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核桃

(2018-02-08 12:33:4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原创)
我与核桃

我与核桃
文|王国良

我不懂古玩,却与核桃有缘。那年八月,我和妻子在故乡的早市看到了卖文玩核桃的小摊,一个个产自小兴安岭的野生核桃让我们蹲下身来,仔细赏玩,久久不愿离去,而且还买了四个带回家去。

我的故乡在小兴安岭的密林深处,中学时代是在大山深处度过的。寒假和暑假就常常在山里奔走,冬天去砍柴、打野兔。累了就在林子里朗诵诗词,在白桦树上写下几句小诗。夏天去采蘑菇、采野菜、野果。榛蘑、元蘑、榆蘑、猴头蘑,让我流连忘返;火红的马连果,圆润的沟枣子,苦涩的野核桃,让我爱不释手。

转眼离开大山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在油城打拼的这些年里,心还常常思念大山里挺拔的红松林,绽放的玫瑰花,展翅的飞龙鸟,奔跑的野狍子,戏水的细鳞鱼,形态可爱的山核桃......
大山曾经给我那么多灵感,让我爱上了文学,读了一本本大师的书,写了一首首赞美故乡的诗;大山给了我岩石一般的风骨,让我在走出大山之后的日子里,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养成了以苦为乐的品格;大山给了我阳光一样的心态,扑入视野的都是向上的姿态、亮丽的色彩、蔚蓝的远方......而对山核桃的喜爱,大概就是我对大山怀恋和挚爱的浓缩。是的,我爱故乡,我爱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也包括来自故乡大山的野核桃。

五年前,我和妻子在另一座城市再次遇到了山核桃,我们又一次伏下身来,选择了几对最爱,而且天天握在手中把玩。手握山核桃,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大山之中,呼吸大山的芬芳,聆听松涛的吟唱......山核桃在我们手中渐渐发生了变化,由浅黄变为棕红,由棕红变为金红。晶莹剔透,光芒闪烁,仿佛就是我们对故乡的思念......

文玩核桃,是对核桃进行特型、特色的选择和加工后形成的有收藏价值的核桃。它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它要求核桃纹理深刻清晰,并且每对核桃要纹理相似,大小一致,重量相当,所以,这需要花大工夫才能凑成一对儿,再加上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以及经多年把玩形成的老红色,就更显珍贵。在古玩行中,人们称其为“健身核桃”,又称“掌珠”,既能健身,又能供人们欣赏。在玩核桃过程中,利用核桃的尖刺、凸起和棱角,压扎掌上穴位,达到舒脉通络,强身健体的效果。一对具有把玩、收藏、投资意义的文玩核桃,正确的挑选才是重中之重。

对很多朋友来说,核桃就是一种简单的健身器具,而对于我们,她就是对故乡的牵挂,对大山的思念,对故乡曾经给予我的滋养的感恩、感念,山核桃,山核桃,是我们对大山和大山对我们的不了情......

说来好笑,我与妻子都是文玩核桃迷,所以谈起核桃,我俩总有唠不完的嗑。为此,我还写过一首诗,诗的名字叫:

《甜蜜的核桃》

两个越长越像的人
染上了同样的病
喜欢玩

那年休假,与妻子交替驾车
去寻找远方的家
苗寨共舞,傣家对酌
留下一串彩色的回忆

青藏高原,看牧民放羊
与藏獒遭遇
草上飞奔,尾气留下一路牙痕
才从犬吠里突围

又一起走进深秋的大山
从林海打捞野生的核桃
半袋子笑语,一袋子甜蜜
带着快乐的清香回家

文玩,哗啦啦,四只手竞相揉搓
搓开了岁月的皱褶
搓开了青春的回忆
把两个人的日子搓得又红又亮

说起对核桃的喜爱,下至普通百姓,上至帝王将相,都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据说,乾隆皇帝一生写过四万多首诗,其中的《掌上旋日月》就是对文玩核桃的赞美:

掌上旋日月,
时光欲倒流。
周身气血涌,
何年是白头?

