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凡处见坚守
——《雪地上的麻雀》赏析
文/川 恒
王国良的《雪地上的麻雀》宛如一幅冬日寒景里的温情小品,以麻雀为切入点,勾勒出生活与生存的百态,满是质朴哲思。
诗开篇“离得太近了,推开窗 /
就能摸到它们冻僵的叫声”,新奇且大胆的笔触瞬间拉近读者与麻雀的距离,“冻僵的叫声”将无形化为有形,尽显麻雀生存之艰,寒冬里挣扎、瑟缩的画面扑面而来,奠定全诗悲悯、写实基调。
口粮稀缺是麻雀面临的困境,“有的做了种子 /
有的随了风,只有那么几粒属于自己”,寥寥数语,道出生活资源分配不均、匮乏的无奈,映射尘世里诸多个体为微薄所得拼搏的日常。黄昏“见面会”的描写俏皮温馨,谈“物价,大选,天气,儿女的婚事”,赋予麻雀人格,似人类邻里唠家常,日常烟火气十足,暗示平凡生灵也有丰富社交与生活琐碎牵挂。
把麻雀比作“拾荒的小曹”,“一身褴褛,整天都在寻寻觅觅 /
如拾荒的小曹,在垃圾箱间一路小跑”,具象化其奔波狼狈,凸显觅食艰辛;对比庄稼地老鼠“吃成大兔子”,麻雀未改处境,却未萌生“奔赴”、换活法念头,这份坚守难能可贵。它们“认准了
/
一个地方,就安顿下来”,执着于熟悉家园,靠忙碌琐碎“延续家族的血脉”,象征平凡人扎根原地,不惧困苦维系生活、传承希望,诠释坚守初心、抵御诱惑的质朴力量。
整首诗巧用比喻、拟人,麻雀形象立体鲜活,由生存实景深挖至精神内核,无华丽辞藻却情真意切,唤起读者对弱小生命敬意,思索生活抉择与坚守价值,是首扎根现实、意蕴悠长的佳作。
雪地上的麻雀
文/王国良
离得太近了,推开窗
就能摸到它们冻僵的叫声
口粮越来越少,有的做了种子
有的随了风,只有那么几粒属于自己
每至黄昏,都会开一场见面会
就像邻居聚在一起,聊聊
物价,大选,天气,儿女的婚事
一身褴褛,整天都在寻寻觅觅
如拾荒的小曹,在垃圾箱间一路小跑
庄稼地的小老鼠,都吃成了大兔子
倘若选择奔赴,会不会也能变成鸽子
野鸡
就像一些人,换个活法,或许
就能与千万种可能,和另一个自己相遇
它们却选择了坚守,认准了
一个地方,就安顿下来,用忙忙
碌碌,叽叽喳喳,延续着家族的血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