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2014-04-22 18:14:31)
分类: 电力知识专栏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1.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有哪些?

答:1)防止火灾事故;

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

3)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

4)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

5)防止锅炉尾部再次燃烧事故;

6)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

7)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事故;

8)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

9)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

10)防止汽轮机大轴弯曲和轴瓦烧损事故;

11)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事故;

12)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

13)防止继电保护事故;

14)防止系统稳定破坏事故;

15)防止大型变压器损坏和互感器爆炸事故;

16)防止开关设备事故;

17)防止接地网事故;

18)防止污闪事故;

19)防止倒杆塔和断线事故;

20)防止枢纽变电所全停事故;

21)防止垮坝、水淹厂房及厂房坍塌事故;

22)防止人身伤亡事故;

23)防止全厂停电事故;

24)防止交通事故;

25)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2.   防止电缆火灾事故的重点要求有哪些?

答:1)新、扩建工程中的电缆选择与敷设应按有关规程进行设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

2)主厂房内架空电缆与热体管道应保持足够距离,控制电缆不小于0.5米,动力电缆不小于1米。

3)在密集敷设电缆的主控制室下电缆夹层和电缆沟内,不得布置热力管道、油气管以及其它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

4)对于新、扩建的火力发电厂机组主厂房、输煤、燃油及其他易燃易爆场所,宜选用阻燃电缆。

5)严格按正确的设计图施工,做到布线整齐,各类电缆按规定分层布置,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要求,避免任意交叉并留出足够的人行通道。

6)控制室、开关室、计算机室等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的缝隙,必须采用合格的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7)扩建工程敷设电缆时,应加强与运行单位密切配合,对贯穿在役机组产生的电缆孔洞和损伤的阻火墙,应及时恢复封堵。

8)电缆竖井和电缆沟应分段做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

9)靠近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的电缆应有隔热措施、靠近带油设备的电缆沟盖板应密封。

10)应尽量减少中间接头的数量。如需要,应按工艺要求安装电缆头,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再用耐火防爆槽盒将其封闭。

11)建立健全电缆维护、检查及防火、报警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定期巡视检查,对电缆中间接头定期测温,按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12)电缆沟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的照明充足,禁止堆放杂物。锅炉、燃煤储运车间内架空电缆上的粉尘应定期清扫。

3.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中对汽包水位计安装的重点要求有哪些?

答:1)取样管应穿过内壁隔层,管口应尽量避开汽包内水汽工况不稳定区,若不能避开时,应在汽包内取样管口加装稳流装置。

2)汽包水位计水侧取样孔位置应低于锅炉汽包水位停炉保护动作值,一般应有足够的裕量。

3)水位计、水位平衡容器或变送器与汽包连接的取样管,一般应有1100的斜度,汽侧取样管应向上向汽包方向倾斜,水侧取样管应向下向汽包方向倾斜。

4)新安装的机组必须核实汽包水位取样孔的位置、结构及水位计平衡容器安装尺寸,均符合要求。

5)差压式水位计严禁采用将汽水取样管引导一个连通容器(平衡容器),再在平衡容器中段引出差压水位计的汽水侧取样的方法。

4.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中对过热汽出口压力为13.5Mpa及以上锅炉汽包水位计测量的重点要求有哪些?

答:1)对于过热汽出口压力为13.5Mpa及以上的锅炉,其汽包水位计应以差压式(带压力修正回路)水位计为基准。汽包水位信号应采用三取中值的方法进行优选。

2)差压式水位计(变送器)应采用压力补偿。汽包水位测量应充分考虑平衡容器的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必要时采用补偿措施。

3)汽包水位测量系统,应采用正确的保温、伴热及防冻措施,以保证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正确性。

5.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中对汽包水位高、低保护的重点要求有哪些?

答:1)锅炉汽包水位高、低保护应采用独立测量的三取二逻辑判断方式。当有一点因某种原因须退出运行时,应自动转为二取一的逻辑判断方式,并办理审批手续,限期(不超过8小时)恢复;当有二点因某种原因须退出运行时,应自动转为一取一的逻辑判断方式,应制定相应的安全运行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限期(8小时内)恢复;如逾期不能恢复,应立即停止锅炉运行。

2)锅炉汽包水位保护在锅炉启动前和停炉后应进行实际传动校验。用上水方法进行高水位保护试验、用排污门放水的方法进行低水位保护试验,严禁用信号短接方法进行模拟传动替代。

3)在确认水位保护定值时,应充分考虑因温度不同而造成的实际水位与水位计(变送器)中水位差值的影响。

4)锅炉水位保护的投、退,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5)锅炉汽包水位保护是锅炉启动的必备条件之一,水位保护不完整严禁启动。

6.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事故中对分散控制系统配置的重点要求有哪些?

