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朴笔触绘就的冬日诗章——评王国良的诗《雪后的黎明湖》文/川恒

(2024-12-04 13:04:11)
标签:

黑龙江大庆

王国良的诗

分类: 诗歌论坛

质朴笔触绘就的冬日诗章

——评王国良的诗《雪后的黎明湖》

文/川 恒


    在王国良的《雪后的黎明湖》这首诗里,我们仿若踏入了一个静谧且独具韵味的冰雪世界,诗人巧用多种手法,将雪后的黎明湖景致与情思娓娓道来,让整首诗满溢着生活的温度与生命的哲思。


 

一、巧用比喻,勾勒独特景致与氛围

      诗的开篇“人们还不敢走上去,依旧像无雪的晚秋”,一个精妙的比喻,瞬间拉近了读者与雪后黎明湖初景的距离。晚秋,自带一种清冷、闲适又略带寂寥的氛围,将雪后的湖边场景与之类比,既点明此时虽积雪皑皑却未失往昔宁静悠然之感,又巧妙暗示了人们对这初雪覆盖之地的小心翼翼,似对待易碎的晚秋之景,不愿轻易打破这份纯净。“石油红,最适合站在湖边,留影,鲜艳,炽热,如一曲让苍凉和凛冽绝望的抒情”,把石油红比作一曲抒情,以抽象喻具象,凸显石油红于皑皑白雪、凛冽冬日中那格格不入却又夺目热烈的特质,似激昂乐章奏响在肃杀寒冬,驱散周遭苍凉,让画面有了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生动且极具感染力,为冰冷湖景添一抹暖色活力。


二、质朴语言,沉淀醇厚生活气息

     整首诗不见华丽雕琢辞藻堆砌,用平实、简洁的语言铺陈画面、抒发情思。像“我坐过的那个石凳,坐满了雪,被一根树枝写上了‘福’字,沉稳,安然,自信,略带一抹乡愁”,仿若日常闲话,直白道出石凳被雪覆盖、被赋予“福”字的模样,可“沉稳”“安然”“自信”这些寻常形容人之状态的词汇用于石凳,瞬间将其拟人化,赋予其承载岁月静好与淡淡愁绪的能力,质朴中见细腻,寻常里藏深情,使读者似能看到诗人日常漫步湖边,对熟悉一景一物饱含眷恋的模样,极易引发共情,宛如置身那雪后湖边,触摸生活本真温度。再如“抽油机一身薄霜,满头雪,还在郊野跪拜,跌倒了爬起来”,不加修饰地刻画抽油机在雪中日复一日工作状态,勾勒出工业与自然交融画面,朴实语句沉淀着石油工人坚韧劳作日常,彰显劳动与坚守之美。


三、鲜明意象,串联自然人文情思

     黎明湖、蒲草、芦苇、石凳、石油红、抽油机等意象,构建起自然与人文紧密相连的诗意空间。黎明湖是全诗核心舞台,雪后它似被大自然按下“暂停键”,城市倒影隐匿、周边草木蛰伏“等待发芽”,满是蓄势待发的生机,承载自然季候更迭与生命循环隐喻;蒲草、芦苇象征湖畔野生、质朴生命力,与被写上“福”字的石凳呼应,一边是自然原始状态,一边是人文祈愿痕迹,两者交织,诉说湖边岁月里人与自然互动共生故事。石油红与抽油机更是点睛,作为工业文明符号,于冰天雪地坚守,其鲜艳色彩、机械律动打破冬之沉寂,展现人类改造自然、索取资源进程中不屈奋进,又与湖光雪景相融,暗示工业与生态并非割裂,而是在这片土地和谐共处、各绽光芒,诸多意象串珠成链,拓宽诗意广度与深度,从自然之美递进到人文情怀与生命哲思。


 

四、拟人之笔,赋予静物鲜活生命

      拟人手法散落诗间,为诗境注入灵动活力。石凳“沉稳,安然,自信”宛如智慧长者静守湖边,默默见证四季流转、人间烟火;抽油机“跪拜,跌倒了爬起来”,恰似坚毅劳作者,不畏霜雪、不惧挫折,机械动作被赋予人性坚韧,让冰冷钢铁有了生命热度,它们不再是单纯外物,而成了与诗人、与读者能平等“对话”的角色,诉说坚守、担当与对这片土地深沉热爱,也让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人文景致同时,多了分对生命内在力量的赞颂,升华诗意境界,使雪后的黎明湖不只是视觉景观,更是饱含精神内涵的心灵栖息地。

      总之,《雪后的黎明湖》凭借巧妙修辞、质朴语言、鲜活意象,于冰雪天地勾勒生活百态、凝练生命哲思,宛如一幅细腻工笔画,笔笔皆深情,处处有真意,邀读者共赴一场冬日湖畔的心灵之约。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