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诗评家、诗人唐凯老师点评小诗《草原的路》
王国良《草原的路》欣赏
——唐侃(诗评家 诗人)
草原的路
诗/王国良
看到你就看到了
大地的伤口,被汽车
碾碎的不止是草
还有生根发芽的历史
低下头,可以随处
找到一个传说的蹄窝
摸一摸,里面还是热的
那枚划过硝烟的箭镞
上面带着一个壮士的血
如今已被压成轮胎的花纹
总想站在路口
成为一座山,挡住野蛮的
去路,让伤口慢慢愈合
【欣赏】中国很大,但是每一寸国土都是厚重的,都饱含着祖先的奋斗,屈辱,和血泪。这些理念应该传承,一刻也不应该放松。这个国家自五六千年前开始,它的文明就一直光辉灿烂到现在,一直不曾改变。这在整个地球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绝无仅有。
诗人的伟大不在于他拥有多么崇高的社会地位,多么了不起的一大堆创作成就,而在于他的思考方式,一直能做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
忽视了这些诗人,就是忽视了苦难,否定这些诗人,就是创造了苦难,我们的后辈会指着我们的鼻子痛斥着。
《岁月》每年10月号都是诗歌专号,今年也不例外。把书卷展开,映入眼帘是一路名家,和老诗人,然后一直延伸到八零后九零后诗人。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波折,每年10月,都是《岁月》诗歌的盛世年华时刻。
在贴近主旋律的写作上,我选择大庆本土诗人王国良先生的一首小诗《草原的路》,一并向这些注重国体的老一代诗歌写作者表示敬意。若不是盛世芳华,不可能容许有这么多语境和用意的诗歌一起走到国家文学话语方式的前沿。
诗歌是把低处的东西擎起,然后高举过头顶,让人们仰望。一首小小的“草原的路”,它做到了。所谓真实感,苍茫感,沧桑感,厚重感以及痛感,轻快感,灵动感,都是我们对表达性文字的基本诉求。诗人感叹现世的浮华,他认为那些历史的伤痛仿佛就在昨天,并没有走远,仍回响在我们的耳畔。现在,有人对烈士,英雄,楷模这些名词开始嘲讽,这非常令人痛心。
忘记历史是耻辱,调侃和谐是无知,没有远见是浅薄。灰暗的灵魂永远只能蜷缩在角落里平庸地度过一生,它们根本见不得光明,也不认识光明。在思想意识领域,是这个国家最大的负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