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泉诗刊》.第087期.全国诗歌大展(1)王国良(诗歌.自述.主编点评)

(2021-01-04 18:26:53)
标签:

黑龙江大庆

王国良的诗

分类: 留给记忆的原创
《柳泉诗刊》.第087期.全国诗歌大展(1)王国良(诗歌.自述.主编点评)




王国良的诗(10首)



1》松树上的雪

雪落松林,每棵树都有了
神一样的表情,半睁半闭的眼睛
透过迷蒙,似乎看到了你的内心

雪压青松,站在你身边的
或许就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轻轻拨动松枝,就有大团的雾凇
从安谧中弹射出去
直到你转身之后才肯安静下来

松塔酣睡在雪被里,呼吸
阵阵松香,偶尔被松鸡啄开梦境
才会献出几颗宝玉,喂养一声
嘹亮的鸣唱,去唤醒雪后的太阳

头上的雪越积越厚,就用松针
当做钉子,把冬天钉在枝头
用绿色的火焰,熬制出一个春

2》雪松上的鸟

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鸣啭洒满苍凉
像一朵朵鲜嫩的雪花
落在心尖,化为涓涓蜜滴

深蓝的翎羽,像一件用旧的
呢子大衣,我的已送给了
岁月,它们的依旧穿在身上
与一场又场大雪对峙

脑门涂着黑土地的颜色
如一抹浓重的乡愁
星星大的体量,钻进松针一样的风
荡着寒流的秋千

相互追逐,彼此就像长着
翅膀的春天,边飞边唱
像在谈一场雪青色的恋爱

我站成了一个雪人
等待它们用抓痕,为我签上
沾满松脂味的姓名

3》雪地羊群

一群羊跨过冬的
门槛,走向白茫茫的原野
去寻找曾被嚼碎的春风

低着头,一个个
念念有词,像在默诵
一封没有落款的家书

扒开冰雪埋没的落叶
刨出冻僵的时光,默默吞进
胃里,与命运一起反刍

腮边的那滴泪
早已结冰,却噙满了
牧羊人一路的叮嘱

蹄花朵朵,开放无人
认领的山坡,孤独举起鞭子
抽出一首蓝色的牧歌

4》穿过生命的河流

一场中年的雪,裹着故乡的
温暖,素描一条河流

大风在一首诗里安静下来
时光里的爬犁划破雪野
翻过山脊还是山脊

在林海雪原感受天空的辽阔
一只鹰就是一个放飞的梦
被吹弯的树不再回到从前
像一张弓,一次次把命运射偏

只有冰排咬碎冰排,我才能跳进河流
洗去满身污浊和看不见的伤疤

砟骨的水像把刀子,刺入肌肤
把麻木的心重新唤醒,爬上岸
抡起斧子,继续开凿出山的道路

离开,只带上几块红玛瑙
却被断定是无名的石头
等到还原为宝石的时候,我已回归大山

诺敏河依旧流淌着往事
寻找走失的亲人,坐在河畔
我们聊天打盹,掏出珍藏的石头
偶尔在彼此的皱纹里摘下几片落叶

5》两个核桃

从一只樟木箱底
找到两个核桃,红褐色的包浆
覆盖岁月的皱纹,轻轻
一擦,竟擦出了我的影子

年代不详,出生地不详
只知道是爷爷揉搓的
一段历史,一对粘满指纹的
掌故,两颗不肯陨落的星星

捧在手里,一股民国的风
从凹凸不平的纹理刮来
就像这个家族,趟过兵荒马乱
逃亡异乡,跌跌撞撞的经历

已闻不到飘散的硝烟,时光的
沟壑却依旧流淌着风干的汗味
耳边摇动,有一肚子的话
要说,句句都像密封的叮嘱

满怀虔敬把玩,心型的
打磨碾碎沧桑,析出遥远的
幽香,父亲坐在阳光下
似又闻到了老家的味道

6》坐在土炕上喝酒
 
坐在同窗的土炕上喝酒
