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人词典》:点燃时代薪火,赋能油田新征程

(2024-12-14 19:25:18)
标签:

黑龙江大庆

王国良的诗

分类: 诗歌论坛

《铁人词典:点燃时代薪火,赋能油田新征程

王国良


  出版于20035月的《铁人词典》,是一部运用词条的形式,通过六千多行长诗,讴歌了铁人精神,叙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由工人变成铁人的传奇故事。

我与《铁人词典》缘分颇深。2003 年国庆节,我在萨尔图新华书店购得第一本,当时店内人头攒动,购书队伍蜿蜒如龙,我苦等至近中午才如愿将其捧于掌心。另一本则是作者余兆荣 2005 夏日情馈赠,这份情谊厚重而珍贵。

与他相识于 1984 年的大庆石油诗写作培训班,那时的他,满心满眼皆是铁人故事,但凡听闻一丝与铁人相关的线索,哪怕路途遥远,也定要亲身探寻,或许创作这部词典的初心便在那时悄然萌芽。他从湖北荆州走,部队转业后,便投身油建公司宣传岗位,因着我们对铁人共同的敬仰对石油诗一样的痴迷,我对《铁人词典》便格外珍视。

如今,故人已逝,音容宛在,余兆荣虽已因病离我们而去,但他留下的文学遗产却如巍峨群峰,屹立不倒。生前著作颇丰,《铁人词典》《大庆词源》《石油词海》等长诗皆为其呕心沥血之作,而《铁人词典》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明珠。每念及此,对老友的怀念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余兆荣匠心独运,大胆摒弃传统传记的常规叙事,巧妙借助词条编织出一张紧密交错的历史网络。

“贝乌 5 队”词条,似一部生动鲜活的战队,徐徐展开这支队伍在铁人引领下,从玉门风沙中磨砺出钢铁意志,继而转战大庆原一路攻坚克难的热血征程队员们扛设备于泥沼艰难前行的身影跃然眼前,“脚步深陷泥沼处,脊梁挺起战旗扬”,尽显石油会战的坚韧不拔。“破冰端水保开钻”词条,则如一幅壮烈的冰原抗争图,大庆寒冬,湖面坚冰似铁,铁人与工友们毫无惧色,抡起镐锤、挑起水桶,“镐锤猛落冰花溅,水桶频移步履匆”,每一镐、每一担都凝聚着对油田未来的热望,定格下无畏的英雄群像。

“大会战号召”词条,洪钟震响,穿越时空,将振奋人心的动员令重现耳畔,“石油报国心如铁,华夏英豪汇此厢”,瞬间汇聚起举国石油人的磅礴力量。“干打垒精神”词条,生动诠释了艰苦岁月石油人坚守初心、默默奋斗的质朴情怀,土坯茅屋挡不住他们“心怀壮志寻油梦,何惧风霜卧陋蓬”的坚定信念,简陋屋舍内传出的欢声笑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这些词条纵横交织,勾勒出一幅覆地翻天的历史长卷,赋予读者自主探索历史细节的新奇体验,鲜活灵动,恍若置身石油大会战现场。

从宏观视角审视,《铁人词典》铺展一幅气吞山河的会战蓝图。往昔国家深陷贫油困境,工业血脉几近干涸,能源危局迫在眉睫。“原油告罄机停转,国运濒危步蹒跚”,直白道出艰难处境。生死存亡之际,铁人王进喜率队响应号召,胸怀满腔赤诚,从五湖四海奔赴大庆。缺设备,他们以血肉之躯扛起重担,“肩扛巨械行泥淖,背顶钢梁立朔风,汗洒荒原何顾累,志为油海建勋功”;缺技术,便日夜钻研,“图纸满桌寻妙径,零件盈目觅通途,屡经挫折心无悔,誓破难题展壮图”。最终,在物资匮乏、技术荒芜的“战场”上,凭借钢铁意志与顽强毅力,让大庆油田首股油流如破晓曙光,汹涌而出,为新中国工业奠定基石,奏响民族崛起强音,尽显坚韧不拔的民族脊梁本色。

