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讲庄子 1.1--开篇 得于心而应于手 每下愈况
(2015-12-23 14:41:56)
标签:
jt叔叔庄子修炼 |
分类: JT叔叔讲庄子 |
《庄子》,被台湾的JT叔叔说成是一本练功秘籍。
而JT的课程,最出名的是中医课,被人评价说是“可以把艰难晦涩的上古文字翻译成像隔壁大妈教你炒菜的菜谱,通俗易懂又亲切十足。”
我想加一条体会,如果你真按这个方法去练,会发现,如隔壁大妈炒出来的菜一样,各种细节非常讲究,好吃到想要把舌头都要吞掉,弊端是听起来真的好长好啰嗦啊~~最后居然发现,这些啰嗦也删不掉,删不掉!
真的要开始庄子的旅程了吗?我劝你,还是随便看看可以了,真的不够好玩,不够自由,而且很费时间,十年八年的可能就是练一招而已。
2013年版本的JT叔叔说庄子总共有42次课
喜马拉雅听录音链接:
http://www.ximalaya.com/#/16150903/album/2664171
各位同学啊,那我们就来上课好了。
这个课啊,我其实,一开始就这样子讲,听起来是有一点做作啊。就是,我呢,教庄子课,在过去呀,一直有一个怪怪的经验,就是我如果在开课的时候,跟我一个认识的朋友啊什么的,跟他讲说:哦,我觉得你蛮需要庄子的,你应该来听听我的课。这样子说服人家来了,通常结果都很不好,吸收状况非常的差。
那,所以呢,这个课开到现在,已经开了好些年了,跟你们说,一开课呢,就要先跟各位同学呢,诚恳的说一下,类似好像要把各位赶走的话哦。因为虽然我本人,就是现在已经不敢说服任何人来上这个课了。可是呢,那个易经学会的文轩啊,美玲姐写的文字还是非常的有煽惑力,对不对?然后呢,又有一些我的上个班的同学跟我讲说:噢,我认识谁谁谁哦,我已经推荐他来上庄子课了。所以在座说不定有人是被推来的哦。那我就觉得很多事情是顺其自然比较好,不要强迫自己来坐在这个地方。
那当然我们这个课呢,头两个礼拜算是试听,所以,你如果要交学费的话,也是第三个礼拜才交。而且,易经学会那边公布的学费,是把五个月份的学费哦,一次总加放在那边。但是我有跟这边的长官讲,就是我们的学费,四个礼拜收一次就好了。这样零碎一点的话,大家比较有退路,是不是?因为我从前在这边教的时候哦,就一次就收齐五个月的学费,我看有的同学来两个月就不再来了,一直就觉得心里面很愧疚,就是多拿你这个钱,很不安。为了安我自己的心,那就先有试听期,然后呢,每四个礼拜收一次学费,这样子的话比较不会得罪客人。
因为,虽然,各位来到这个课堂,站在这边教书的人是我,所以同学们呢,姑且也叫我一声老师。可是呢,其实我自己完全不敢以这样的姿态自居的。第一个是,一般以这个社会人上课的课程来讲,很多同学的年龄都比我长,人生经验都比我丰富,那我一个小辈在这边教你做人的道理,不是太大放厥词了吗?
所以,光是这点,我就觉得不是很妙。然后另外就是,我从教书到今天,每一次教书我都是告诫我自己一件事,就是我教书是拿钱的啊,不是做善事的哦,所以来这边听课的人是消费者。那既然是消费者,那一定是顾客至上。所以,我是希望,假设我这边是一个餐厅的话,希望我端出来的菜还能让你满意。
可是呢,无论如何,在这个课堂呢,是以我个人以为的伦理哦,是完全不需要有所谓的尊师重道这种行为。因为你们是老板,是付钱的人哦,我是你们的雇佣的员工。像我从前开中医课的时候是怎么跟同学们讲的啊,我说,你如果来跟我学中医,绝不是因为你笨,是因为你懒。就是说,中医书一本《伤寒论》,薄薄的一本,本来你在自己家读也可以读得通的。可是你偏偏懒得读,要我来念给你听,所以我就来当你的小书童,帮把这些生字什么都查完了,然后报告给你。
那我给各位上庄子课呢,其实我也是用一样的角度在处理这件事的。你可能看一本完成于周朝的古书哦,觉得有很多字,看到就觉得,哎呀,这个又好像也要查字典,那个也好像要查字典,心里头有点厌烦,有点犯懒。那,对于各位老爷贵妇们啊,我就可能可以从中获取一点利益,帮你把字典啊什么先查完了。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想法而已。
