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不能只止痛
(2013-04-12 20:01:20)
标签:
健康 |
许多女性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随着月经周期持续发作,这种症状称为“痛经”,又叫“经行腹痛”。 这种疼痛不能只靠止疼片来治疗,首先要明白疼痛的原因在哪里?不明白原因而乱用止痛药只能掩盖真正的病因。
中医治疗痛经,除了止痛,最主要是帮助患者改善体质,从根本抓起!辨证时首先应识别疼痛的属性,并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度,结合月经的期、色、量、质、兼证、舌、脉,以及患者的素体情况等辨其寒热虚实。
中医将痛经分为五型:
1.气滞血瘀型;症见小腹胀痛,拒按,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或伴胸胁乳房胀,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治宜理气化瘀止痛。
2.寒凝胞中型(阳虚内寒、寒湿凝滞);症见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腻,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3.湿热下注型;症见经前小腹疼痛拒按,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4.气血虚弱型;症见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止痛。
5.肝肾亏虚型;症见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经行量少,色红无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红,苔薄,脉细弦。治宜益肾养肝止痛。
饮食疗法
未来潮:
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因生冷食品会刺激子宫,使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
已来潮:
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等。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的作用。
保持大便通畅:
可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
适量饮酒:
能通经活络,扩张血管,使平滑肌松弛,对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作用。如经血量不多可适量饮些葡萄酒,能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治疗作用噢。
除了平时从饮食调理之外,治疗痛经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从改善体质做起。以中医的角度来看,痛经的发生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导致经脉的损伤,因此治疗原则重在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等。除了汤药调理外,针灸对于痛经也有很好的疗效。如能结合针药治疗,注意经期卫生,忌食生冷,相信很快就能摆脱痛经的困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