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韵研究思路和方法(续)
(2019-08-21 14:48:42)
新韵研究思路和方法(续)
作者 程宝庆
第四部分
第一节
一、新韵研究应以音韵学理论为理论为依据;
新韵属于音韵学范畴的课题,当然要以音韵学作为理论依据。
二、新韵应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作为基础语音;
三、新韵研究应从揭示押韵的原理入手,进而揭示押韵的规律,制定韵部划分的准则。
第二节
一、什么是韵?
《说文解字》中说:“韵,和也。从音员声。”可见,韵就是和谐的意思。
二、押韵的定义
押韵是韵母之间相互谐音的现象,人们将韵母互相谐音的文字放在诗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诗文读起来就十分顺口、悦耳,这种现象就叫做押韵,又叫谐韵。
三、押韵定理
我们知道,文字的发音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例如:
声母
韵母
韵头
韵腹(主元音)
韵尾
声调
那么,声母、韵母和声调与押韵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经过多年研究,笔者总结并归纳出以下规律:
押韵定理之一:
语音之间是否存在押韵关系与声母无关,与韵母相关;
比如:百(bai)、办(ban)、比(bi)、布(bu)这些文字的声母都是b,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谐声关系,但并无谐韵关系。
押韵定理之二:
语音之间是否存在押韵关系与韵头无关,与韵尾相关;
比如:断(duan)、快(kuai)、官(guan)、广(guang)韵头都是u,但这些字音之间没有押韵关系。
押韵定理之三:
当两个韵母的韵腹(又称主元音)相同时,语音之间存在押韵关系,但押韵关系并不完美;
比如:奔(ben)、门(men)、分(fen)、根(gen)与崩(beng)、萌(meng)、峰(feng)、登(deng)之间,拥有共同的韵腹(主元音)e,它们之间是存在一定的押韵关系的,但是,它们之间的押韵并不完美。
押韵定理之四:
当韵母之间韵腹(主元音)与韵尾完全相同时,韵母存在完美的押韵关系。比如:
奔(ben)、门(men)、分(fen)、根(gen)之间拥有相同的韵腹(主元音)e,并拥有相同韵尾n,所以它们之间具有完美的押韵关系。
同理,崩(beng)、萌(meng)、峰(feng)、登(deng)之间拥有相同的韵腹(主元音)e,并拥有相同的韵尾ng,所以它们之间具有完美的押韵关系。
四、现代汉语押韵关系分析表
根据押韵定理,我们用图表方式对声母、韵母是否存在押韵关系,押韵关系的远近加以揭示:
现代汉语押韵关系分析表
|
韵目结构 |
押韵关系 |
备注 |
|
声母 |
无 |
|
|
韵头 |
无 |
|
|
韵尾 |
三等相关 |
有押韵关系,但押韵效果比较差。 |
|
韵腹 |
二等相关 |
有押韵关系,但不完美。 |
|
韵腹+韵尾 |
一等相关 |
具有完美的押韵关系! |
第五部分
一、现代汉语韵部划分标准
根据押韵定理之四,当韵母之间的韵腹(主元音)与韵尾完全相同时,韵母之间存在着完美的押韵关系。因此,我们应将“韵腹(主元音)+韵尾”作为韵部划分的标准。
二、韵母结构音素分析法
当韵部划分标准确定后,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判断韵母之间是否存在韵腹(主元音)相同、韵尾相同的关系。
我们知道,组成语音的最小单位(不可再分)叫做音素,笔者将韵母的组成结构拆开,逐一分析每一个音素在押韵中的作用。笔者将这一方法叫做:“韵母结构音素分析法”。以下是笔者运用“韵母结构音素分析法”对汉语拼音全部韵母的分析结果:
现代汉语韵母押韵关系分析表
|
韵母 |
国际 音标 |
注音符号 |
主元音分析 |
|
–i |
[] [] |
|
-i并不是元i[i]
,而是[]、 |
|
i |
[i] |
ㄧ |
i发音为 |
|
u |
[u] |
ㄨ |
汉语拼音方案中ü[y]为单韵母,民国时的拼音将其表达为复韵母iu;如果其为iu,则与u[u]有共同的主元音u。 既往韵书常将ü与i划入一个韵部,这是不正确的。因为ü即使分解为iu,其也是一个后响复韵母,其主元音应是u[u],而不是i[i]。 |