每个话题都是热的
 
四十年前的友情
被滚烫的下午,烙出细密的
汗粒,灌溉一片回忆的麦子
 
鸡犬之声,这熟悉的方言
为人间佳话,配上画外音
小花狗还在热情洋溢的致欢迎词
 
绿野铺进无际的阳光
雨后的空气,鲜嫩如刚出土的
秧苗,摇曳一股彩虹的味道
 
端上桌的蒲公英曲麻菜咸鸭蛋
还有沾满露珠的笑语,都是绿色的
就像那段一起趟过的青葱岁月
 
一杯接一杯斟满不舍
黄昏的落日,一脸酡红
只有一户人家的小村早就醉了
 
摸一摸土炕,把指纹留下
把从城里带来的问候牵挂留下
在夕阳下转弯,把背影留下

7》抬 鱼

两根柳木杆连起一张网
插进克音河,把水底的八月
兜起来,肥美的鱼虾
就会扭着秧歌跟着你上岸

河流离小村很远
如一根长长的银线从天边穿过
像在缝补弯弯曲曲的日子

总要领着启明星出发
才能在太阳升起时赶到
柳根山胖头和细鳞鱼还在打着呼噜
我们已抬起欢蹦乱跳的早晨

等柳框隆起两座长满鳞片的小山
就把河流让给了水獭萤火虫和狐狸野兔
几个半大孩子,光着膀子坐在河滩
一起仰望夜空,眼里装满了沉默的星星

翻过铁路,小村已点起煤油灯
奶奶等在村口,拄着四十年前的往事
头上落满了白花花的月光

8》把头上的星星一颗一颗喊亮

总想绕过一场雨,直接走进
彩虹,在她七色的梦幻里
把一些黯淡的事物染成鲜花的颜色

比如把窗外几只乌鸦的争吵
自由市场一声接一声的噪音
换上《好日子》或《春江花月夜》

而作为低纬度的植物,天空
是属于白杨翠柳的,只能把乔木
用剩的阳光捧在手里,一点点
咀嚼,把活下去的勇气慢慢养大

其实,很多时候我不如乌鸦
它不管遇到什么天气,都敢面对命运
大喊大叫,把所有的委屈告知天下
也不如那个卖咸鸭蛋的,从早晨喊到
黄昏,直到把头上的星星一颗颗喊亮

9》帕米尔山谷

帕米尔山谷春天策马而来
杏花漫过毡房弹奏的冬不拉
漫过古丽亚晚霞色的纱巾

野性的花海,淹没牛犊
奔跑的蹄音,淹没小村的恬静
淹没了青稞拔节分蘖的梦

杏树被风扭曲的腰肢,像风情
万种的塔吉克族女人,站在雪线以下
与青铜色的远山深情对望

挑水姑娘从花枝间穿过 
满桶鸟语花香,步步芳菲
步步荡漾,像挑着两座春天的湖泊

小女孩依偎在粉色杏花
花树下,哼着小燕子穿花衣
像在教杏花学唱稚嫩的儿歌

老人拄着古老的话题
坐在光滑的石头上,看花开花落
谈古论今,一坐就是百年

10》下午的拉萨河

透过一杯果汁,拉萨下午的阳光
在读一篇雪,布达拉宫在蓝天下读我

浅色调的我,卷入风中的一些词语
走向一条和浪漫主义无关的河流

珠穆朗玛峰坐在水面
曾经对我是遥远的张望
此时,我是它的偏旁

路边的理发匠在删除一部
经卷上的错别字,那些长跪
不起的人惊飞了时间的麻雀

药王山西侧的摩崖石刻
像采药人的一个秘方,等待那些
逆流而上的人来拓印圣洁的沉香

哲蚌寺醉卧在晚照里
任雄鹰驮走浪花里的云朵
为拉鲁湿地做一次经幡下的洗礼

风在吹,夏日陡峭,夕阳思归
河边的邦锦花谢了,一切美好
正在晚霞涌动的波光里扩散或蒸发



做一个“背着故乡”的歌者
文/王国良
   
      我的故乡在小兴安岭密林深处,是一个叫黑崴子的小山村。离开故乡已有40多年了,可我对故乡的怀恋却与日俱增,梦里常常流连于故乡的山水,而故乡的雪,也会飘进我夜半的思念,让我浮想联翩。 
