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03-16 17:29:24)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原创)


故乡的雪|王国良

每当听到《我爱你,塞北的雪》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我的故乡,想起故乡那无边无际的雪。
     我的故乡在小兴安岭密林深处,绥棱林业局建兴林场的一个叫黑崴子的小山村。她坐落在红松林拱围的峡谷间,松涛是她四季的伴奏,松树的芬芳随山风吹来,洒满了山村的每一个日子。
     离开故乡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可我对故乡的怀恋却与日俱增,梦里常常流连于故乡的山水,而故乡的雪,也会飘进我夜半的思念,让我浮想联翩。
      我爱故乡的雪,她承载了我那么多美好的回忆,那么多青春的眷恋。
      故乡的雪性子很急,年年都来的特别早,每到九月底就开始飘飘洒洒。我最喜欢第一场雪,她下的平静而持久,不知疲倦,一夜间就会铺天盖地。
     每到这时,我总要起个大早,带上我的猎犬小黄,到森林中去撵野兔。
      晚秋时节,为了能安全度过漫长的严冬,兔子们都忙着抓秋膘,天天埋头吃村民遗落的黄豆、玉米和山里的野果,个个长得膘肥体壮,笨重的身体对第一场雪很不适应,深深的积雪绵绵软软,兔子奔跑起来无法发挥脚力,有的跑着跑着就深陷其中,在积雪里爬行蠕动,于是肥大的野兔就成了我和小黄的战利品。
       故乡的雪是温暖殷勤的,默默为乡亲们付出很多。每到深冬时节,故乡都冷的出奇,最低气温都在摄氏零下40多度上下,真是滴水成冰。
      夜里山风呼啸,小村就会被冻的缩成一团。为了抵御寒冷,乡亲们把炉子烧得更旺,还就地取材,把积雪堆在房子的墙外,给房子穿上厚厚的雪“棉袄”,在“棉袄”的护佑下,乡亲们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冬天。
      雪“棉袄”把村子打扮得分外晶莹,全村的房子都被厚厚的雪包裹着,窗前还挂着火红的辣椒串子、翠绿的萝卜辫子、金黄的玉米吊子,房子就像身穿羊皮袄的贵妇人,胸前挂满了鸡血石、翡翠和黄金做成的“项链”,在向路人炫耀。
      乡亲们喜欢养猪,最少也要养上三四头,春节前后是杀猪的旺季。为了把猪肉冷冻起来,家家都在自家的院子堆起一个大雪堆,冻上一夜再把雪堆掏空,把肉放在天然的冰箱里,直到春天来临。
      寒假学生们进山拉柴,都喜欢把平展的雪地当成白纸,在上面练习写字画画。那年,一场大雪过后,村里还特地在小学校的操场上,举行了雪地书画,堆雪人比赛,隔壁的小柱子夺得了三等奖。
      故乡的雪神秘多情,蕴藏着许多谜一样的故事。每到冬天,乡亲们都拉着爬犁进山拉柴。大山深处,积雪厚厚的覆盖着枯草、落叶、灌木丛,也覆盖着动物的秘密。
      有时候,脚下会突然飞起一群山鸡,原来我们误入了它们白雪覆盖的家园;有时候,会发现在密林深处的积雪缝隙冒出缕缕“青烟”,走近谛听,是黑熊正在洞穴里酣然大睡,“青烟”是它们梦中的呼吸;有时候,从雪地传来阵阵笑声,我们战战兢兢来到发出笑声的地方一看,原来是伐木人把积雪覆盖的灌木丛变成了休息的小屋,正在里面吃着午饭。
      那年冬天,乡亲们都在讲一个故事,说山神下山了。他们在雪地上发现了奇怪的脚印,不像人的,也不是动物的,脚印前面宽,脚跟就是一个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脚印,于是断定是山神下山时不小心留下的。
     几个邻居还特意去看了脚印,回来后又给故事添加了几个情节。但只有我知道,那些脚印是我妻子的。为了在婆家显得勤快,新婚的妻子随我回到故乡后,就要求和我进山拉柴,而且穿的高跟鞋,所以在乡亲们看来,脚印怪异,从未见过,误以为是山神来访了。直到到现在,我都没有揭开这个谜底,是想给故乡和故乡的雪再增加几分神秘。
      故乡的雪晶莹纯洁,甜蜜甘美,浇灌了山里艰难的日子。四十多年前,我在故乡当知青,整个冬天都是在伐木中度过的。我们天不亮就出发,中午在森林里就餐,都是自带干粮,开水就地解决。每到一个山头,就支起一口大锅,锅里装满积雪,一会儿水就开了。
      我们啃着冻得梆硬的玉米饼子,大口喝着甘甜的雪水,送走了那些蹉跎岁月。有朋友问我,你都五十多岁了,为什么身体还这么强健?我想这肯定与我喝山里甘甜的雪水有关,是故乡的雪水,灌溉了我的青春,给了我丰富的营养,所以人过中年还血脉充盈,精力充沛,活力不减。
     故乡的雪宽厚深情,具有母亲的情怀。无论对高傲的红松林,还是朴素的白桦林,不管对贫瘠的山岗,还是肥沃的草原,你都公正无私,从不厚此薄彼。
      在你无边的呵护中,让大地安然入睡,等待春天的来临。你悄然隐退在春天的序曲里,让嫩芽、蓓蕾、鲜花、丛林在你的血液中焕发生机。
     你滋润的大山,格外巍峨,森林分外茂密。乡亲们也和你一样,豪爽、憨厚、无私,在大山深处,来时不声不响,去时把祝福留给大地......
      此时,我心中又响起了那首《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山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这不正是我的故乡的雪吗?
     立春了,故乡的雪你还在下吗?在遥远的城市,我祝福,祝福你还是那么宽厚深情,还是那么甘美纯洁......
我爱你,我真的爱你,我的故乡,我的故乡的雪......