所以真的是,我觉得这个课啊,大家随意就好。那我说的随意呢,是包括同学如果上课感到困的话啊,就请尽量趴下去睡哈。因为你趴下去睡半堂课,睡饱了,下一堂课起来又是一尾活龙。可是呢,如果你撑在那边这样子,那我在台上看着,心在那边纠呀。对不对?好像我在虐待你一样。
那从前呢,放在最前面的是丁助教。丁助教是,我一开始讲课他就哈~~~(打哈欠声),就睡过去了,非常好的一个样本,就是助教带领同学睡觉。但是小方助教就好像不太那么能睡,所以没有带领同学睡觉的意义啦。所以同学啊,自己鼓起勇气,有一点困,啪~就趴下去睡,好吗?不要对自己的身心过不去,不需要摆任何很尊重我的样子哦。我是收钱教书教得战战兢兢的,所以不会对各位有那种什么,认为说什么应该听从我的教诲这种想法,没有的哦。
而且更何况呢,庄子这本书啊,其实根本那,教跟不教没什么差别。庄子自己在书里面常常在讲一句话。他说,圣人讲话啊,说了等于没说,没说等于有说。其实这种话听起来,你会觉得作者有点疯疯的,对不对?可是呢,我开这个课堂,开这么久啊,我是觉得庄子这种话非常有道理。
为什么呢?因为庄子这本书,我觉得中国人的学问哦,在本质上面是一个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的东西。我在这边是要跟同学澄清一件事情,就是因为如果你原本是庄子的外行人,那么你可能会认为中国有一门学术思想,叫做道家思想,或者是道家哲学。
那道家哲学的代表著作《老子》、《庄子》、《黄帝阴符经》等等等等,就是常用的五大经,后面的都是比较后期再创作,再延伸的东西。那么,这一般人认为的说老庄是一种思想的这个观念呐,其实我个人是不太同意的。因为呢,我觉得,《庄子》这本书啊,到底来说,它是一本教我们怎么修炼的书。
那么,我在这个课堂上面呢,可能可以尽可能的跟同学拆解,这本书的这些故事里面,他在告诉我们可以怎么样锻炼自己的心力,怎么样去除自己的我执。我执这个话会讲得有点太宗教错味哦,就是需要消除自己内心的负担好了哦。
这样的一些锻炼的方法,就算我教给你,你如果没有回家练个五年,十年的话,怎么会有用呢?对不对?像我学庄子到现在,已经快十五年了吧。我都觉得,好像今年才开始,其中某一个招数哦,我好像有摸到一点边的那种感觉。
所以,我对各位同学的期许,就是上课轻松来,随便听一听。然后呢,可能你回去过你的人生,再过个一两年,会蓦然回首,觉得好像照庄子的方法活,比较好一点。然后那个时候才开始,把这本书捡起来,练一练。然后再过个五年,十年呢,才开始,有一点功夫的基础,所以同学千万不要以为这个课堂可以给你什么哦。不要以为说来到这个课堂,告诉你一个道理,可以让人大彻大悟。不会的啦!我跟你讲,就好比说,如果有一个人现在正在气头上,对不对?你跟他讲生气伤肝呐,不要气了。那他就不气了吗?有这个可能性吗?没有吧。这道理有什么用呢?一点用都没有,是不是?
就像我上一次在这里开庄子课的时候啊,有一个同学,他下课的时候,问我一个问题。
他说,老师啊,我有一个朋友,他得了一个什么什么,很严重的病哦,所以现在心情非常的沮丧,那我应该怎么帮他呢?那我想,那个同学可能是想说,是不是可以有些方法安慰他,或者宽解他?
那可是我的回答,我觉得在庄子的课堂上,我必须对这个学门很诚实。那我的回答是跟他讲说,这个东西呀,是关系到一个人的心力的问题的。就是,你这个因为生病啊,而很沮丧的朋友,她之前有在锻炼她自己的心么?如果她平常在家里面,先生不合她意,小孩不能合她意,父母不能合她意,她都还会不高兴的话,那今天,她的身体不合她意,她的生死不合她意,她当然是继续大大的不高兴呀。对不对?这是没有练过的呀。
就是你必须在生活之中,面对种种挫败,面对种种情境,你都能够练到自己的心越来越安定。然后有一天,你遇到生死大事的时候,你会比别人能够放得下,看得开,是不是?这是一个长期锻炼的过程,像是练肌肉一样的过程。所以我说,这个人呐,她如果一路走来,都从来没有练过她的心,今天遇到事情了,心情变得很坏,这个叫什么?这个叫自然现象,那自然现象不要跟我啰嗦。是不是?
