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杂谈 |
明.张景岳曰:“凡杂证之呃,虽由气逆,然有兼寒者,有兼热者,有因食滞而逆者,有因阴气竭而逆者,但察其因而治其气,自无不愈。”若轻易之呃,或偶然之呃,气顺则已,本不必治。唯屡呃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气有大逆,或脾肾之气有大亏竭而然。然实呃不难治,而为元气败竭者,乃最危之候也”。
治疗时首先须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反应。若一时现象,气逆暂发时呃逆,属于生理现像,则无需治疗;若呃逆症反复发作,症状明显或出现在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则多属病理反应引起的呃逆,当变症论治。呃逆的治法,降气止呃,理气和胃为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挟痰湿者,化痰除湿;并水饮者,攻逐水邪;兼气郁者,顺气解郁。
辨证论治
1.胃寒
2.胃热
3.气郁气滞
4.中气下陷 中气下陷,胃阳不振所引起,胃阳不足,运化无力,虚阳浮越,上冲动膈,则呃逆,呃声不畅。治则:补中益气,温胃止呃。处方:补中益气汤加苓桂术甘汤加减。
5.胃阴不足
也可以搭配针灸治疗,以下为常用穴位:天枢、合谷、间使、陷谷、足三里、至阳、肝俞、胃俞、膈俞、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隔天治疗一次五次为一个疗程四个疗程为主。呃逆初期或偶发多属轻症实症,治疗及时得法都可治愈,若延误病情或失治,则可出现气滞痰阻、肝郁脾虚、痰热上蒸、血瘀气滯、痰瘀互结等复杂症候,最后导致治疗效果缓慢。虚症治疗及时得法也会朝著好的方向痊愈,但危重症中出现顽固呃逆,多属病情恶化之表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