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沙简牍博物馆参观记

(2013-12-21 18:08:45)
标签:

休闲

长沙简牍博物馆参观记

青园小学   三(六)班  曾好

  
      我们去火宫殿吃了大餐后,又去了长沙简牍博物馆参观。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是用什么写字的、刻字的呢?经过这次参观,我终于了解了,原来那时是用简牍写字的。
      进入博物馆之后,我看见了导游姐姐带着一群人讲解,人们聚精会神的听着,我就急忙跑过去听。我先知道了“简牍”两个字其实是两种:“简”是又细又长的,一般有成年人的下臂这么长,一尺左右,刚好可以卡在下臂用手勾住书写和观看;“牍”是又粗又短的。你看,差别那么大!简牍分为竹简和木简,做出来的样子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做起来可不容易,不信你看看:第一步,先找原材料,如竹子、木材;第二步,分解、杀青,就是把竹、木的水分蒸发掉,不然就会腐烂,还要把竹、木的边缘刮平,以免划破手,再刷上像油漆一样的东西,更加光亮、平整。第三步,编联,就是用绳子将这些竹片、木片穿起来,形成一串一串的编成册。第四步,书写,观看。另外,古人写字的毛笔另一头是尖尖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古代的人很好学,毛笔要随身携带,那时候的人非常聪明,为了方便携带,尖头就可以很方便的插在发髻里。你看到的“册”字就能发现好像是两个简牍用一根绳子穿起来一样,“册”字是典型的象形字。但是,你有没发现如果写错字了该怎么办呢?不用着急,我们有工具呢——铜刻刀,它可以把写错的字轻轻的刮掉再重新书写。现在的“删”字,好像用绳子穿起来的简牍有一个地方错了,正要用右边的刀来刮掉呢,所以,“删”也是地道的象形字。
         在博物馆里,发现数量最少的简牍是秦朝的,因为秦始皇发动了“焚书坑儒”事件,导致大量的书籍被焚毁,所以秦朝的简牍非常的珍稀,难能可贵的是有一份乘法口诀表保存下来,说明我们的祖先在那时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计算法。简牍数量最多的是三国时期的,几乎整个博物馆里全是的,记录了户籍、赋税、兵役、水利等历史资料,三国时期长沙是属于吴国的,所以称为“长沙吴简”。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人类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最原始的字是写在乌龟壳或骨头上的,后来发现龟壳不够,又发明了简牍,简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贡献了1500多年的作用,但是很沉重,不方便携带,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纸张轻便多了,可以随身携带,为文明的传承发扬起了巨大作用,现在,又进一步发展,只要一个小小的硬盘,就能存储成千上万本书。你瞧!科技多发达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