像我从前在社大教日文的时候哦,有一个同学问我说:老师啊,怎么办,你上课教的东西啊,我下个礼拜就都忘了。那我就问他说,那,我上课教的东西,你回家一个礼拜有复习超过15分钟吗?他说,没有耶。我说,我上课也不是来鬼混的呀,对不对?拼了命的塞你东西,塞了两个多钟头。那你回家15分钟都没有复习,那下个礼拜来,忘光了,这不是自然现象吗?这自然现象不要跟我啰嗦,好不好。
所以呢,我就觉得,像我们一般人有的时候看到别人生气,对不对?说不要气了,不要气了,看到别人难过,说不要难过,不要难过。我看到人家安慰别人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在安慰别人的人好残忍呐。就好像指着一堵墙,三公尺嘛,你就跳过嘛,不要被那个铁丝网勾到。人家没有练过,你叫人家跳过去,有可能吗?是不是?
所以,同学在我这里,我想你也可以很宽心,我对你们不会挑三挑四的。就是说,等你苦练庄子十年之后,然后再有什么练不成的地方,我再来挑你啦。对不对?现在的话怎么可能呢,是不是?大家都是一块璞玉啊。讲好听点就是璞玉,讲难听点,就是没有一点功力的状态。所以,这个事情真是不得不看开哦。
我就说,庄子啊,这样一门所谓的修炼哦,这个也其实可以说是中国人所有的学问都有这样的一个共通性。我在中医课的时候,我就老在讲这个话,就是中国人所有的学问呢,都叫做什么?叫做体用合一,你们有没有听过呀?就是说,在西方的思想世界里面啊,好像有一些东西可以是一个纯哲学的思想。就是它揣想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作一个头脑上面的运作。
可是,中国人的学问,一直以来哦,不太有纯哲学这个东西。也就是说,外国人在研究中国人的学问的时候,会觉得说,哇,你们明朝的李时珍好厉害哦!编一本《本草纲目》,那个植物的分类啊,几乎都不输给我们西洋生物学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可是,李时珍为什么要编《本草纲目》啊?就是因为我们要吃它。对不对?如果不是要吃它的话,这个植物长什么样子,我们理都不理。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有什么,西方不知道什么天方大食国,有一种东西叫木乃伊,都编进去了。然后告诉你,木乃伊可以怎么吃?就是磨成粉,能治什么病。
中国人是非常非常讲究这个实际效能。所以庄子他当然是一个,在中国的学问,当然是一个实际效能的学门。也就是说,他在读的时候,我想他不是带给我们很空泛的心灵上的满足哦。我刚刚已经讲了,很多事情不是你想通就好,人想通到练成之间路是非常遥远的。对不对?
那这个,如果你要说,《庄子》这本书有给他自己哦,就是,我们这个课堂主要的主轴是《庄子》的内七篇,因为内七篇比较有可能是庄子本人的著作。那么外篇跟杂篇呢,以那个文笔给人的感觉,有的时候就好像,比如说杂篇哦,每一个故事看起来都太完整了。
那内篇呢,每一段每一段看起来都好像一个竹简有破掉的感觉,就是比较断简残编的感觉。那个太完整的故事,就会让人觉得,可能是后人补做的吧,哦,可能是他们这个学门的弟子们写的,所以才保存得那么好。但是,最核心的内七篇,其实都是片片段段的东西。
但是呢,可是,我们学道家哦,又不能够完全的认为这个庄子跟老子是同一家,这两个作者他的基本的个性是非常的不一样。等一下会解释哦,讲白一点,就是庄子这个人,我觉得是一个比较热血的人。那老子这个人,是一个很冷血的人。《老子》这本书哦,读起来会有一种,他在唱衰你,他在看你垮台,就看你怎么死。然后就是那种,那种很很幸灾乐祸的一本书。那庄子呢,就有一种好像我们应该怎么做可以让自己好起来那种奋发向上的感觉比较多一点。所以,虽然同样是所谓道家的代表人物,这两个书的作者的个性是非常不同的。
像庄子他真的很拼命的希望人能够练到一个比较放松,比较空的境界,然后拼命的告诉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练到。那可是这个放松,空这个事情,那老子是怎么样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对不对?你拼了命放松,你能够比什么是放松都不晓得的小婴儿更放松么?对不对?就是这样子非常的,就是冷嘲热讽派的哦。
所以呢,我想,老子跟庄子哦,互相注解的,在做学问上是有危险性的。我们只能够说,同一个东西,老子用这个字的时候,庄子是用这个字。比如说,老子用冥冥之中的冥这个字的时候,庄子用的是真假的真。那或者是,老子用柔软的柔这个字的时候,庄子用的是冥冥之中的冥。那或者,老子称之为无为的这个东西,庄子称之为气听法,根本用词上是不一样的,所以互相注解的机会不大。
也就是说,读《庄子》比较好用的注解呢,反而是拿它的外篇跟杂篇呐,来注解它的内篇。就是把这些外杂篇的一些段落,当做是帮助我们读这个内篇的文献。就是,自疏自注的这个做法上,我想是比较安全一点的哦,到底庄子是一个非常独家的,其实道家本身就非常独家。像你说,孔子哦,什么,弟子有多少啊?有三千人还是多少人啊?我在想,没有麦克风的时代,补习班名师能教三千人么?所以听得到他讲话的只有七十二个人。对不对?那也要相当努力大喊哦。
