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房子》阅读指导课说课稿

(2017-03-16 12:43:48)
分类: 勤学苦练

《草房子》阅读指导课说课稿

一、导读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学校必须形成崇拜书籍的良好氛围,必须培养学生对于阅读书籍的无限渴求和强烈迷恋”。儿童时代是阅读的黄金时代,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习惯,让孩子体会阅读的乐趣。    

  《草房子》作为一部备受人们关注的儿童小说,作品格调高雅,自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又智慧。时刻展示着童年的美好。即使碰到了苦难、病痛等,心也有对美的无限向往。就向作者曹文轩说的那样“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成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所以,我希望通过这堂课的引导学习,为今后的阅读课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能让孩子们更深入地钻到文章、文字中去,去感受从语言和文字中散发而来的无比魅力。

二、说教材

《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草房子》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爱的教育》。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部分事例,让学生对秃鹤、桑桑这个故事主角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草房子》整本书的兴趣。

3、通过精彩片段的赏析、交流, 感受书中的文字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4、通过一步步的引导,教给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读这本书,为将来深入挖掘人物成长历程,体会纯情之美奠定基础。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部分事例,让学生对秃鹤、桑桑这个故事主角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阅读《草房子》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难点】

1、通过精彩片段的赏析、交流, 感受书中的文字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

2、通过一步步的引导,教给学生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读这本书,为将来深入挖掘人物成长历程,体会纯情之美奠定基础。

五、说课前准备

课件、印发《草房子》片段等

六、说教法 

阅读教学法和问题引导教学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鉴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解作者、读主要内容、读目录等的阅读方法,因此,这节课我重点想通过对文章精彩片段的赏析,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教师层层引导,初步掌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为将来深入挖掘人物成长历程,体会纯情之美奠定基础。所以,我设计了激趣导入,认识书中的主人公,走进人物秃鹤、桑桑,设置悬疑、形成期待,首尾呼应、强力推荐等五个环节。

在“激趣导入”这一环节中,通过好书推荐,理解书名,书评三个部分层层深入,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在“认识主要人物”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对人物有初步的认识,并联系生活实际,引入下一环节。

在“走进人物”环节中,我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走进秃鹤和走进桑桑。在走进秃鹤这一部分中,先让学生欣赏秃鹤外貌精彩描写,体会书中语言文字美,接着猜测书中插图,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体会角色内心,接着通过欣赏和想象故事情节,最后预留悬念这一过程,进行一步一步的引导,使学生初步把握人物性格特征、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产生秃鹤由一开始不受欢迎,遭到排斥到最后成为最英俊的少年的疑问,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其中几次文本与现实的穿插(第一次,如果你是秃鹤长成这副模样,你会怎么想?会怎么做?第二次,你体会到秃鹤的内心是怎样的?)从而培养孩子抓住主要段落、语句解读文本的能力,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真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设计“走进桑桑”这一部分时,真正的把课堂交给了学生。通过让学生自己通过精彩片段的赏析、模仿表演、想象故事情节、交流讨论这一过程。让学生体会上一个人物的分析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去体会人物品格,然后让学生自主谈感悟。课标也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感悟、朗读实践,体会桑桑的性格特点,真正做到走进人物。这样不仅教会孩子读书方法,而且帮助孩子在今后读书中可以更加完整地认识一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关于友谊、关于尊重、关于生命的价值。对于他以后再读小说会有很大帮助。

在“设置悬疑、形成期待”这一环节,紧接上一环节,引导学生对桑桑命运的关注,给学生留下无尽猜想的空间,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最后首尾呼应、强力推荐,引入曹文轩的书评,激发孩子阅读《草房子》的渴望,培养孩子对文学名著的渴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