|
ü(iu) |
[y] |
ㄩ |
|
|
a |
[a] |
ㄚ |
a为单韵母;ia[ia]与ua[ua]为后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为a。因而,三韵母共有主元音 |
|
ia |
[i] |
ㄧㄚ |
|
|
ua |
[u] |
ㄨㄚ |
|
|
o |
[o] |
ㄛ |
o[o]为单韵母;uo[uo]为后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为o。因而, |
|
uo |
[uo] |
ㄨㄛ |
|
|
e |
[] |
ㄜ |
e发音为[],不是ê[],不应将e []与ê[]混淆。 |
|
ê |
[] |
ㄝ |
ie[i]与üe[y]同为后响复韵母,两者共有主元音ê[],但不是e []。从注音符号看,前人已经发现了e与ê的发音差别。 |
|
ie |
[i] |
ㄧㄝ |
|
|
üe |
[y] |
ㄩㄝ |
|
|
ai |
[a] |
ㄞ |
ai[ai]为前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为a[a]; uai[uai]为中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也是a[a]。 ai/uai共有主元音a[a],并且拥有相同的韵尾i[i]。 |
|
uai |
[ua] |
ㄨㄞ |
|
|
ei |
[e] |
ㄟ |
ei[ei]为前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为e[]; ui(uei)为中响主元音,其主元音为e[]。ei[ei]/ ui(uei)共有主元音e[],并有相同的韵尾i[i]。 |
|
ui(uei) |
[ue] |
ㄨㄟ |
|
|
ao |
[u] |
ㄠ |
ao[u]为前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为a[a]; iao[iu]为中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也是a[a]。 ao/iao共有主元音a[a],并有相同的韵尾o[o]。 |
|
iao |
[iu] |
ㄧㄠ |
|
现代汉语韵母押韵关系分析表(续一)
|
韵母 |
国际 音标 |
注音 符号 |
主元音分析 |
|
ou |
[ou] |
ㄡ |
ou[ou]为前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为o[o];iu(iou)[iou]为中响复韵母,其主元音也是o[o]。ou[ou]/ iu(iou)共有主元音o[o],并有相同的韵尾u[u]。 |
|
iu(iou) |
[iou] |
ㄧㄡ |
|
|
an |
[an] |
ㄢ |
an[an]为前鼻音复韵母*,其主元音为a[a]; uan[uan]也是前鼻音为复韵母,其主元音也是a[a]。 an/uan共有主元音a[a],并有相同的前鼻音韵尾n[n]。 |
|
uan |
[uan] |
ㄨㄢ |
|
|
üan |
[yn] |
ㄩㄢ |
ian[in] üan[yn]也是一个前鼻音复韵母,其组成形式是üa+n(鼻韵母),而不是ü+an,其主元音a发音是[]*,不是不是a[a]。 ian/üan共有主元音[],并共有相同的前鼻音韵尾n。 |
|
ian |
[in] |
ㄧㄢ |
|
|
en |
[n] |
ㄣ |
en[n]、un(uen)[un]、ün(üen)[yn]同为前鼻音复韵母,其主元音为e[],并且,它们拥有相同的韵尾n[n]。eng[]为后鼻音复韵母*,其主元音为e[],其韵尾为后鼻音ng()。eng[]与en、un、ün的主元音相同,其微小差别在于韵尾一个为前鼻音,一个为后鼻音,因而,eng[]与en[n]具有一定的谐音基础。 |
|
un(uen) |
[un] |
ㄨㄣ |
|
|
ün(üen) |
[yn] |
ㄩㄣ |
|
|
eng |
[] |
ㄥ |
eng[]为后鼻音复韵母*,其主元音为e[],其韵尾为后鼻音ng()。ueng[u]也是后鼻音韵母,其主元音是e[],其韵尾也为后鼻音ng(),应与eng归为一韵。 |
|
ueng |
[u] |
ㄨㄥ |
|
