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母亲节。母亲(五首)张凡修 北国雪 秦时月 刘兴聪 刘

(2014-05-11 07:22:10)
标签:

转载

分类: 视野采风(网刊发表习作)
《母亲的笑》。感谢洋滔老师!存谢!

母亲(五首)

 

作者:张凡修、北国雪、秦时月、刘兴聪、刘淑江

 

母亲的笑声

 

(黑龙江大庆)北国雪

 

当过老师的母亲喜欢笑

笑起来眼角的皱纹

就变成了太阳的光芒

 

母亲遇到什么事都不是事

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拔腿就走,干脆利落

 

奶奶活着的时候

每天都浸泡在母亲的笑声里

奶奶菊花般的脸上也挂满了笑意

 

母亲蘸着笑声给奶奶梳头

搓着笑声给奶奶洗衣

掺着笑声给奶奶做饭

 

小小的家,挤满了母亲的笑声

奶奶临走的时候,留下一句话

“儿媳啊,没听够你的笑啊”

 

几个儿女也都深得母亲遗传

都喜欢笑着说话,笑着走路

笑看花开花落,笑对阴晴圆缺

 

母亲老了,笑声没有以前洪亮

而儿女们的笑声却放大了母亲笑的音量

所到之处,豁达的笑,开心的笑,宽容的笑

一声声,一串串,都酷似母亲的当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9a8beb90101fvj8.html 

洋滔点评: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比较新奇的写母亲的诗,一个豁达开朗的母亲以乐观的笑面对艰难困苦,把笑声贯穿人生始终且代代相传,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同时,北国雪的诗意让人过目不忘。

母亲的恐惧

 

(湖北武汉)秦时月

 

我分明感到母亲的恐惧

上个月,东头的桂花婶走了,八十一

这个月,西头的振强叔也走了,七十九

至于那和老家一河之隔的杨家岭、李家垸

走的人就更多了,隔三差五,前走后续

母亲的声音有些低沉,还有些不安

我无语。再过两年,母亲就八十

母亲很喜欢这个数字

其实,母亲喜欢的数字比这更大

http://blog.sina.com.cn/u/1787334090

洋滔点评:秦时月的诗读起来很亲切,很真实,也很现实,生老病死的人生规律被他明白如话的口语说得非常深刻,我们从他的口语中读到了母亲的心灵和渴望,感悟到了诗人许多没有说出来的深情……

 

母亲没有三月浪漫五月暖

 

(陕西汉中)刘兴聪

 

母亲,走着四季,走过花甲

没有三月的浪漫五月的暖

 

三月,是女人玫瑰里的幸福

母亲却在和豌豆胡豆麦苗说话

田间地头,蜂舞蝶飞,遍地油菜花

她不知道999朵玫瑰的浪漫

 

五月,母亲忙着侍弄茄子豇豆玉米花

坡上坎下,杜鹃在燃烧

串串红,等着小孙女回来涂指甲

她哪顾得上康乃馨的芳香

 

一辈子,母亲只知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生活一枝花,平安健康幸福花

 

左肩挑门户,右肩升起炊烟

把年轻的美丽,装满锅碗瓢盆

娃儿们帽檐鞋垫袜底一朵朵野棉花

母亲的食指拇指被针顶出血花

 

辘轳汲水,我们从母亲的双乳上飞走了

摇篮破旧吊窗前,装不下千里挂牵

母亲的夕阳红挂在村口老柏树上,掐指算

苦等孩儿远远地叫声妈,把土鸡蛋煎成黄海棠花

 

岁月的刻刀在母亲脸上雕出菊花褶皱

我恨不能拽住花上的时间

 

多想截一段路程,给母亲饱满干瘪的胸脯

配一把太阳七弦琴

让她在三月的红纱巾里领回青春

在人生路上做一回真正的女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63689b60101fp5c.html

洋滔点评:今年以来,刘兴聪突然放慢了诗歌创作的节奏,是好事。今年以来,刘兴聪试着写爱情诗以外的诗歌,是好事。知母莫过于女儿,这首诗是女儿一颗爱母之心的袒露,很真诚,也到位,还诗意盎然。

 

电话

 

(河北)刘淑江

 

拨通电话,父亲接的

他对妈妈说

闺女找你

 

妈妈,母亲节快乐

有个叫西禾的诗人

给妈妈做了一道黄花菜炒鸡蛋

有个叫和四水的给妈妈洗脚剪趾甲

有个叫山翠的管妈妈的手工活叫诗

有个叫来还的给妈妈喂药像哄孩子

说,乖,吃了药给糖……

 

电话里

妈妈笑得很开心

好像她也在吃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7e37f0101in64.html

洋滔点评:读起来很轻松,一点也不费力,但读完总想掉泪。诗人肯定是妈妈的好女儿,乖乖,心肝宝贝……

 

 

母亲的胃

 

(河北唐山)张凡修 

 

后半生。母亲的胃一直空着

一九六一年,母亲吃得太饱

那年的母亲给公社大食堂推磨

囫囵下许多生粮

不嚼。只暂时存在胃里

回家后用筷子捅进喉咙

一口,一口,再吐出来

未消化的粮食喂饱了奶奶,爷爷

也喂饱了爸爸和我

……熬过三年。后来习惯成自然

只要看一眼装过米饭的空碗

她就会将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前年,母亲离我而去

没带走一粒粮食

(有六位诗人撰文评论张凡修《母亲的胃》)

洋滔点评:我在编这组诗的时候,就想起张凡修老师这首诗,于是去他博客调过来。这首诗在那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写出了极特殊的震撼人心的极其珍贵的母爱。让我终身难忘。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