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枣红马

(2025-09-15 06:39:39)
标签:

黑龙江大庆

王国良的诗

分类: 诗歌(原创)

枣红马

王国良

 

年轻时,总想让自己

成为一千里马

每条路都要打上发烫的蹄印

梦里,也要喷着响鼻

 

做什么都要讲究意义

捡起一片树叶,只抚摸正面阳光的恩泽

不去背面探讨雨露的渗透

 

说出的话,都是钉子

钉在灯火阑珊处,就是一颗星

 

此刻,已把马放回草原

有时,去唐风宋雨里走走

让风吹乱白发,让雨淋湿胡子

 

或把小日子,装满白菜土豆

和虚无

清炒或红烧,端给一勾新月

 

也在牛皮纸上写诗,包上

干蘑菇一样回忆,寄给那匹枣红马

寄给故乡的雪

 

 

锋芒渐敛收获诗意的颗粒

——评王国良的诗《枣红马》

/龙 庆

 

王国良的《枣红马》是一首饱含生命况味的诗篇,以 “枣红马” 为核心意象,串联起人生从炽热到沉静的轨迹,字里行间藏着对理想与现实、热烈与平淡的细腻思考,读来如饮陈酒,余味绵长。

一、意象的象征:从 “千里马” 到 “回忆的邮包”

诗中的 “枣红马” 是贯穿始终的灵魂符号,它的变化暗合着生命状态的流转:青年时的 “千里马”:是滚烫的理想化身。“每条路都要打上发烫的蹄印”“梦里也要喷着响鼻”,用 “发烫”“响鼻” 等充满力量感的细节,勾勒出年轻时对 “意义” 的执着 —— 仿佛每一步都要踏出血痕,每句话都要成为 “钉子” 般的宣言,连捡起树叶都只看 “阳光的恩泽”,不屑于 “雨露的渗透”,这份对 “高光” 的追逐,是青春独有的孤勇与天真。

晚年的 “回忆载体”:当 “把马放回草原”,枣红马褪去了奔跑的锋芒,成了遥远的念想。此时的它,是 “牛皮纸上的诗” 包裹的 “干蘑菇一样的回忆”,是寄往 “故乡的雪” 的邮包。从 “驾驭理想” 到 “邮寄回忆”,马的意象从动态的 “奔跑” 转为静态的 “寄存”,恰似人生从 “向外追逐” 到 “向内安放” 的转变。

二、情感的转场:从 “炽热” 到 “温润”

诗歌的情感曲线清晰而动人,呈现出生命历程中典型的心态蜕变:前半段的 “燃”:“做什么都要讲究意义”,一句直白的剖白,道尽青年对价值的渴求。那时的世界非黑即白,只认 “阳光” 不认 “雨露”,说话如 “钉子”,要在 “灯火阑珊处” 成为 “星”—— 这种对 “被看见”“被铭记” 的执念,带着少年人的骄傲与决绝,热烈得近乎灼热。

后半段的 “淡”:“清炒或红烧” 的 “白菜土豆”“虚无”,与 “一勾新月” 共餐,将 “虚无” 与烟火气同置,消解了年轻时对 “意义” 的执念。曾经追求 “高光”,如今却能在 “清炒”“红烧” 的日常里安顿,连 “虚无” 都成了可品尝的滋味。这种对 “平淡” 的接纳,不是妥协,而是历经世事后的通透 —— 明白 “意义” 未必在远方,也藏在 “小日子” 的褶皱里。

转场的温柔:“去唐风宋雨里走走”“让风吹乱白发,让雨淋湿胡子”,用古典意境的 “风”“雨”,轻柔地衔接起从热烈到沉静的过渡。没有撕心裂肺的告别,只有岁月自然的打磨,如同秋风拂过麦田,让锋芒渐敛,留下饱满的颗粒。

三、语言的张力:在 “实” 与 “虚” 之间游走

诗人的语言朴素却精准,擅长在具象与抽象间搭建桥梁: “实” 写 “虚”:“捡起一片树叶,只抚摸正面阳光的恩泽 / 不去背面探讨雨露的渗透”,以 “树叶的正反” 具象化青年对 “意义” 的狭隘理解;“清炒或红烧,端给一勾新月”,用烹饪 “白菜土豆” 的日常,承载对 “虚无” 的坦然,让抽象的 “心态” 变得可触可感。

“小” 见 “大”:“牛皮纸”“干蘑菇”“邮包”,都是微小的物件,却装下了 “回忆”“故乡”“一生”。这种以小载大的笔法,让宏大的生命主题变得亲切,仿佛能看见老人坐在灯下,用粗糙的手将往事折进纸包,贴上邮票的瞬间,一生的重量都轻成了风中的邮戳。

四、内核的共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匹 “枣红马”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它写出了普遍的生命体验:谁不曾是那匹 “喷着响鼻” 的枣红马?谁不曾执着于 “意义” 的标签?而当岁月磨平棱角,谁又不会在 “白菜土豆” 的平淡里,怀念那匹曾载着理想奔跑的马?

“寄给那匹枣红马 / 寄给故乡的雪”,结尾的 “故乡的雪” 是神来之笔 —— 雪是纯净的,也是覆盖一切的,它让回忆有了落点,也让所有的炽热与平淡,最终都归于故乡的底色。这或许就是生命的真相:年轻时想挣脱故乡的束缚去远方,年老时才发现,所有的奔跑与安顿,都是为了回到最初的地方。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如同一面镜子,照见每个人从 “逐光” 到 “守静” 的旅程。枣红马跑远了,但它扬起的尘土,永远落在了生命的褶皱里,成了最珍贵的印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雨天看铁人
后一篇:本色出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