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枝独秀迎来万紫千红一马当先引领万马奔腾

(2021-05-23 12:05:40)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分类: 我思我想

一枝独秀迎来万紫千红

一马当先引领万马奔腾

临猗中学   程洁波    2021年5月2日

首先各位领导、专家、朋友的远道而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市教育局为我校历史学科提供这么高规格的展示平台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我校历史组是一个“有困难上、见荣誉让,精益求精、永不懈怠;各尽所能、精诚合作,抱团取暖、共同进步”的既有战斗力又有凝聚力的集体!现有历史教师16人。其中,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7人。省市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教学能手2人。

现在我代表历史组给大家简单汇报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不妥之处,敬请同仁们批评指正!

一、 为有源头活水来:打造学习型团队

思考学科的本质是学科建设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科规划和队伍建设。

“历史”有两层,第一个层面指人类往事;第二个层面指对前者的记述及其研究。“历史教育”简单说来,就是为学生的素养而教,而不是为了历史学科而教。需要我们“以历史知识为抓手,在实践中不断增长与学生对话交流的能力和智慧”。

通过这种哲学原点式的追问,为的是要抓住学科本质,来为我校的历史学科准确定位:第一、为学生发展服务。高一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兴趣,落实素养;高二、高三发展思维,提升能力,服务高考。第二、为学校打造品牌。把历史学科打造为临猗中学的王牌学科,高考历史教学质量位居全市县级高中前三名。同时要为学校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历史名师。

团队建设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我们的具体做法有3种:

1、自主学

1)教育理论著作的学习:我组建了临猗中学“蓝青工程”读书会,先后学习了《给教师的建议》等5本著作。学校要求教师每月完成不少于1000字的笔记和心得,并选出优秀教师进行精华解读。杨婉玉老师获得此次活动的二等奖。

2)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我从2004年开始自费订阅四种中学历史届权威杂志。在我的带动下买书读书成为历史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次教研检查专业知识阅读笔记,组织组内读书交流活动。

2、请进来

1)我校先后请过王立群等5位国学大师为师生做专场报告;邀请哈尔滨三中的郭建民等全国数十位历史教学名师,为高三师生上示范课、做讲座。既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又提高了备考针对性。

2)先后邀请垣曲中学安飞虎老师、王雷刚老师传经送宝,手把手教我们运用80分钟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两阶段四环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走出去

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组织跟岗学习和名师外出学习等方式,外出学习。高水秀、吉花萍等10位老师去上海、河南先进名校跟岗学习一个月。何福建、杨婉玉去山大附中跟岗学习一个月。

学成归来的老师要完成三件事:写一份心得体会;做一次专题讲座;上一节示范课。以达到少数人出去学习、大家共同受益的“放大效应”。

正如“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共同富裕”,团队建设就得利用鲶鱼效应,发现先进、树立榜样,带动全体,最终打造一支优秀的学习型团队!

二、 石相击而生灵光:进行实效型教研

同伴互助是教研的标志和灵魂,通过同伴互助有获得感是参加教研活动的最大动力!我们教研的亮点在于:教研主题的提炼、教学设计的立意和精品课程的打磨。

在教学中,教师最忌讳的就是把教材中的历史事件一个一个孤立起来,使学生只见其点、不见其面;只见表现、不见本质;只见局部、不见全局。这样的教就是“教死书”、“死教书”。

上面的叙述现象,刺中了我们的痛点,容易产生共鸣,引发我们的思考:平时教研如何能做得更有效呢?

1、 教研主题的提炼

根据前面叙述的现象,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教研主题:如何促成学生思考、优化教学方法、创建高效课堂。骨干教师要深入分析上述的“无效教学”,以便在教研时引领大家作深入思考,讨论中能找到问题解决的思路和策略。教研有主题,就是让大家有所说、有所思、有所获!增强教研吸引力,提高教研针对性。

2、 教学设计的立意

我们认为集体教学设计的关键是教学立意的提炼。立意或者课魂,决定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资料的取舍、导学问题的设计,其高下决定一节课的成败。立意的设计:分析课标、教材、学情,分析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的地位、在整个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李冰老师能拿到市级赛课一等奖,得益于我们从“治乱兴衰和国家治理”这个高度对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进行立意设计。

3、 精品课程的打磨

我们组创设民主氛围、平等交流、全员参与、畅所欲言。正是因为这种良好的教研风气和文化引领,年轻教师希望在大家的帮扶下通过磨课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抢着上公开课。磨课时,全体教师已经习惯了积极建言献策,年长教师从宏观把关指导;年轻教师从微观关注细节。但这对年长教师来讲何尝又不是成长呢?我要求年青教师每节公开课必须写详案,至少要打磨三遍。打磨出精品,李冰老师一等奖、吕婷婷老师获得三等奖、,王晓庆老师获得校级赛课三等奖。

作为组长,我很开心,不只是赛课获奖,关键是看到年轻人的积极状态和专业成长!看到团队的温暖和谐和团结共进!