      每到深冬时节,故乡最低气温都在摄氏零下40多度,夜里山风呼啸,小村就会被冻得缩成一团。为了抵御寒冷,乡亲们把炉子烧得更旺,还就地取材,把积雪堆在屋顶和墙外,给房子穿上厚厚的雪“棉袄”,在“棉袄”的护佑下,乡亲们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冬天。
      故乡的雪蕴藏着许多谜一样的故事。每到冬天,乡亲们都拉着爬犁进山拉柴。大山深处,积雪覆盖着枯草、落叶、灌木丛,也覆盖着动物的秘密。有时候,脚下会突然飞起一群山鸡,原来我们误入了它们的家园;有时候,会发现在积雪的缝隙冒出缕缕“青烟”,走近谛听,黑熊正在洞穴酣然大睡,“青烟”是它们梦中的呼吸;有时候,从雪地传来阵阵笑声,我们来到发出笑声的地方一看,原来是伐木人把积雪覆盖的灌木丛,变成了休息的小屋,正在里面吃着午饭。
     那时,我在大山里当知青,整个冬天都是在伐木中度过的。我们天不亮就出发,中午在森林就餐,自带干粮,开水就地解决。每到一个山头,就支起一口大锅,锅里装满积雪,一会儿水就烧开了。我们啃着冻得硬邦邦的玉米饼子,大口喝着热气腾腾的雪水,送走了那些与雪共舞的日子。
     我的文学梦,一直与北大荒,和北大荒的雪相依为命。看到雪就想起了故乡,就想起了山村大雪中的那些人和事。写雪,其实,就是在写故乡雪中的人,雪中的伐木号子。“顺山倒啦”,一声声荡气回肠的呼喊,就是一首首余韵悠长的短诗,那些歪把子锯和大板斧,就是一支支写诗的铁笔。
     每到冬天,我都要回到故乡,到林海雪原转一转,吃雪,躺在雪地,或在几米深的雪谷挖一座雪屋,撕下一块桦树皮,坐在里面写一首小诗。
     离开大山,我当过教师、企业基层和机关干部,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故乡的雪花香,忘不了故乡古道热肠的老邻居、知青点的老伙伴。是北大荒滋养了我的青春,给了我红松一样的骨骼,雪原一样的情怀,青山一样的体魄。我爱故乡的一草一木,有一种使命感驱使我,要用诗歌把北大荒和黑崴子,把故乡的父老乡亲从冰天雪地领出来,去见见外面的世界。
     从1984年至今,我一直在坚持文学创作,写北大荒,写故乡的黑崴子,写山沟里的伐木人、山村教师,和山一样沉默的老爸老妈,先后在报刊发表了近500首(篇)有关北大荒的诗歌和散文。
     为了感恩,也是为了报答,我还将继续写下去,为北大荒的好山好水好人、为小兴安岭的大雪大气大美,做一个“背着故乡行走”的歌者。



主持人语
 ——钟岩松

     北大荒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神奇的土地孕育着神奇的文学艺术。郑加真、平青、郭力、史方、梁晓声、张抗抗、肖复兴、陆星儿、孟久成、王凤麟、王左泓、常新港……他们都是北大荒文学的“今夜有暴风雪”!以晁楣为代表的北大荒版画独树一帜,形成版画独有的流派而载入版画艺术史册。北大荒诗人聂绀弩、郭小川、梁南、陆伟然、庞壮国、岛子、王国良……我之所以把王国良归为北大荒诗人,是因为他的嘴紧紧叼住生活,写出了带有质地的具有北大荒风情的诗!好的诗歌,结构形式、语言表达固然需要下力气,但是来自于对生活和生命思考的内在深度可以带来更持久的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等春
后一篇:小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