答:1DCS系统应能满足机组任何工况下的监控要求(包括紧急故障处理)CPU负荷率应控制在设计指标内并留有适当裕度。

2)主要控制器要采用冗余配置,重要I/O点应考虑采用非同一板件的冗余配置。

3)系统电源应设计有可靠的后备手段(如采用UPS电源),备用电源的切换时间应小于5ms(应保证控制器不能初始化)。系统电源故障应在控制室内设有独立于DCS之外的声光报警。

4)主系统及与主系统连接的所有相关系统的通信负荷率设计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其接口设备应稳定可靠。

5DCS的系统接地必须严格遵守技术要求,所有进入DCS系统控制信号的电缆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的屏蔽电缆,具有良好的单端接地。

6)操作员站及少数重要操作按钮的配置应能满足机组各种工况下的操作要求,特别是紧急故障情况下的要求。紧急停机停炉按钮配置。应采用与DCS分开的单独操作回路。

7.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事故中对系统的控制器或相应电源故障的紧急处理措施重点要求有哪些?

答:1)辅机控制器或相应的电源故障时,可切至后备手动方式运行并迅速处理系统故障,若条件不允许,则应将该辅机退出运行。

2)调节回路控制器或相应的电源故障时,应将自动切为手动维持运行同时迅速处理系统故障,并根据处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涉及到机、炉保护的控制器故障时应立即更换或修复控制器模件,涉及到机、炉保护电源故障时则应采用强送措施,此时应做好防止控制器初始化的措施。若恢复失败则应紧急停机停炉。

8.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事故中对热控系统的日常管理重点要求有哪些?

答:1)应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制定在各种情况下DCS失灵后的紧急停机停炉措施。

2)加强对DCS系统的监视检查,特别是发现CPU、网络、电源等故障时,应及时通知运行人员并迅速做好相应的对策。

3)规范DCS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管理,软件的修改、更新、升级必须履行审批授权及责任人制度,在修改、更新、升级软件前,应对软件进行备份。未经测试确认的各种软件严禁下载到已运行的DCS系统中使用,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DCS系统防病毒措施。

9.   防止热工保护拒动事故的重点要求有哪些?

答:1)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的系统配置应符合12.1条中的要求,FSSS控制器必须冗余配置且可自动无扰切换,同时FSSS装置应具有在线自动/手动火焰监测器和全部逻辑的试验功能。

2)对于独立配置的锅炉灭火保护装置应保证装置(系统)本身完全符合相应技术规范的要求,所配电源必须可靠,系统涉及到的炉膛压力的取压装置、压力开关、传感器、火焰监测器及冷却风系统等外围设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

3)定期进行保护定值的核实检查和保护的动作试验,在役的锅炉炉膛安全监视保护装置的动态试验间隔不得超过3年。

4)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的系统及含有相关软逻辑的热工保护系统,在进行机、炉、电联锁与联动试验时,必须将全部软逻辑纳入到相关系统的试验中。

5)汽轮机紧急跳闸系统(ETS)和汽轮机监视仪表(TSI)应加强定期巡视检查,所配电源必须可靠,电压波动值不得大于±5%。TSICPU及重要跳机保护信号和通道必须冗余配置,输出继电器必须可靠。

6)汽轮机超速、轴向位移、振动、低油压保护、低真空保护(装置)每季度及每次机组检修后启动前应进行静态试验,以检查跳闸逻辑、报警及停机动作值。所有检测用的传感器必须在规定的有效检验周期内。

7)若发生热工保护装置故障,必须开具工作票,经总工程师批准后迅速处理。锅炉炉膛压力、全炉膛灭火、汽包水位和汽轮机超速、轴向位移、振动、低油压等重要保护装置在机组运行中严禁退出;其它保护装置被迫退出运行的,必须在24h内恢复,否则应立即停机、停炉处理。

10.            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的重点要求有哪些?

答:1)工作场所的各项安全措施必须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电业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要求

2)领导干部应重视人身安全,认真履行自己安全职责。认真掌握各种安全作业的安全措施和要求,并模范地遵守安全规程制度。做到敢抓敢管,严格要求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制度,严格劳动纪律,并经常深入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技术防护水平。

4)加强对各种承包工程的安全管理,反对工程项目层层转包,明确安全责任,做到严格管理,安全措施完善,并根据有关规定严格考核。

5)在防止触电、高处坠落、机器伤害、灼烫伤等类事故方面,应认真贯彻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并配备经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可靠性高的安全工器具和防护用品。完善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从措施上、装备上为安全作业创造可靠的条件。淘汰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防护用品,以提高作业的安全水平。

6)提高人在安全活动中的可靠性是减少人身事故的重要方面,违章是人的可靠性降低的表现,要通过对每次事故的具体分析,找出规律,从中积累经验,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人在安全活动中的可靠性,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