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冻疮形成与治疗

(2016-01-27 13:42:22)
标签:

健康

杂谈

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尤其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较为多见。人体局部皮肤受到寒冷刺激后(气温10℃以下),小动脉血管强烈收缩,引起皮肤缺血缺氧,细胞损伤,细胞内外微环境改变,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甚至组织坏死,局部皮肤潮湿环境中,体表散热加速,发生冻疮。此外,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以及各种慢性感染或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局部血循环障碍,均可诱发或加重冻疮。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冻疮好发于肢端及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足趾、足背、足跟、面颊、耳廓、鼻尖,皮损为局限性红色或紫红色肿块,界限不清,皮温低,有痒感,受热后局部肿胀更显著,易出现水疱,疱液为淡黄色血性浆液,疱破后形成糜烂及溃疡,伴有疼痛。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寒冷侵袭,气滞血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为主要治法,中药可用当归四逆汤等临症加减。(当归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细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吴茱萸3克、生姜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冻疮治疗: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防寒,防潮湿,鞋袜不宜过紧。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可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寒冷季节应注意局部保暖,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用热水浸泡;易受冷部位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常进行局部按摩及温水浴,以改善血循环。
    外用治疗:未破溃者可用维生素E软膏、10%樟脑软膏、10%樟脑醑和辣椒酊。有溃疡者可外用红霉素软膏、5%硼酸软膏、伤湿止痛膏、当归冻疮膏、猪油蜂蜜软膏等,局部注意保暖,保持干燥。每年发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有条件的加做红外线理疗则效果更佳。
民间验方:
1香蕉: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2醋: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醋干后,再行涂抹,一日数次,可见效。
3生姜汁:熬膏涂之,此法对于手、足冻疮均治。
4盐:用热盐水浸泡患处20分钟,连续1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