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矮树群像中的自然与人性礼赞——评王国良的诗《山里,那些有名有姓的小矮树》文/川恒

(2024-12-19 12:33:26)
标签:

黑龙江大庆

王国良的诗

分类: 诗歌论坛
矮树群像中的自然与人性礼赞
——评王国良的诗《山里,那些有名有姓的小矮树》
文/川 恒

    王国良的《山里,那些有名有姓的小矮树》似一幅徐徐铺展的小兴安岭山林风俗画轴,诗人以精妙入微的笔触勾勒矮树的千姿百态,于其中潜藏着对自然与人性幽微而深邃的洞察与喟叹。

     诗中对各类矮树的描摹工笔细绘、生动传神。“老刮眼,因其种子黑而亮,如一只只能参透命运的眸子”,此比喻匠心独运,以形写神,既精准地勾勒出种子的色泽与质地,又为其注入了一种仿若能洞悉尘世沧桑的幽秘灵韵;“王八骨头,扭着劲生长,粗细 色泽又与龟骨相近”,这般如实的刻画,令其形态与神韵毕现,似一位执拗而独特的山中隐士;“水冬瓜,皮肤光滑细嫩,汁液充盈,摸一摸,就象摸到了丝瓜”,借由触觉的细腻传递,将水冬瓜鲜活的质感栩栩如生地呈现,仿佛那清凉柔润之感正透过诗句沁入读者掌心;“暴马子,坚硬似铁,一斧子劈下去,‘哗’的一声,一裂到底,如一匹快马,点燃后噼里啪啦,如马蹄声碎,响鼻声声”,此描写从视觉的坚毅刚猛到听觉的磅礴激昂,多维度地塑造出暴马子的悍勇之姿,仿若能听见它在山林间的烈烈长嘶。这些绘形绘神的描写使每一棵矮树都仿若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与独特的灵魂,引领读者仿若穿越诗行,踏入那片神秘葱郁的山林,与矮树们进行一场无声却深情的邂逅。

     而诗人的笔触并未仅仅停留于矮树的表象,而是进一步探寻矮树与乡亲、与山之间那千丝万缕的深刻羁绊。“山有多大,根就有多茁壮,那怕小草,招惹了它,也会割破手指,用一滴血,让你学会尊重”,此句彰显出矮树虽身形低矮,却蕴藏着不容轻侮的力量与傲然的尊严,如那在小兴安岭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朴实坚毅的乡亲,虽平凡无奇却有着内在的刚强与坚守;“在小兴安岭,万物都平起平坐,都是山的骨骼和血肉,就如我的乡亲,早已把自己植入草木之心,长成了一片高不过烟囱的林子”,诗人以一种深邃而质朴的笔触揭示出乡亲与自然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他们将自身的灵魂与草木的精魂相契相印,从自然中汲取无尽的精神滋养与力量源泉,矮树在此处已然升华为乡亲的精神图腾与情感寄托,深刻地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依相存的至美境界。

     整首诗散发着一种质朴无华、浑然天成的独特气质,毫无刻意雕琢的匠气与晦涩难懂的玄虚。诗人以直白晓畅的语言描绘矮树与乡亲,似山间清泉,于平淡无奇之中流淌着真挚深沉的情感,在简约质朴之内蕴蓄着幽远深邃的哲思,使读者如在闲庭信步间悠然步入诗中的山林天地,真切地感受自然的温热脉搏与人性的熠熠光辉,进而领略小兴安岭那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与深沉厚重的精神底蕴,无疑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上乘诗作。


山里,那些有名有姓的小矮树
王国良

品树如品人,每棵小矮树
都有自己的习性
老刮眼,种子黑而亮
如一只只能参透命运的眸子 

王八骨头,扭着劲生长
粗细 色泽又与龟骨相近,就获得了
这个的雅号,村里人从不叫它忍冬 

水冬瓜,皮肤光滑细嫩,汁液充盈
摸一摸,就象摸到了丝瓜
给人一种清凉细腻的手感 

暴马子,坚硬似铁,一斧子劈下去
“哗”的一声,一裂到底,如一匹快马
点燃后噼里啪啦,如马蹄
声碎,响鼻声声

所有的小矮树,都有名有姓
山有多大,根就有多茁壮
那怕小草,招惹了它,也会割破手指
用一滴血,让你学会尊重 

在小兴安岭,万物都平起平坐
都是山的骨骼和血肉,就如我的乡亲
早已把自己植入草木之心
长成了一片高不过烟囱的林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