我与核桃|王国良

     我不懂古玩,却与核桃有缘。那年八月,我和妻子在故乡的早市看到了卖文玩核桃的小摊,一个个产自小兴安岭的野生核桃让我们蹲下身来,仔细赏玩,久久不愿离去,而且还买了四个带回家去。
      我的故乡在小兴安岭的密林深处,中学时代是在大山深处度过的。寒假和暑假就常常在山里奔走,冬天去砍柴、打野兔。累了就在林子里朗诵诗词,在白桦树上写下几句小诗。夏天去采蘑菇、采野菜、野果。榛蘑、元蘑、榆蘑、猴头蘑,让我流连忘返;火红的马连果,圆润的沟枣子,苦涩的野核桃,让我爱不释手。
      转眼离开大山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在油城打拼的这些年里,心还常常思念大山里挺拔的红松林,绽放的玫瑰花,展翅的飞龙鸟,奔跑的野狍子,戏水的细鳞鱼,形态可爱的山核桃......
大山曾经给我那么多灵感,让我爱上了文学,读了一本本大师的书,写了一首首赞美故乡的诗;大山给了我岩石一般的风骨,让我在走出大山之后的日子里,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养成了以苦为乐的品格;大山给了我阳光一样的心态,扑入视野的都是向上的姿态、亮丽的色彩、蔚蓝的远方......而对山核桃的喜爱,大概就是我对大山怀恋和挚爱的浓缩。是的,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也包括来自故乡大山的野核桃。
     不久前,我和妻子在另一座城市再次遇到了山核桃,我们又一次伏下身来,选择了几个最爱,而且天天握在手中把玩。手握山核桃,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大山之中,呼吸大山的芬芳,聆听松涛的吟唱......山核桃在我们手中渐渐发生了变化,由浅黄变为棕红,由棕红变为金红。晶莹剔透, 光芒闪烁,仿佛就是我们对故乡的思念......
     文玩核桃,是对核桃进行特型、特色的选择和加工后形成的有收藏价值的核桃。它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它要求核桃纹理深刻清晰,并且每对核桃要纹理相似,大小一致,重量相当,所以,这需要花大工夫才能凑成一对儿,再加上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以及经多年把玩形成的老红色,就更显珍贵。在古玩行中,人们称其为“健身核桃”,又称“掌珠”,既能健身,又能供人们欣赏。在玩核桃过程中,利用核桃的尖刺、凸起和棱角,压扎掌上穴位,达到舒脉通络,强身健体的效果。一对具有把玩、收藏、投资意义的文玩核桃,正确的挑选才是重中之重。
      对很多朋友来说,核桃就是一种简单的健身器具,而对于我们,她就是对故乡的牵挂,对大山的思念,对故乡曾经给予我的滋养的感恩、感念,山核桃,山核桃,是我们对大山和大山对我们的不了情......
     说来好笑,我与妻子都是文玩核桃迷,所以谈起核桃,我俩总有唠不完的嗑。为此,我还写过一首诗,诗的名字叫:

