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诗笺,情蕴时光
——评王国良的诗《雪》
文/川
恒
王国良的《雪》以雪为丝线,串联起岁月、乡情与希望,编织出一幅意境幽远的冬日绮景。
开篇即点明雪的“万能”,“所有的问题,要想用白解决,就下一场雪”,这份直白中的豪迈,赋予雪超凡的力量,它似能涤荡尘世纷扰,从文学经典《红楼梦》的结尾到新中国的开篇,雪的参与象征着终结与新生,跨度宏大,彰显雪承载历史转折、净化过往的意蕴,瞬间拓宽了诗作的时空维度。
雪的形态是诗意的起点,“六角形,是远古的飞碟”新奇比喻,让雪的轻盈神秘跃然纸上,古老形状带着上苍“福音”,雪不仅是自然降水,更成了祥瑞使者,“摞起来就是大东北的年”落地生根,衔接地域民俗,雪在东北厚积,化为年节喜乐,暖了寒冬,系住游子心,这平常又独特的联系,是乡情在冰碴里的滚烫。
雪的世界有灵动生灵,“九色鹿”“鹿铃”引入奇幻,苍茫雪幕下,清脆铃声打破寂静,唤醒沉睡童真,伴着爬犁印,勾勒出往昔纯真,“拉着多雪的童年,远去的亲人”笔锋一转,从奇幻回现实,雪成时光雪橇,驮着回忆,驶向缅怀深处,干草、桦木柈子、红豆冬青,件件乡物在雪映衬下,皆是思念注脚,具象化了乡愁分量。
收尾妙在希望孕育,雪如毡子“包起来的春天就越肥美”,以冬藏喻春望,酷寒雪下是盎然生机蛰伏,“结冰的睫毛下,正燃烧着你翠绿的眼神”,视觉冲击强烈,冷硬冰棱遮不住眸中炽热,恰似雪掩不住春归,于凛冽中笃定新生必然,升华全诗,从眷恋往昔迈向憧憬来日,雪贯穿始终,见证生命轮回、岁月递嬗。
此诗巧借雪之形、雪之境、雪之情,穿梭虚实,将个体情思融入民族记忆、自然更迭,用简洁笔触绘就深情长卷,让每片雪花都飘落在读者心尖,化出涓涓感动。
雪
文/王国良
所有的问题
要想用白解决,就下一场雪
《红楼梦》的结局,新中国的开篇
都有雪的参与
六角形,是远古的飞碟
每一片都乘坐着上苍的福音
摞起来就是大东北的年
有雪的地方,必有九色鹿
必有鹿铃,在苍茫里叮咚作响
留下两行爬犁的脚印
拉着多雪的童年,远去的亲人
月光干草,故乡的桦木柈子
一捆结满红豆的冬青
老辈说,雪做的毡子越大
包起来的春天就越肥美,都在等待
那个打开包裹的日子,结冰的
睫毛下,正燃烧着你翠绿的眼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