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间烟火解构神话,用平凡坚守点亮七夕——评王国良《七夕》
文/龙 庆
王国良的《七夕》挣脱了传统七夕诗对神话浪漫的窠臼,以极具生活质感的笔触,将牛郎织女的传说拉进普通人的日常,在奔波与思念里,写尽了平凡爱情的厚重与对生活的笃定,让“七夕”有了更真切的人间底色。
这首诗的巧思,在于“神话与现实的双向解构与融合”。开篇以“古人不说谎”破题,先温和承接传说,随即却撕掉其浪漫外衣——“鹊桥相会”没有缠绵悱恻,只有“挎着干粮”“牵着牛”的朴素奔波,“长亭短亭,倦倚东风”的疲惫,更像无数人跨越距离相见的真实模样。紧接着,诗人自然转入自身经历:“两座城市”的阻隔、“老掉牙的自行车”、“龙凤桥”的标记,神话里的“鹊桥”成了现实中相见的必经之路,“牛郎织女”也化作“一身灰土”的自己与“满脸胖乎乎的笑容”的她。没有玫瑰的仪式感,只有烟火气里的真心,神话的遥远感被彻底消解,爱情的真挚却在细节里愈发清晰。
而诗歌的深情,藏在“时间流转里的坚守与共情”中。“时间就是一匹白马”一句轻描淡写,却道尽岁月的匆忙:从当年跨越城市的奔赴,到后来“我去偏远地方谋生,她成了带孩子的织女”,生活的奔波让“家”成了新的“鹊桥”,两人也成了“奔走在思念两岸”的“神仙眷侣”。但这份分离没有哀怨,反而因“每天都是七夕”的认知,将日常的牵挂升华为绵长的深情——比起传说中一年一度的相会,普通人日复一日的思念与坚守,更显动人。
结尾“人间值得期待,就像她和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好饭不怕晚’”,则让诗歌的情感从爱情延伸至生活。一句朴素的俗语,没有华丽辞藻,却藏着对彼此的信任、对未来的期盼,让整首诗的温度落地。这首诗借七夕传说为引,实则写的是千万普通人的生活:有奔波的辛苦,有思念的酸涩,却更有藏在烟火里的爱与希望。这种从平凡中提炼出的力量,正是《七夕》最打动人的内核。
七 夕
王国良
古人不说谎,传说中的
牛郎织女,也许确有其人
鹊桥相会,没有那么浪漫
长亭短亭,倦倚东风
一个篮子挎着干粮,一个牵着牛
就像当年我和她,两座城市
骑上老掉牙的自行车
过了龙凤桥,才能望见她的驻地
没有玫瑰花,我只有一身灰土
她只有满脸胖乎乎的笑容
而时间就是一匹白马
后来,我又去偏远的地方谋生
她就成了带孩子的织女
只有此刻,每天都是七夕
家就那座桥,神仙牛郎和织女
却还奔走在思念的两岸
人间值得期待,就像她和我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好饭不怕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