《甜蜜的核桃》

两个越长越像的人
染上了同样的病
喜欢玩

那年休假,与妻子交替驾车
去寻找远方的家
苗寨共舞,傣家对酌
留下一串彩色的回忆

青藏高原,看牧民放羊
与藏獒遭遇
草上飞奔,尾气留下一路牙痕
才从犬吠里突围

又一起走进深秋的大山
从林海打捞野生的核桃
半袋子笑语,一袋子甜蜜
带着快乐的清香回家

文玩,哗啦啦,四只手竞相揉搓
搓开了岁月的皱褶
搓开了青春的回忆
把两个人的日子搓得又红又亮

      说起对核桃的喜爱,下至普通百姓,上至帝王将相,都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据说,乾隆皇帝一生写过四万多首诗,其中的《掌上旋日月》就是对文玩核桃的赞美:

掌上旋日月,
时光欲倒流。
周身气血涌,
何年是白头?

    《掌上旋日月》一书的作者刘一达先生评述道:“这首小诗看起来好像不经意,像是信手拈来,但却将玩山核桃的妙处写得淋漓尽致。小小的山核桃在手里来回揉捏,如同在掌上旋动日月,这是何等的境界。”
      那年读过乾隆的《掌上旋日月》后,我也诗兴勃发,写过一首《山核桃》,但和乾隆皇帝的诗相比,简直会让你笑掉大牙:

千盘万转不消磨,
沟壑纵横藏琥珀。
远山奔来慕傲骨,
近树寻访落羞涩。

雨打风摧拓心宇,
雪压霜欺锻魂魄。
大志也耸荒山谷,
芒砀走出刘玄德。

     那个时候,我对文玩核桃还知之不多,后来的一些关于核桃的故事,让我对核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那凄婉的爱情,坎坷的家族经历,都被我写进了诗歌——

《山核桃项链》

姥姥临终前,赠我一件宝贝
打开桦树皮盒子,里面是一串项链
是用鹿皮筋和山核桃串成的项链

大兴安岭,没有珍珠,只有玛瑙,七十年
前的姥爷,在胭脂沟采过金子,挖过玛瑙
都换成粮食,再从死神手里换回一家老小的命

姥爷总想攒一副项链,送给新婚的姥姥
半夜三更躲过老板的眼睛,爬上核桃岭
在野狼的嚎叫声里采来核桃,了却一桩心愿

姥姥夜夜戴着项链,一颗颗揉搓,仿佛摸到了
姥爷的心跳,岁月的打磨,核桃紫红油亮,就像
她们历尽沧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皱纹贴着皱纹

姥爷先于姥姥走了,项链就成了姥姥的日子
无论醒来还是沉睡,都把项链攥在手里
慢慢的揉,轻轻的捏,就像那是姥爷的手

姥姥还是要走了,什么都来不及托付,唯有这串
项链放心不下,她用眼睛找到姥爷最疼爱的我
把盒子一点点推给我,推给我,推出一屋子眼泪

《两个核桃》

从一只樟木箱底
找到两个核桃,红褐色的包浆
覆盖岁月的皱纹,轻轻
一擦,竟擦出了我的影子

年代不详,出生地不详
只知道是爷爷揉搓的
一段历史,一对粘满指纹的
掌故,两颗不肯陨落的星星

捧在手里,一股民国的风
从凹凸不平的纹理刮来
就像这个家族,趟过兵荒马乱
逃亡异乡,跌跌撞撞的经历

已闻不到飘散的硝烟,时光的
沟壑却依旧流淌着风干的汗味
耳边摇动,有一肚子的话
要说,句句都像密封的叮嘱

满怀虔敬把玩,心型的
打磨碾碎沧桑,析出遥远的
幽香,父亲坐在阳光下
似又闻到了老家的味道
      虽然这些都是别人的故事,可写成诗后,却又很难分得清谁是故事的主人公。一次去广场散步,遇到一位来自故乡卖山核桃的老人,他是那么苍老,脸上皱纹纵横,就像一枚刚剥开的核桃。于是,在那个难眠的晚上,我用一首小诗,还原了白天的情景:
《卖核桃的老人》

