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百年码头还有几多历史遗存

(2017-03-12 22:17:01)
标签:

文化遗产

保护

历史遗存

百年码头

南京

杂谈

分类: 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

南京百年码头还有几多历史遗存

2006-08-11   扬子晚报   金震寰  吴盈  小奕  定强

 

【编者按】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举办在即,古都南京再次引来世界一片关注的目光。尤其是民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遗存,是许多南京人和外地游客一直很感兴趣的话题。本报记者特地从重走著名的中山大道开始,将视角对准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民国建筑,重温一页页“活”的历史,并借此展示一下它们的过去,关注一下它们的现在和未来。同时,我们也欢迎读者参与。如果您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沿革,知道其背后有趣的故事,或者在保护开发上颇有高见,欢迎致电86854694

 

1929年,孙中山先生灵柩从北京运抵南京,从中山码头经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出中山门抵达中山陵,整个奉安大典经过的道路被称为中山大道。此后经过民国政府的陆续建设,中山大道沿线建成了一系列中西合璧、风格独特的建筑。时至今日,这些建筑已经成为南京民国历史的见证,成为南京民国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城市景观中一道富有魅力的风景。

中山码头,这个曾经迎接了孙中山先生灵柩进城,见证了中国近现代近百年风风雨雨的码头,在南京民国遗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时至今日,这个古老的码头仍然在正常使用,每年接送千万人次往返长江两岸。现在的中山码头还有多少设施是当年的原物?它的作用会被长江上一座座新建的大桥取代吗?记者近日进行了探访。

辛亥革命后,为衔接长江两岸的沪宁线铁路和津浦线铁路,民国政府在浦口和下关各建一座码头,开始长江两岸的旅客渡运,但当时的地址在营盘街附近。192961日,孙中山先生灵柩沿津浦线南下,从北京运抵南京,在浦口码头上渡轮,渡江到中山码头,然后经中山大道到中山陵。随后中山码头就被作为轮渡码头。此后的几十年,包括长江大桥建成后,这条连接两岸的轮渡线一直为大江南北的人员往来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记者昨天来到中山码头,正好赶上一班渡轮抵达,数百名乘客从显得很古旧的青灰色栈桥上岸。轮渡公司的赵家林工程师指着一排三座栈桥说,这三座栈桥长21.6米,宽3.3米,都是民国时建造并使用的原物,除了平铺的铁板更换过,其他主要构件一直用到现在,只不过现在比最初长了6米多,接长的这一段是因为后来更换吨位大、吃水大的趸船,距离岸线变远,才把栈桥延长的。记者看到,原有的栈桥全部是由铆钉铆接的,据说当时建造时为防锈,还在缝隙里加进了石灰、麻丝等,这种工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懂了。而接长的一段就是用焊接工艺连接的。在趸船上,赵工说,这条趸船是后来新建的,而1913年建造,1919年投入使用的浦龙趸船,1982年在金陵船厂改建后就被运到浦口码头了。记者在一本已经发黄的船舶检验证书簿上看到,浦龙趸船总长96.8米,型宽9米,型深2.4米,造价达29.85万元。现在这个趸船上还有一个人力绞盘,尚能清晰地看到“上海求新制造机器船厂、1914、甲寅”等字样。据轮渡公司张勇介绍,轮渡公司对于下关、浦口两地的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即使长江大桥建成后,乘坐渡轮往返的乘客还是很多,目前每年仍然有近1000万人次的客流量。此外,码头还新开了三条旅游航线,让市民乘船饱览大江风光。未来长江过江通道会越来越多,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轮渡的客源,但随着沿江经济的发展,江北新城区的建设加快,中山码头的轮渡仍将是联系下关和浦口两地的重要途径。

【读者声音】下关码头有点“冷”

南京市民张霖日前来到本报,表达了他对下关码头地区现状的看法。张霖说,与十年前相比,与南京其他地区相比,下关地区变得冷清多了。因为浦口火车站停运,中山码头客流量不如从前;长江航运的客运站也停运多年,以往人气颇旺的三号、四号码头现在改成了游艇码头和餐厅;南京火车西站的班次越来越少,没有给临近的下关长途客运站带来多少中转客流。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下关江边路进行探访发现,除了公交车外很少看到行人,在国际游艇码头,两艘新颖的游艇停泊在趸船旁,整个码头难见人影。值班保安说,小游艇目前暂不接收散客,因为实在没有什么散客来坐游艇看长江,只有单位才会包租。三号码头的船上餐厅生意很不错,晚上来吃饭的人特别多。已近中午时分,记者却没有看到餐厅有吃饭的客人。相对来说,人气较旺的就算下关长途汽车客运站了,每天有100多个班次,数千名乘客从这个站进出。

张霖说,下关码头日渐冷落是在长江大桥建成后逐步开始的,近年来未见改观。早几年,有关部门提出“打造南京外滩”,几年下来进展不大。其实,几度翻建的中山码头、保留了不少民国建筑遗存的下关电厂和大马路上的民国建筑都很有特色,也能较好体现南京外滩特点,有关部门应在这方面多动动点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