书中细节刻画更是入木三分,繁星照亮铁人平凡日常。“师徒情”篇章里,铁人轻拍徒儿肩胛,目光满是期许,“细语绵绵传技艺,柔眸熠熠盼贤能,一招一式皆心血,半盏孤灯照赤诚”,耐心传授的画面满是温情。“技术革新”章节,铁人对着旧钻头蹙眉沉思,“旧具难撑前路漫,革新火种腹中燃”,随后全身心投入改良,泥浆调配历经无数次尝试,实验室中忙碌身影写满执着,终迎曙光,彰显其过人智慧与坚毅品质。“井喷事故抢险”生死瞬间,“井喷汹汹压顶梁,铁人嘶吼裂穹苍,泪盈双目心无惧,誓守油源半步彰”,纵有恐惧,信念却坚如磐石,半步不退,将生死置之度外,铁人形象由此鲜活立体,可亲可感,全方位展现其复杂而纯粹的精神世界。

余兆荣笔力精湛在修辞意象运用上,仿若画师挥毫,还原石油大会战逼真景象。狂风呼啸着席卷而来,饥饿的猛兽张开血盆大口,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那气势恨不得将一切都撕咬粉碎;沙砾在空中肆意横飞,如密密麻麻的蝗虫群,铺天盖地地扑向奋战的人群,打在脸上生疼。这般描写,让读者瞬间仿若置身荒原,真切感受到狂风的肆虐、沙砾的侵袭,会战的艰辛。铁人身影呢,“恰似荒原上巍峨不朽的界碑”,他挺立茫茫雪,破旧棉衣裹身,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风雪再大,也无法将他的身姿弯折半分,坚韧不拔就这样被具象化,深深烙印在读者心间,铁人精神也借此有了清晰模样,和直击人心的力量。

在《铁人词典》中,对比烘托运用得恰到好处。铁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炽热信念,熊熊燃烧的烈焰,光芒四射。对照当时实际状况,缺衣少食,工人们身着单薄衣衫在冰天雪地瑟瑟发抖;设备简陋,老旧钻机嘎吱作响;技术掣肘,面对复杂地层众人眉头紧皱,毫无头绪。恰似“信念灼灼燃似焰,艰难赫赫压如磐”,困难,越凸显铁人精神的珍贵。再荒原,“荒原阒寂无人影,冰雪封途万物喑”,一片死寂冰冷,可就在这片荒芜中,铁人队伍如破冰之剑,豪迈前行,迎难而上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诗歌也因这般巧妙处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当下,国际能源局势风云变幻,能源安全关乎国本。大庆油田勇挑重担,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扬旗帜,全力上扬“第二曲线”,朝着世界一流现代化百年油田目标稳步迈进。此时,《铁人词典》宛如熠熠火炬,驱散征途迷雾;恰似激昂战鼓,激发奋进力量。它回溯往昔峥嵘,呈现铁人拼搏群像,时刻警醒石油人守土尽责,“职责系身当勇进,油源未富国难宁”;激励科研尖兵攻坚克难,如铁人钻研般执着,“实验台前凝智虑,油区井畔破难关”,以科技利刃破解能源困局;鼓舞一线劳动者扎根荒原、战天斗地,传承艰苦奋斗本色,“荒原作榻沙为伴,壮志为帆夜继晨”,一砖一瓦筑牢油田根基。

《铁人词典》绝非普通诗集,它为铁人精神注入时代活力,引领石油人穿越历史云烟,立足当下能源战场,眺望民族复兴曙光。化作逐梦者心底不息鼓点,激励石油人,在新时代征程中传承铁人精神,屡创佳绩。——“微生物 +”驱油技术如破冰春芽,科研人员挑灯夜战、无畏探索,开辟绿色增油新路;油田实现单井、站场数字化覆盖,网线交织赋予油区高效活力,实时监测、精准调控尽显创新英姿。“大干 50 天,上产 1000 吨”会战中,石油人顶风冒雪以热血融冰,上产,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这些年,每读一遍《铁人词典》,我都会经受一次灵魂的淬火。它以别具一格的笔触,使得铁人精神挣脱岁月的羁绊,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化为石油人心中不朽的灯塔与坐标。让每个读过她的人,都会把轻飘飘的东西留下,把沉甸甸的嘱托带走。

2024.11.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