现代汉语韵母押韵关系分析表(续二)
|
in |
[in] |
ㄧㄣ |
in[in]为前鼻音复韵母,其主元音是i[i],韵尾是前鼻音n[n]。ing[i]是后鼻音复韵母,其主元音也是i[i],韵尾是后鼻音ng()。in/ing主元音相同,其微小差别在于韵尾一个为前鼻音,一个为后鼻音,所以ing与in仍然有一定的谐音基础。 |
|
ing |
[i] |
ㄧㄥ |
ing[i]是后鼻音复韵母,其主元音是i[i],由于韵尾是后鼻音ng(),与en的韵尾有所不同。 |
|
ang |
[] |
ㄤ |
ang[]、iang[i]、uang[u]同为后鼻音复韵母,主元音都是a[a],韵尾都是后鼻音ng()。 |
|
iang |
[i] |
ㄧㄤ |
|
|
uang |
[u] |
ㄨㄤ |
|
|
ong |
[u] |
ㄨㄥ |
ong[u]与 |
|
iong |
[y/ iu] |
ㄩㄥ |
|
|
er |
[] |
ㄦ |
er是一个特殊韵母,是[]的一个卷舌音,韵母中r不是元音,只是表示卷舌动作。er是一个不与任何声母相拼的单音节韵母。* |
《韵母主元音分析表》注释:
*前响复韵母、后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前鼻音复韵母、后鼻音韵母、ian的韵母结构及发音规则、üan的韵母结构及发音规则、er的韵母结构及发音规则等见《汉语拼音》(作者蓝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及《汉典》《汉语拼音字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三、现代汉语韵部划分方案
根据“韵腹+韵尾”的分韵准则,根据“韵母结构音素分析法”分析结果,现代汉语应该划分为21个韵部,其具体分韵方案见下表:
|
韵目 |
包含的韵母 |
||||
|
一麻 |
a |
ia |
ua |
||
|
二波 |
o |
uo |
|||
|
三歌 |
e |
|
|||
|
四皆 |
ie |
üe |
|||
|
五支 |
-i |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
|||
|
六儿 |
er |
||||
|
七齐 |
i |
||||
|
八微 |
ei |
ui(uei) |
|||
|
九开 |
ai |
uai |
|||
|
十姑 |
u |
||||
|
十一鱼 |
ü |
||||
|
十二尤 |
ou |
iu(iou) |
|||
|
十三豪 |
ao |
iao |
|||
|
十四寒 |
an |
uan |
|||
|
十五盐 |
ian |
üan |
|||
|
十六真 |
en |
un(uen) |
ün(üen) |
||
|
十七庚 |
eng |
ueng |
|||
|
十八侵 |
in |
||||
|
十九青 |
ing |
||||
|
二十江 |
iang |
ang |
uang |
||
|
二十一东 |
ong |
iong |
|||
|
|
|||||
四、韵部数量与押韵效果的关系
1、在遵循分韵准则的前提下,韵部划分越多,分韵越细(如21韵),韵部内押韵效果越是完美。但是,韵部划分过细,存在限制诗人用韵自由度的问题。
2、在遵循分韵准则的前提下,韵部划分越少,分韵越宽泛,韵部内押韵效果越差(集合内要素太杂),诗人越是难以把握其分韵规律,越是容易出韵。
3、儿韵因包含的字数很少,押儿韵的诗极为罕见。即使偶见儿韵诗词,也是凑韵之作,故儿韵被称为“死韵”。
所以,儿韵单独成韵并无意义,建议将其划分到支韵中去。
4、iu实为iou(见汉语拼音方案),而ü才是iu(见黎锦熙《中华新韵》目录)。如果ü是iu,则ü与u有共同的主元音u,应该划入同一韵部。
所以,笔者认为,将现代汉语划分为19个韵部是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案。
作者简介
程宝庆,笔名北郊村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武汉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九州诗社常务理事。著有《汉语新韵》一书公开发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