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及其破解

(2016-07-11 08:58:40)
标签:

文化产业

资金短缺

投资主体

融资方式

多元化

杂谈

分类: 文化经济与产业研究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及其破解

杨英法   2009-4-6   杨英法专栏

 

[摘要]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但由于我国各级政府财政大多紧张,加之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筹资渠道单一,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本文作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文化产业;资金短缺;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元化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但由于我国各级政府财政大多紧张,加之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筹资渠道单一,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不外以下两条路:一是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二是融资方式的多样化。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

发展文化产业单纯依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应逐步由政府一元化投入转变为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多元化的投入。为此,必须打破行业垄断,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广泛动员外资及民间资本等各种社会力量投入文化产业。具体来说,对公益性文化项目,以政府投资为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营利性文化项目,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带动社会资本进行投资,随着社会资本在这些领域投入的逐步加大,政府应减少投资并逐步从这些领域退出。对国有非营利性文化项目的建设与运营,要严格执行有关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规定,进行认真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推行统一建设体制。可尝试通过经营权招标的方式,选拔专业机构进行经营。通过专营条例或者合约强化监管,确保项目的文化功能得以实现。对营利性文化项目,政府可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引导资金,采取资本金投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方向。要鼓励组建区域文化发展协调基金和各类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允许社会和个人参与兴办文化艺术基金。同时,要落实有关文化经济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的捐赠。为鼓励非公有制资本积极投资文化产业,20058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以下领域: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博物馆和展览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艺术教育与培训、文化艺术中介、旅游文化服务、文化娱乐、艺术品经营、动漫和网络游戏、广告、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广播影视技术开发运用、电影院和电影院线、农村电影放映、书报刊分销、音像制品分销、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等。各级政府应切实执行。

二、融资方式多样化

目前,发展文化产业,我国不少地方的融资方式仅为自己积累和银行贷款,没有学会运用数额巨大的民间资金,没有学会一些新兴的融资方式。

近几年由于收入的快速增长,民间积聚了巨额资金。2001年,我国民间资本存量高达12万亿元以上,已经超过国有资本的存量。2006年底,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61587亿元。[1]这么多的资金沉淀到银行,不能转化为资本而获取利润,是对资金的巨大浪费。如果转化为资本,将有效缓解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困难,大大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给资金拥有者带来滚滚财富。民众之所以不积极投资创业,是觉得其风险很高,不如存在银行稳妥。其实高风险可获得高回报,只求稳妥而不想冒风险是发不了大财的。政府要引导民众认识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正确对待风险,为取得高收益而积极投资创业。

自己积累和银行贷款,虽是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但并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对资金的需求。要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拓宽融资渠道,除自己积累和银行贷款外,可用私人借贷、职工保险金(含押金)和社会集资,还可用融资租赁、私募股权基金、夹层融资、资产证券化、“借壳上市”等新兴的融资方式。这些新兴融资方式,我国很多人还感到陌生,现逐一加以介绍。

1、融资租赁。它是一种以融资为直接目的的信用方式,它表面上是借物,而实质上是借资,指这样一种交易行为:出租人根据承租人提供的规格,与第三方(供货商)订立一项供货合同;根据此合同,出租人按照承租人在与其利益有关的范围内所同意的条款取得工厂、资本货物或其他设备(以下简称设备);并且,出租人与承租人(用户)订立一项租赁合同,以承租人支付租金为条件授与承租人使用设备的权利。融资租赁是一项至少涉及三方当事人(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商)并且至少由两个合同(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构成的自成一类的三边交易。这种融资方式就是平常所说的“借鸡生蛋”,是借用他人的设备从事经营,可大量节省企业兴办时所必须支付的修建厂房、购置生产工具和生产原料的费用,可以减轻由于设备改造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避免支付大量现金,因租金的支付可以在设备的使用寿命内分期摊付,而不是一次性偿还,使得企业不会因此产生资金周转困难。这种融资方式非常适合资金紧缺、规模小但单台使用的设备价值高的中小企业,对于欲创及初创的企业尤为适用。目前我国有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其厂房、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极盼有人租赁,因此融资租赁很有开发潜力。这既节省承租企业的费用,又使闲置设备得到利用,是个互惠互利的事。

