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之秋(散文)1158字
(2024-10-08 16:06:12)
标签:
黑龙江大庆王国良的诗 |
分类: 散文(原创) |
大兴安岭之秋(散文)1158字
王国良
秋,似一位优雅的使者,悄然莅临大兴安岭。那如诗如画的景致,宛如大自然倾心绘制的宏伟画卷,于时光中缓缓铺展。
枫叶微微泛红,仿若羞涩的佳人,娇俏之态令人心醉神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五花山绚烂多彩,水曲柳淡黄的叶片轻盈舞动,似在低诉温柔的心事;橡树深红的叶子艳丽夺目,如燃烧的烈焰般炽热;紫椴叶子恰似灵动的蝴蝶蹁跹起舞,演绎着生命的优雅从容;黄菠萝则黄绿相间,相得益彰,尽显和谐之美韵。秋风轻柔拂过山林,树叶随之起伏摇曳,沙沙之声,似在浅吟低唱。阳光倾洒而下,道道金色光芒仿若梦幻之境,为这片山林增添一抹神秘色彩。
在大兴安岭北麓、法别拉河右岸,有一个宁静的小山村,那是我的故乡,亦是我心灵的寄托之所。大兴安岭,更是我灵魂的皈依之处,心中永恒的慰藉之地。这里的风,温柔中透着坚毅。它轻盈地拂过每一寸山冈草地,携着大自然的气息,抚慰着万物生灵。又带着远去的伐木号子,那是岁月留下的记忆,以坚毅的力量吹拂而过。当风掠过广袤森林,林涛汹涌,如万马奔腾,席卷苍凉,这般壮阔景象,令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候鸟南归,却留下飞龙、松鸦、沙半鸡等,它们犹如希望的火种,静候春天的降临。野鸡嘹亮的鸣叫,如同劳动的号子在山间回荡,为寂静的山林增添一抹生机活力。沿着鹿蹄小径,便能寻到蘑菇圈,元蘑、榛蘑、桦树蘑、猴头菇,不一会儿便会装满柳筐。父亲背着背篓走在前面,趟着露水,犹如一个水人,母亲和几个妹妹紧随其后,大山深处,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欢声笑语。
犹记得邻居高叔去打松塔,母树林的红松,高耸入云。擅长爬树的我,总是率先爬上树冠,松塔又大又沉,从树上扔下,便会惊起一群野兔或野鸽子。透过松枝,便能望见走出大山的小铁道,两根钢轨,窄窄的,亮亮的,仿若两根等待弹奏的琴弦。待我离开大山那日,那钢轨便化作两行依依惜别的泪水。小村渐行渐远,白发苍苍的奶奶,黑瘦的母亲,肩膀微驼的父亲,站在路边,挥动着略显僵硬的手臂,那一幕,永远镌刻在我的心底。
那年中秋,正值收获土豆的时节。一辆装满土豆的地排车,父亲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推,一路颠簸,满头大汗,身后跟着一群穷追不舍的小咬。累了,便坐在塔头墩子上,眺望山谷中的小村。此时,炊烟袅袅升起,与天边的晚霞相互辉映,宛如一幅宁静的水彩画卷。母亲最爱吃父亲种的土豆,将塔头刨碎,塞进切成块的土豆种,无需除草、施肥、灌溉,待至秋天,扒开松软的黑土,拳头大的土豆便会裸露出来,浑圆饱满,金黄灿烂,带着俏皮的麻点。烀熟后满村飘香,成为山村家家户户的盛宴。扒了皮的土豆入口即化,掉了半口牙的母亲,一吃土豆,便乐得合不拢嘴。
林海茫茫,秋意深深。静谧的林海,偶尔发出低鸣,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凝视这片林海,敬畏与感慨之情油然而生。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家的回忆,是我心中永远的眷恋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