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梅雨季的养护
(2023-06-25 15:32:16)
标签:
健康杂谈 |
然而在“夏至”节气里,地处上海的天气却不是太宜人,从谚语“夏至大烂,梅雨当饭”就可见一斑。通常上海已经处在梅雨期中,雨量大,雨日长,暴雨大风等都是上海常见的天气。今年上海的“夏至”不仅身处夏天之中,梅雨天也是早早到来。不过上海的夏至也并非下雨水不停,也有“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见晴天,有雨在秋边”等说法。
梅雨季通常降雨量大、日照时间较少、湿度较大、云量增多、风力较小。此时期恰好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时期,因此又称这种气候为“梅雨”。又因物品在此时极易受潮霉烂,人们又把“梅雨”称作“霉雨”。因为此季节一般伴随着高温、炎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湿热,所以人们就容易出现“湿热症”通常表现出口干、口苦、胃口差、乏力、困倦、心情烦躁、失眠等症状。所以梅雨季节的饮食重点在健脾祛湿。
梅雨季节如何养生
1处理好居住环境卫生,室内要勤通风,不要堆放脏物及晾湿衣服。阴晦的卧室要采取防潮措施,还要勤晒衣被。。
2夏日昼长夜短,起居最好晚睡早起,中午午休20至30分钟是必需的,有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解除疲劳,利于健康。以顺应旺盛的阳气。
3在情志的调养上,首重“养心”应使心情愉快,忌忧思恼怒。这样可使气机得以宣畅,湿气通泄得以身体自如。
4饮食应注意,食物最好加热再吃,少吃冷饮霉变不洁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饮食要清淡,少吃大鱼大肉,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意仁、冬瓜等。同时可以多饮用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米仁粥、百合、山药,用金银花、甘草、菊花等泡的茶,有补脾肾、利湿的功效。必要时可服用健脾化湿中药调理。
5夏天热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换。中国有旬老话,叫“汗出不见湿”,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6平时锻炼身体,练习游泳、打太极拳、跑步等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最后梅雨季节温度高,湿气大,真菌会十分活跃,容易引发湿疹、皮癣等,所以要选择布料容易干且光滑的衣物,注意卫生,衣服要常洗常换。梅雨天会导致食物腐坏,注意食物的保鲜情况,及时处理。家居物品也易生霉味,要勤通风,早上6-8点空气舒畅,傍晚5-7点空气湿度低,这时开窗通风最科学。平时出门前应注意天气预报,适当调整行程,外出时要携带雨具以防淋雨,不要久居在阴冷潮湿的地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