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方乡土上的深情吟唱——评赵守亚的组诗《腊月里想着春天》文/王国良

(2024-12-04 12:52:47)
标签:

黑龙江大庆

王国良的诗

分类: 诗歌论坛

北方乡土上的深情吟唱

——评赵守亚的组诗《腊月里想着春天》

文/王国良

·

      赵守亚,这位扎根黑土地、笔耕不辍的诗人,带着深厚的北方底蕴与丰富阅历,在诗坛绽出独有的光芒。其诗作常见诸各大报刊,出版诗集《北方乡情》《泥土的呼吸》,发表作品近千首(篇),以扎实笔触绘就生活百态,《腊月里想着春天(组诗)》便是其情感与记忆的凝练结晶,宛如北方民谣,质朴且悠长。

      诗中,北方乡村生活的烟火日常满溢纸间。《灶火》恰似一幅暖烘烘的农家素描,老家灶火在母亲侍弄下“噼啪作响”,炊烟似俏皮孩童“爬过房顶骑在了树枝上”,焖香的大馇粥、烫手的烧土豆,勾勒地道北方食味,这灶火是儿时暖忆,更像乡愁“火源”,勾着游子“还能再回一次故乡吗”的眷恋,于平凡处攥紧乡情。《找不回来的旧时光》里,年画、灯笼、门前溪水映着的月亮,构成北方乡村童年“放映带”,妈妈笑声、奶奶烟袋下的慈祥,是亲情的暖光;“拉林河旧照片里的波浪”“花轱辘车”嘎吱作响,满是地域印记,在时光回溯中,旧时光珍贵如金,一去不返的怅然若失尽在诗行。

      亲情书写,是组诗深刻笔触。《迟来的道歉》直击人心,过年擀面这一细微事,因“我”面切得细获夸赞,却瞥见母亲不自然神色,近五十年后反思,是对母辈操劳的迟悟,“怎能抵上她一辈子的苦和难”如重锤,敲出亲情深沉与自我省思分量,在日常中咂摸人性温度、亲子真情。

       北方四季更迭,亦成诗意源泉。《腊月里想着春天》妙笔绘冬春交替,腊月雪花、冰凌是塞北寒冬“值守者”,春日花鸟、欢唱溪流是生机“使者”,孩子盼年、老人盘算,在季候交响里,满是生活热望与生命轮回哲思,恰似“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本土变奏,透着对生活盼头的笃定。

      旧物在诗里串起情感珠链,《三姑的那条头巾》是典型,五十余年前馈赠,饱含三姑深情,泪花欲滴场景如在目前,岁月沉淀中,这条头巾经母亲提醒、自我拖延,成亲情“物证”,承载亲人间体恤牵挂,尽显家族情感绵延坚韧。

      立足当下,乡村新篇有别样韵致。《这是今天的乡村》抓拍现代乡村剪影,拖拉机、摩托车与劳作身影共现,农活紧锣密鼓,映出乡村迈向机械化的步伐;《这片水系》聚焦水乡,雁鸣、布谷呼应拉林河水,乡亲汗水与希望共灌田野,金黄秋色是馈赠,彰显北方乡村在时代浪潮里,守本逐新、蓬勃发展之态。

      赵守亚的诗,扎根北方厚土,从往昔淘忆、于当下写实、向未来寄情。以质朴语、寻常事,雕琢生活诗章,启示创作者:真情是笔、生活为墨,深挖日常、细品岁月,无论地域南北,皆能吟出触动人心、扎根大地的佳作,奏响时代和弦里的个体强音。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