒的香气混着呼麦飘来
染蓝了我的眼神:云是淡蓝的,露珠是浅蓝的
连吸进的风都带着湖水的甜,顺着喉咙往下淌
仿佛卓玛的银钗还在湖底闪,巴特尔的马头琴
还在浪里轻轻弹,把所有喧嚣
都揉进了这满湖的蓝
2.草原石人
7 世纪的雨还在他眉骨间挂着
像没散的硝烟,石质的衣纹里卡着枯草
是突厥骑兵的战袍,还是回纥信使的长衫?
他站在这里千年了,手里仿佛攥着
一条蓝哈达 —— 石头的纹路弯成哈达的褶皱
颜色和赛里木湖的水一模一样
牧人牵着马经过时,总要摸一摸石人的手
说他是山神派来的守护者:13 世纪那对情侣
化湖后,风浪总在夜里拍岸,像卓玛在哭
山神就刻了这石人,让他举着蓝哈达站在这里
哈达的纹是当年卓玛绣的缠枝莲,针脚还藏在石缝里
风拂过石人的肩膀,像在问:等的人还在吗?
石人不说话,只把目光投向湖心
那里有银钗的光在闪,有马头琴的声在飘
野草枯了又绿,把历史埋进根须,可他还站着
眉眼间的急切,被月光磨得温润
却没磨掉望向东方的目光 —— 那里
曾是巴特尔出征的方向,如今云飘得像当年的旌旗
轻轻擦过石人的脸,把赛里木湖的蓝
又涂厚一层,像给等待添了永远的念想
3.点将台上的风
踩着 1219 年的草痕爬上点将台
风先一步撞进怀里,带着土腥味
还有细碎的铁屑 —— 是马刀风化后的骨头
原以为这石砌的台子该多高,低头却见
石基刚及膝盖,远不及成吉思汗当年的马鞍
那鞍上曾驮着整个草原的辽阔,驮着
十万铁骑的嘶鸣,如今只剩风
在石缝里钻进钻出,像在翻找
当年点将时的令牌声
抓起一把土,指缝间漏下的沙
还带着马革的余味,老牧民的故事忽然漫上来:
那年大军在此饮马,有个小兵见湖底
浮起半只银镯,圈口缠着蓝绸子
是卓玛的啊!当年她把镯子摘给巴特尔
说等他从战场回来就成亲,可镯子没等到人
倒跟着泪水流进了湖。如今风过点将台
总把沙粒吹成银镯的形状,在石面上轻轻碰
像卓玛在问:巴特尔,你看见这湖的蓝了吗?
一只野兔从草坡窜过,影子斜斜的
竟像天边飞来的一只鹰,而落日正沉向湖面
把水染成一块烧红的免战牌 —— 挡住了当年的刀光
只留满湖的蓝,在台下铺开,像给卓玛和巴特尔
盖了一层柔软的丝绒
4.乌孙古冢的草
古冢上的草又绿了,像公元前 105 年
细君公主来时,乌孙骑兵穿的铠甲
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光 —— 古冢里埋的
不是尘土,是一个梦:关于长安的月光
关于草原的风,关于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的歌
老榆树下的阿妈,曾给细君公主讲过一个故事:
公元前 110 年,有个乌孙姑娘叫阿依古丽
她的勇士要去长安送书信,走时说
回来就带她看赛里木湖的蓝。可勇士走后
再也没回来,阿依古丽的泪落啊落
漫过了古冢,漫过了草甸,竟和卓玛的泪
汇成了同一片湖。如今古冢上的草
根须都缠着泪渍,黄的时候像勇士的旧战袍
绿的时候像阿依古丽的绿裙,偶尔折断几根
茎秆脆得像当年勇士射向匈奴的雕翎箭
牧人走累了,就把冢当枕头,鼾声
混着牛哞飘进湖波,赛里木湖轻轻晃
像在应和。所有的马经过这里都会收住蹄音
连最野的儿马,也不碰冢上的草
仿佛那是阿依古丽的裙角,碰不得
紫色的苜蓿花落了又开,落在冢上
像给勇士献的哈达。远处的勒勒车
轮子碾过软泥,辙印和古冢的影子叠在一起
风里忽然飘来半句《乌孙公主歌》,和着
阿依古丽没唱完的歌谣,赛里木湖睁着蓝色的眼睛
望了千年,还在等勇士的马蹄声
等那封信从长安,慢慢飘到湖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