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有时也很美
——读丙诃《孤独的树》
北国雪
丙诃作为北方诗人,诗歌的格调凝重、低沉,就像一把圆号,一旦吹响就撼人心魄。读过他的诗《孤独的树》,心情是沉重的,仿佛来到旷野,遇到了没有爱情,被时空禁锢在苍茫里的那棵树。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营造了一个孤独的“我”和孤独的“树”,“同病相怜”的伙伴,就有了倾诉不完的心曲。
开篇简洁而不简单,主旨挖掘较深。诗人一落笔就交代:我在迷途中望你/我匆匆走来/在你的绿荫里喘息了一会儿/。寥寥几句,就把读者引入一种孤独的意境,而“迷途”恰好就是与树遇见的“理由”,也为整首做了“语重心长”的铺垫,而“迷途”二字又像一个门“把手”,不得不让人抓住不放。什么是迷途,也许是事业遇挫,爱情出现了危机,或者是生活中遇到了不如意。而每到这时,总想与人倾诉。举目四望,到处是匆忙的身影,或者是一群“低头族”,偌大的世界,恍如旷野,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诗人由此揭示了这一社会的普遍现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已深陷“无始无终的苍茫”,其用心之良苦,令人深思。
抒情讲究技巧,感情自然真切。诗人用隐喻、白描、通感等诗语,营造了孤独的现场。时而细腻描摹,时而跳跃留白。使抒情张弛有度,具有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如:“紧靠你粗犷的树身坐下/我用疲倦的背脊感受你高大而坚硬的骨头//我用从手臂延长的沉默将你拥抱/啊,孤独的树,你知道我是旅人,而我知道你没有爱情”。前两句蓄势待发,后三句直抒胸臆。抑扬顿挫,前后呼应,给感情的流动,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而“漫漫岁月中你不走远一步/是为了等我,还是为了等待太阳:你固守这片无始无终的苍茫/那倾斜的天空可否将枝头压弯了?//,期间的情感倾泻而出,人树合一,让人感受到了孤独的重量。
意象切合灵动,画面感强,营造了孤独之美。全诗即是对孤独的素描,也是孤独之魂的独白。从意象来说,如:坚硬的骨头、风的驿站,白云的栖所、落叶、脚印、旅人、爱情、圈套等等,组合了一个孤独的画面,具有可以触摸的质感。通过灵魂的独语,既述说了孤独之苦,又营造了孤独之美,把孤独写到了极致。
总之,诗人通过《孤独的树》,在技巧的运用,意象的创新,主题的挖掘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那棵树,既像一位善解人意的母亲,又像一位沉默坚韧的父亲。《孤独的树》在告诉我们——孤独,有时也很美。
附:
孤独的树
文/丙诃
孤独的树,我在迷途中望你
有如一把神的大伞:我匆匆走来
在你的绿荫里喘息了一会儿
紧靠你粗犷的树身坐下。我用
疲倦的背脊感受你高大而坚硬的骨头
用仰望攀登你摇曳的高度
察看鸟的家园,风的驿站,白云的栖所
这静默的时刻是我与你的幽会。
你在我干渴的途中洒给我一大片绿色清荫
我用从手臂延长的沉默将你拥抱
啊孤独的树,你知道我是旅人,而我知道你没有爱情
漫漫岁月中你不走远一步。
是为了等我,还是为了等待太阳:
你固守这片无始无终的苍茫
那倾斜的天空可否将枝头压弯了?
一批又一批的落叶追随候鸟去远方流浪
没有归来。它们带走了你的几许传说?
我们注定要在四个季节连成的圈套里完成命运
你在原地失去落叶,我在行走中失去脚印
相同的是我们都曾与昨天周旋
因而我们此时显得真实而安祥
孤独的树,当我起身时
让我领你穿越荒原
丙诃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8593533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