借广场一角,铺几张旧报
半袋核桃,一个晚年
把故乡和过期的新闻铺进春风

两手皲裂的褐色
摆匀地摊的期盼
递给南来北往的眼神

一根拐杖,支起夕阳
让吆喝插入喧闹的舞曲
引来喜欢健身的小城

用一条腿走出大山
一行脚印链接一家的温饱
每一步都不能踏空

山风强劲,岁月无情
核桃的纹路已刻在脸上
异乡猜不透过熟的年龄

一声声叫卖,在楼区回荡
似杜鹃啼血,燃烬天边晚霞
点亮几颗渺茫 寂寥的流星

     对于核桃,尽管我已喜爱多年,但对她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同样一枚核桃,在商人眼里就是金疙瘩,在文玩者手里就是形影不离的朋友,在诗人的眼里,或是人生的一个命题,或是另一个自己。曾读过一首写核桃的诗,其中有“还没等出生你就老了”,面对这样的诗句,我总是感慨良多,回味很久……
      这些年,我收集了一些文玩核桃,有狮子头、鸡心、官帽、虎头和公子帽,但最喜欢的还是女儿送给我的那对官帽。我对每对核桃都视若珍宝,用刷子刷、用手盘,直到包浆成老红色。有时还忍痛割爱,把盘好的核桃送给亲人和朋友,收获了“送人核桃,,手留余香”的快乐!
     关于核桃,似乎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我知道,来自大山的核桃,有些时候更喜欢沉默。在此,我愿用一首小诗再次赞美核桃,并结束这篇短文:
《关于核桃》

乾隆皇帝无意间
成就了你的传奇
而你依旧不忘
自己是大山的孩子

风霜给了你满脸褶皱
雨雪赋予了你石头的骨骼
虽然老的太快
却能经得住岁月的打磨

把对大地的感恩融进
心形的寄托,走向民间
让一种民俗叩响城市村落

狮子头、虎头、鸡心、官帽
成为你另外的名字
北国、江南一样收获硕果
一旦放进掌心揉搓
生活就会有声有色

我要学你,做一颗顽强的核桃
在时间的手里旋转
追赶快乐,包浆幸福
奏响一首红亮的歌……

狗年,又想起嘟嘟
文/王国良

今年是狗年,狗忠诚,勇敢,旺旺的叫声,象征着家庭兴旺,事业发达!“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无论家财万贯还是一贫如洗,在狗的眼里你永远都是它的主人。你的一举一动,它都明察秋毫,用柔软的眼神和有表情的身体抚慰着你。不管敌人多么强大,它都勇往直前,置生死于度外。

我养过狗,它叫嘟嘟,从它身上我鉴赏了狗的全部美德。
嘟嘟是条纯种雄性蝴蝶犬,在它十岁那年,因家里添了外孙,没时间再去照顾它,就把它送给了朋友。为此,妻子流了好几次眼泪,我也经常想念这条给全家带来许多快乐的小狗。

嘟嘟是我一手养大的,我对它的感情最深,它也把我当成了主人中的主人。刚出生一个月它就来到了我家,当时女儿在上大学,因为喜欢就偷偷把它养在学院宿舍,不是因为放暑假,还不会带回家。假期过后,女儿把嘟嘟委托给我,开始我不是很乐意,觉得工作本来就很忙,再养条狗肯定会添不少麻烦。但为了女儿,我还是答应下来,决定悉心照料。

嘟嘟很有灵性,能听懂我们的话。对交代它的事一般都会做到。几年前,我家养了几十只仓鼠,仓鼠喜欢夜晚活动,经常爬出鼠笼,潜入床底。每到这时,嘟嘟就会忙碌起来,用灵敏的鼻子把仓鼠从隐蔽的角落“押解”出来。每到春节,家里都把猪肉、羊肉拿到厨房解冻,只要告诉它不要靠近肉,嘟嘟即使馋得涎水横流,也不会去触碰这些“诱惑”。嘟嘟有特殊的记忆力,每次女儿开车回来,都能从庞杂的声音中辨别出女儿的车门声,立刻报告给家人,并到门口去迎接。嘟嘟对我感情很深,每到晚上只要我不回家,它就趴在门口等我,直到我回来才肯“上床”休息。

嘟嘟比较好战,在小区里是个有名的“勇士”,不管多大的狗,它都敢于迎战。一次与一条德国牧羊犬争夺“女朋友”,交战中身负重伤,治疗半个多月才得以康复。不管到什么地方,只要遇到对自己有威胁的狗,它都主动出击,把对手打翻在地,只要反抗就坚决进行必要的打击,直到对方俯首称臣。

嘟嘟爱憎分明,懂得感恩,也很“记仇”。那次因争夺“女友”负伤后,邻居给送来特效药水。从那以后,只要遇到这位好心的邻居,它都要跑到邻居身边,舔舔手,用前爪触摸触摸邻居的膝盖,表现出少有的热情和殷勤。嘟嘟还会看别人的脸色,友善的还是有敌意的,它一看便知。一次回老家,一位亲戚不喜欢狗,就瞪了嘟嘟一眼,从此嘟嘟"记怀"在心,每次回老家亲戚叫它的名字它连看都不看一眼,总是梗着脖子,别着脑袋从那位亲戚面前走过。