《掌上旋日月》一书的作者刘一达先生评述道:“这首小诗看起来好像不经意,像是信手拈来,但却将玩山核桃的妙处写得淋漓尽致。小小的山核桃在手里来回揉捏,如同在掌上旋动日月,这是何等的境界。”

那年读过乾隆的《掌上旋日月》后,我也诗兴勃发,写过一首《山核桃》,但和乾隆皇帝的诗相比,简直会让你笑掉大牙:

千盘万转不消磨,
沟壑纵横藏琥珀。
远山奔来慕傲骨,
近树寻访落羞涩。

雨打风摧拓心宇,
雪压霜欺锻魂魄。
大志也耸荒山谷,
芒砀走出刘玄德。

那个时候,我对文玩核桃还知之不多,后来的一些关于核桃的故事,让我对核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那凄婉的爱情,坎坷的家族经历,都被我写进了诗歌——

《山核桃项链》

姥姥临终前,赠我一件宝贝
打开桦树皮盒子,里面是一串项链
是用鹿皮筋和山核桃串成的项链

大兴安岭,没有珍珠,只有玛瑙,七十年
前的姥爷,在胭脂沟采过金子,挖过玛瑙
都换成粮食,再从死神手里换回一家老小的命

姥爷总想攒一副项链,送给新婚的姥姥
半夜三更躲过老板的眼睛,爬上核桃岭
在野狼的嚎叫声里采来核桃,了却一桩心愿

姥姥夜夜戴着项链,一颗颗揉搓,仿佛摸到了
姥爷的心跳,岁月的打磨,核桃紫红油亮,就像
她们历尽沧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皱纹贴着皱纹

姥爷先于姥姥走了,项链就成了姥姥的日子
无论醒来还是沉睡,都把项链攥在手里
慢慢的揉,轻轻的捏,就像那是姥爷的手

姥姥还是要走了,什么都来不及托付,唯有这串
项链放心不下,她用眼睛找到姥爷最疼爱的我
把盒子一点点推给我,推给我,推出一屋子眼泪

《两个核桃》

从一只樟木箱底
找到两个核桃,红褐色的包浆
覆盖岁月的皱纹,轻轻
一擦,竟擦出了我的影子

年代不详,出生地不详
只知道是爷爷揉搓的
一段历史,一对粘满指纹的
掌故,两颗不肯陨落的星星

捧在手里,一股民国的风
从凹凸不平的纹理刮来
就像这个家族,趟过兵荒马乱
逃亡异乡,跌跌撞撞的经历

已闻不到飘散的硝烟,时光的
沟壑却依旧流淌着风干的汗味
耳边摇动,有一肚子的话
要说,句句都像密封的叮嘱

满怀虔敬把玩,心型的
打磨碾碎沧桑,析出遥远的
幽香,父亲坐在阳光下
似又闻到了老家的味道

虽然这些都是别人的故事,可写成诗后,却又很难分得清谁是故事的主人公。一次去广场散步,遇到一位来自故乡卖山核桃的老人,他是那么苍老,脸上皱纹纵横,就像一枚刚剥开的核桃。于是,在那个难眠的晚上,我用一首小诗,还原了白天的情景:

《卖核桃的老人》

借广场一角,铺几张旧报
半袋核桃,一个晚年
把故乡和过期的新闻铺进春风

两手皲裂的褐色
摆匀地摊的期盼
递给南来北往的眼神

一根拐杖,支起夕阳
让吆喝插入喧闹的舞曲
引来喜欢健身的小城

用一条腿走出大山
一行脚印链接一家的温饱
每一步都不能踏空

山风强劲,岁月无情
核桃的纹路已刻在脸上
异乡猜不透过熟的年龄

一声声叫卖,在楼区回荡
似杜鹃啼血,燃烬天边晚霞
点亮几颗渺茫 寂寥的流星

对于核桃,尽管我已喜爱多年,但对她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同样一枚核桃,在商人眼里就是金疙瘩,在文玩者手里就是形影不离的朋友,在诗人的眼里,或是人生的一个命题,或是另一个自己。曾读过一首写核桃的诗,其中有“还没等出生你就老了”,面对这样的诗句,我总是感慨良多,回味很久……

这些年,我收集了一些文玩核桃,有狮子头、鸡心、官帽、虎头和公子帽,但最喜欢的还是女儿送给我的那对官帽。我对每对核桃都视若珍宝,用刷子刷、用手盘,直到包浆成老红色。有时还忍痛割爱,把盘好的核桃送给亲人和朋友,收获了“送人核桃,,手留余香”的快乐!

关于核桃,似乎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我知道,来自大山的核桃,有些时候更喜欢沉默。在此,我愿用一首小诗再次赞美核桃,并结束这篇短文:

《关于核桃》

乾隆皇帝无意间
成就了你的传奇
而你依旧不忘
自己是大山的孩子

风霜给了你满脸褶皱
雨雪赋予了你石头的骨骼
虽然老的太快
却能经得住岁月的打磨

把对大地的感恩融进
心形的寄托,走向民间
让一种民俗叩响城市村落

狮子头、虎头、鸡心、官帽
成为你另外的名字
北国、江南一样收获硕果
一旦放进掌心揉搓
生活就会有声有色

我要学你做一颗顽强的核桃
在时间的手里旋转
追赶快乐,包浆幸福
奏响一首红亮的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