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诗语与心灵哲思——评王国良的诗《立冬》文/川恒
(2024-11-07 12:01:56)
标签:
黑龙江大庆黑龙江大庆市 |
分类: 诗歌论坛 |
季节诗语与心灵哲思
——评王国良的诗《立冬》
文/川 恒
《立冬》一诗宛如一首冬日的交响曲,以立冬为序曲,奏响了自然、生活与生命交织的华章。
这首诗主题深刻,巧妙地将立冬时节自然季节的变化与生活点滴、人生感悟水乳交融。它不仅生动描绘了立冬雪景与故乡生活画面,更深入到季节更替对生命的磨砺层面,同时还饱含对春天和希望的展望。在岁月长河里,生命的坚韧与希望在诗中熠熠生辉,就像寒雪中的炭火,温暖着读者的心灵。
诗中的意境丰富多变,层次分明。开篇借微信里故乡的大雪,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覆盖了屋顶,上山的小路”,简洁笔触勾勒出雪景的寂静与广袤无垠,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让人心生宁静。“大野之心已展开带着木纹的翅膀” 一句,如神来之笔,使意境变得空灵而诗意盎然,仿佛有一种超越尘世的力量在茫茫雪景中孕育,触动着读者灵魂深处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而 “我的小城还在煮饺子” 这一画面,又将诗歌拉回到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与前面的雪景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和谐交融,让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不失人间温情,宛如在冷峻的冬日里邂逅一处温馨的港湾。
在意象运用方面,雪贯穿全诗且意味深长。它作为立冬的标志,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生活的磨砺。故乡的雪,承载着记忆与情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情感纽带。从 “微信里,一场大雪下在故乡” 中现代通讯工具里的雪引发的故乡眷恋,到 “从一场又一场大雪走过” 所强调的人们在漫长艰难岁月中的成长,雪成为了生命历程的生动映照。除此之外,雪橇、月光、木纹翅膀、饺子、蒜酱、白霜、脚印、钢蓝色的铁、玫瑰、丁香等意象相互映衬,共同丰富了诗歌内涵。雪橇与月光交织出怀旧氛围,饺子和蒜酱洋溢着家乡生活的温馨,白霜和脚印描绘出平凡真实的生活画卷,钢蓝色的铁象征着寒冬磨砺后的坚韧,玫瑰和丁香则是春天希望与美好的使者,这些意象如同璀璨繁星,构建出一个生动而丰富的诗歌世界。
语言表达上,此诗堪称一绝。诗人以简洁质朴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大人上班,孩子上学 / 从蒙地的白霜走过,也会留下脚印”,寥寥数语,却真实呈现了立冬时节人们的日常,使读者仿若身临其境。同时,诗中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大野之心已展开带着木纹的翅膀” 这一比喻,赋予大自然灵动的生命力,让自然仿佛有了灵魂;“而在冬的后面,春风正抱着 / 一束束玫瑰 丁香,等在你来的路口” 的拟人手法,将春风人格化,生动展现出春天的温暖与期待,如同在严寒中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希望的门。
从情感传达来看,这首诗情感浓郁且真挚动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从故乡的大雪到小城煮饺子的场景,无不体现出诗人对家乡生活的怀念与热爱。同时,诗中也展现出对当下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即便面对季节的酷寒,人们忙碌而充实的身影中蕴含着坚韧的生活情感,如寒梅傲雪般坚强。而且,通过描述万物在寒冬中的淬炼以及对春天的期待,传达出对生命成长的敬畏和对未来希望的坚信。在艰难岁月里,人们如同经过大雪磨砺的钢铁般坚强,而春天的玫瑰和丁香象征着生命中美好的回报和希望的曙光,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总之,《立冬》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深刻的主题、精湛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饱含人生哲理的绚烂画卷,让我们在立冬的寒冷中感受到生命的热度和希望的光芒。“大野之心已展开带着木纹的翅膀” 这一诗句,更是象征着自由与超越、与自然的融合以及生命活力与成长,宛如诗中的一颗明珠,照亮了整首诗的精神内核。
立 冬
文/王国良
微信里,一场大雪下在故乡
覆盖了屋顶,上山的小路
有人摘下雪撬
擦去灰尘和厚厚的月光
大野之心已展开带着木纹的翅膀
我的小城还在煮饺子
日子热气腾腾,蘸上蒜酱
就有了老家的年味
大人上班,孩子上学
从蒙地的白霜走过,也会留下脚印
浅浅的,还藏不住匆忙的足音
季节即将跨入关东十二月
万物都会迎来酷寒的淬炼
从一场又一场大雪走过
每个人,都会成为一块钢蓝色的铁
而在冬的后面,春风正抱着
一束束玫瑰 丁香,等在你来的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