嘟嘟守时,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都准时醒来,如果我睡懒觉,就用爪子拨拉我的手,把我叫醒。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它的督促,无论春夏秋冬,我都坚持早晚与它一起散步,保持了旺盛的精力和强健的体魄。

在遛狗的时候,我们相互跟随,追赶着日子,那种快乐没有养过狗的人是体会不到的。我写过一首小诗,遛狗时的高兴劲就像一个傻子:

《遛狗去》

牵上翩舞的蝴蝶
穿越笑语花间
遛遛太阳
遛遛月亮
让快乐敲响清晨傍晚

早春,拉紧蝶绳
瞧芽苞炸醒冬眠
窥喜鹊枝头热恋
也拉紧嘟嘟鹅黄色的兴奋

让那颗不安分的心
绕过蓓蕾梦圆
夏日,让它追逐花香树影
去挑逗顽皮,消费悠闲
我躲进绿荫或寻诗觅句
或临楚河汉界策马扬鞭

月上柳梢方悠哉归去
一起让惬意慢慢沉淀
雨打清秋,凝望窗前
它观柳丝摇曳花伞
我看红叶燃烧浪漫

它听我吟诵菊香沽水流霞
我看它频频摇尾
忙为诗情跌宕打板
冬雪初晴,放飞灵感
让它在洁白的诗笺上
当一回雪地诗仙

梅花小令
悠然上传
平平仄仄
行行点点
我忙在梅香里按下手印
为嘟嘟的新作助兴落款......

在嘟嘟离开的日子里,我们都很想念它,都曾梦到过它。十年的共处,它不仅成了我们的朋友,也成了我们家庭的一员。
每当路过曾与嘟嘟一起走了十个春秋的楼区环形步道,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远赴他乡的嘟嘟。下面的这首小诗就是这种情感的留录:

《你在哪里》

走遍人间,只有你
是我忠诚的朋友
那个黎明你随风雪离去
离殇淹没了我的世界

你最后的一瞥
就像遗言洒落风中

四季相伴的足音
叠加起来,高过十层大厦
承诺却如一张薄纸
瞬间被揉皱撕碎

探出车窗的不舍是把利刃
夜夜切割我的自责

你去的地方
是西伯利亚隔壁
单薄的影子
小心让寒魔掠入冰窟

松动的牙齿
已啃不动生活的寒凉
就用夕阳烤暖最后的岁月

把枯瘦的日子扶稳养壮
待到春暖花开,去草原走走
有一只紫色的蝴蝶
会在你的肩头栖落

这么多年,我见惯了人间的世态炎凉和尔虞我诈。与狗相比,有些人更为阴险歹毒!我家继承了知书达礼,与人为善的家风,曾大鱼大肉,好酒好菜,对一个人尽心尽力款待了十年,结果他还是经不起贪欲和美色的诱惑,背叛初衷和家庭,抛弃了责任和承诺,消失在花花世界里。所以,有时我觉得,养这样的小人,还不如养一条狗。

这不由的让思忖良多,把人与狗进行了对比,还围绕这一主题写过一些文字,其中有一首小诗:

《人与狗》

猿是人的祖先
狗是狼的后裔
相互残杀中
达成谅解,拥抱到一起

人是狗的教练
狗是人的徒弟
学习站立行走,模仿打躬作揖
养一身人的脾气

人的表情在脸上演绎
狗的表情在屁股上摇曳
人会用眼泪在脸上画出虚假的惬意
狗却不会把痛苦摇成灿烂的惊喜

人的忠贞常常受到质疑
狗的忠诚却被人类一再赞许
人和狗经常形影相随
互相影响却禀赋各异

是人该学狗,还是狗该学人
这个问题早就存在争议
狗们默默不语,双眼紧盯
主人的一举一动,把尾巴夹在裆里

假话 坏话 谎话 放屁塞满双耳
诈骗 盗窃 出轨 暴力尽收眼底
狗们心凉了,天天都在犹豫
是继续留下,还是选择逃逸

狗年说狗,怀想中感慨!世事沧桑,最重要的是狗要活出个狗样,人要活出个人样!

嘟嘟,很遗憾没能和你一起走过今后的日子,你怪我们吗?
嘟嘟,希望你能遇到一个像我一样善待你的新主人。
嘟嘟,在狗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再次为你祈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