2、私募股权基金。这是自发的民间融资形式,是对非上市公司进行的股权投资,可以在少数的几百人范围内集资,投资人的数量不能太大,最可行的方式是允许一些懂得理财的人把认识的熟人、朋友和亲戚等的钱汇总起来进行投资活动。对引资企业来说,私募股权融资不仅有投资期长、增加资本金等好处,还可能给企业带来管理、技术、市场和其他需要的专业技能。如果投资者是大型知名企业或著名金融机构,他们的名望和资源在企业未来上市时还有利于提高上市的股价、改善二级市场的表现。其次,相对于波动大、难以预测的公开市场而言,股权投资资本市场是更稳定的融资来源。再次,在引进私募股权投资的过程中,可以对竞争者保密,因为信息披露仅限于投资者而不必像上市那样公之于众。这与股票发行不同,没有面对不确定的集资对象融资而牵涉太多的道德风险和责任。

3、夹层融资。这是一种处于股权和普通债务之间的一种融资方式,是一种无担保的长期债务,这种债务附带有投资者对融资者的权益认购权。夹层融资只是从属债务(subordinate  debt)的一种,但是它常常从作为从属债务同义词来用。夹层融资的利率水平一般在10%15%之间,投资者的目标回报率是20%30%。一般说来,夹层利率越低,权益认购权就越多。我国文化企业不妨走中间道路,利用这种方式融资。

4、资产证券化。这是一种衍生的直接融资工具。典型的资产证券化模型中,必须有一个专门的中介机构;进行投资的项目公司(即原始权益人)向中介机构转让或销售项目下的资产及未来收益,中介机构基于项目资产的支持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募集资金,所募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但项目的开发管理等权利仍然由原始权益人而非中介机构来行使,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收益用于清偿所发债券的本息,一旦债券本息还完,原始权益人就取得对项目的全部权属。这种融资方式,我国企业较为生疏,应尽快学会应用。

5、产业基金。我国绝大多数文化企业为中小企业,处于创业初期,其企业结构、规模、财务状况等各个方面还远远达不到证券市场的要求,但这些企业的融资要求往往更为迫切。技术创新基金及信托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发放的专项基金,在其发展和融资过程中可起引导作用,重点支持处在产业化初期、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我国文化企业要善加利用。

6、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需要相当高的条件,我国绝大多数民营其企业不具备条件,但对那些条件具备的企业来说,自然应积极利用。能进入主板市场当然最好,但重点应通过中小企业板、二板市场进行融资。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传统的证券市场门槛太高,而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尤其是具有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的创业板则较为适合中小企业从证券市场获得资金支持。此外,对于前景极佳的文化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公司收购、兼并、托管、资产或股权置换等资本运作的方式,达到间接上市及金融资本与科技资本优化配置的目的。

7)“借壳上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傍大款”,指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通过与上市公司的合作,达到“捆绑上市”或“借壳上市”的目的,获得来自证券市场的资金,同时也可以利用上市公司的“品牌”和“资信”得到银行的青睐。这是不具备上市条件而又急需资金的企业迫不得已的一种融资方式。不过,很多上市公司并不过多干涉其所兼并企业的日常管理,故这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融资方式。

上述诸种融资方式都离不开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没有民间金融市场的支持、运作,这些融资方式便难以有效运用。金融市场的国有垄断造成“资金大量沉淀和企业融资艰难”并存的矛盾局面。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开放民间金融市场。民间金融与民营经济、文化产业呈正相关关系,福建、广东、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民间融资异常活跃,甚至成为当地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民间资本介入融资市场,不仅丰富了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因靠民间融资的企业多为达不到国有银行放贷条件的企业,故还承接了部分中小企业成长之初的融资高风险,分流了银行的一部分放贷风险,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我国为贯彻“文化强市”战略,正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若不开放民间金融市场,给文化产业以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就会成为泡影。比如我说,我给你一个机会,你可以买国有企业100%的股份,但是我又不给你提供任何融资的手段,那你就不可能买得任何股份。要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民间金融需唱主角,金融业的民营化要首当其冲,走在前面,加速银行系统改革,在原有国有银行改制之外,还必须加速创建民营银行。

[参考文献]

[1]孔庆霞,孙洪田.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J ].文化月刊, 2004(8)

[2]杨英法. 以高校文化提升城市文化产业[N].贵阳日报(理论版),2007-1-23 7.

[3]杨英法.文化图强正相宜[ 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4]杜献宁,杨英法.文化大都——邯郸推进“文化强市”的合理追求[ 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杨英法(1965—),男,河北平山人,河北工程大学社科部副教授,主要研究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曾在《求索》、《学术交流》、《甘肃社会科学》、《中国成人教育》、《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电影评介》、《企业活力》、《时代文学》、《集团经济研究》、《中国市场》、《商场现代化》、《职业时空》、《经济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并曾出版哲学专著《矛盾的处理、解决方式问题研究》、《文化图强正相宜——兼论邯郸市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径》、《文化大都——邯郸推进“文化强市”的合理追求》,《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抗日战略方针之比较》、《小城镇、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探索》等论文曾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