同伴互助的集体教研就是要形成扎实的常规课、精彩的公开课。我们的更高要求就是把公开课当常规课来上,把常规课演绎成公开课。

三、 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发多样型课程

教师要有三方面的课程意识,即主体意识、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课堂效益、服务学生发展,提升课堂效益是最重要的课程开发能力!我校课程建设的亮点是:国家课程的整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网络资源的利用。

1、国家课程的整合,服务教学质量。

(1) 高一年级:熟悉吃透新教材和新教参。通过大学教材的学习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为了理解纲要下册,我带动高一全组学习吴齐6卷本等4套世界史教材。我将学到的新知识总结为一篇文章《走向整体的世界知识点拓展》。学习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章。把一课的相关文章归类,比较中进行学习,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另外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学习优质课件

(2) 高二年级:开发校本练习集。高考全国卷命题组核心成员刘芃说:“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必须充分挖掘高考题,包括主干知识、关键能力、方法技巧、学科素养和价值立意,用足用好其价值。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我们组织高二年级历史教师开发出了三本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练习集:《临猗中学历史校本练习集系列丛书必修(高考题精选)》,用于一轮复习,学生反应良好,教学成绩也很好!

(3) 高三年级:高效备考。方向把握:学校为每个老师配备了《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分析2020版》、教育部纲领性文章,认真学习、悉心体会。还要注意高考负责人的讲话、高考命题人的文章讲座包括全国名师的引领(文章、课件或讲座),准确把握备考方向。习题重组:严禁用套题,先让年轻教师做大市模拟题,交流讨论后,再优中选精由三份题组合成一份题,教研组长严把关口,确保试题质量注重学生错题资源的开发:把一道典型错题的价值发挥好,让学生养成改错反思的习惯,进一步感悟方法、内化知识。

2、校本课程的开发,服务学生成长。

(4) 乡土资源:已经形成的校本教材,如《晋商文化》等5本。并且能把乡土资源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李冰老师,很好地开发利用双塔资源来进行课堂教学的片段,在CCTV10台中国影像方志----《山西临猗篇•古碑记》开播了。

(5) 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历史教师带领有历史爱好兴趣的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提升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搜集党史。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历史组配合德育处,以班级为单位搜集党史小故事,学党史、颂党恩,坚定跟党走。参观访问。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傅作义将军故居!

3、网络资源的利用,服务教师发展。

网络时代,必须具有网络资源意识。疫情后,各类高规格会议线下线上同时进行,并且可以看视频回放,这是很有价值的网络资源。杨婉玉老师多媒体技术素养高,创建了临猗中学历史公众号,下一步将建立完善临猗中学历史资源库。

另外,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准备开发人物传记阅读校本课程。

总之,历史教师是历史教学的引导者,要把自己的历史学识和人生经历融汇到历史课程中去,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课程,用自己的能力来开发创造历史课程。

四、 百花齐放春满园:培养研究型教师

学科素养时代,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目标:不仅是知识、技能、学术动态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自我驱动力、综合思维能力、人格感染力等,带动大家实现专业成长是学科组长的最大价值体现。

制约教师团队成长的两大瓶颈是年轻教师经验不足、成熟教师职业倦怠。我校教师培养主抓年轻教师的师徒结对蓝青工程,中年教师的自我发展名师工程。每位教师做出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参加学校教师自我实现课程。

1、 青年教师的培养

(1) 制定规划。根据师傅建议,制定好个人成长规划,这是成长的路标,迅速站稳讲台,由合格走向优秀。

(2) 坚持听课。最好一节不落地听师傅的课,重点学习知识处理、课堂管理等实战经验,这是最快地成长途径。王晓庆老师,不仅听课,还听自习,甚至有一次自习重了,要求我用她手机录音,下自习后去听。这种学习精神很感人!

(3) 研究反思。毫不含糊地督促年轻人学习反思,鼓励年轻人及时把所思所想记录在博客、微信朋友圈。年轻教师都很好学并且善于反思,尤其李冰老师悟性很高,一点就通,反思后能创新运用!

(4) 试题研做。做好每年高考题,优秀大市模拟题,吉花萍和高水秀等骨干教师就是通过研做试题,深化知识、提升水平的。在县教研室每年组织的教师业务考试中都获得了高分。

(5) 搭建平台。通过达标课、公开课、课堂技能大赛等平台实战操练,最能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我要求参赛教师必须课前写详案,课后回看实录结合同仁评价改进。

2、中年教师的发展

(1) 变观念、要发展。就是帮助教师主动进行自我调适,走出“舒适区”,度过倦怠期,增强自我反思能力。从“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发展”,这样才能真正踏上专业再成长之路。

(2) 压担子、促发展。师徒结对帮扶年轻教师,悉心指导、倾心传授。上示范课、搞讲座,督促学习。王宏梁老师、王晓冰老师和我,多次进行学术沙龙讲座。任务倒逼推动再成长!

(3) 搞研究、真发展。中年教师带头写论文,参加论文比赛;写案例,进行麻雀剖析;搞课题,破解教学难题。历史组参与将近10个课题,最近正准备申报专门历史学科的省级课题。

“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捆绑式评价,一起研究、共同进步,人人争当研究型教师。学科组长带动大家专业成长,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放眼望去,真是“姹紫嫣红满园春”!

 

总之,用目标凝聚人,用荣誉激励人,用精神武装人,用制度规范人,用平台锻炼人,用关怀温暖人,打造一支和谐上进的团队!

我去年才担任临猗中学历史学科大组长,水平有限,分析不透,尤其是在制度建设上涉及不多。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学习我们姚瑞勇校长的专著《自我实现教育》的相关论述。

让我们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敞开心扉、交流学习,携起手来、共同进步,为全市中学历史教育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