但是,道家呢,出了一个老子,然后出了一个庄子,然后就不知道。对不对?那我们中国人学问上,学门上分类还说呀,要三个人才能称作家,所以道家都还不能叫作道家,因为只有两个人,还没有到法定人数啊。所以,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学门。
像这个体用合一这件事呀,如果我们要让庄子自疏自注的话,我们姑且看一看《天道篇》的第七段跟第八段。我不晓得各位同学的那个书哦,它的段落是怎么样的。因为,如果同学你还没有买书的话,我会觉得说不定我们统一用这个陈鼓应译注的这本哦,比较??因为他每一小段都有标号码,翻起来比较好找。但是,我也没有说你现在这本书你要把它丢掉啊,反正差不多,差不多,勉强翻得到就好了。
【原文】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天道篇》的第七段和第八段啊,我翻一下,我跟你讲他开始是讲什么。就是“世之所贵道者,书也,”这个地方开始,同学有看到吗?这本书是翻起来有点陌生哦,有点辛苦哈。“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这个地方,看得到吗?这个地方,他说啊,我们就姑且让庄子自己讲哦。他说,我们这个世界上面呢,很当一回事的,把当做是认为能够传道的东西的呢,就是书嘛,对不对?就是文字啦。
可是呢,他说,文字,到底不过就是语言文字而已。那他说,语言文字到底又重要在什么地方呢?语有贵也,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他说,这个文字啊,它了不起的地方,是它传达给你一个讯息,一个思想。可是这个思想呢,它是有跟着另外一个东西的。那,这个思想所跟着的那个东西呢,是没有办法言传的,就是不能用教的。
我觉得,这件事情哦,我们不要讲到《庄子》这么伟大的书了哦。我觉得我在家里面,看一本教你如何练成蝶式,游泳的书,翻来翻去,整本书背得滚瓜烂熟,跳到水里还是不会游蝶式。这同学可以理解嘛,对不对?因为那是需要练出很多条肌肉,才能游蝶式的对不对?这样不是你读了书就可以学的。所以,它可以给你一个锻炼的方法,但是如果你不锻炼的话,这些文字对你是没有用的啊。
“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那就是说,虽然世界上面的人呢,听到这种讯息都是很当一回事。你知道,我很怕,看到某一种人,在看某一种节目。就是某一些宗教的信徒哦,在看他们的那个牧师,或者是上师在讲道的节目。就是那些牧师或者上师讲道的时候,那些道理听起来就非常的精光灿烂,你知道么?然后听的人就觉得法喜充满。
那这个,可是我就觉得说,如果照我们道家的讲法就是,没有这种事的哦,这不是说你听了之后就是你的,这是你练成的才是你的。那他就觉得说,“为其贵非其贵”,就是人呢,一般人呢,觉得这个很宝贵的文字情报,其实并不是真的这么宝贵。所以说,“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他说,其实啊,你看得到的,听得到的这些所谓的文字讯息啊,它其实都是一些形色名声,就是比较是一个虚荣的表象而已啦。
他说“悲乎”,就是好可怜啊。“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庄子应用到情这个字,有很多时候是说情况的情哦,就是真实的情况。就是说,以为听到关于这个东西的描述,就真的能够摸到那个东西的真实状况,这是很可怜的一件事情哦。就像是,看什么美食家写的书哦,什么苏国志写的《康乐意包子店》等等啊,那你读了之后,就能享受到那个清酱菜的香味么?我想还是隔着一层吧,是不是?就是吃到嘴里才是哦。
那他说,“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那如果我们光是靠这些文字情报,不能让我们摸到事情的真相的话。那难怪哦,“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难怪就是,真正懂的人,都有点懒得教。那一副就是我现在呀,告诉你呀,你要了解呀,就是拼命在教的呢,其实根本就是教假的,他没有发现自己是在教假的。
【原文】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那他,接下来,就用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事哦。他就说,齐桓公啊,在堂上读书。那他有一个老工匠,这个老工匠呢,在他的堂下呢,雕刻一个轮胎。古时候轮胎没有橡胶,对不对?就用木头雕刻。那要把一个木头雕成圆形的,能够滚动无碍,那其实是很需要巧劲儿的对不对?那然后呢,这个工匠其实也很大牌哦。他就看着齐桓公在读书,他就把他这个雕刻刀放下来,然后就走上来,问这个,他的国王说:请问呐,你读的是什么东西呀?齐桓公就说:圣人之言也。我读的是圣贤之书来的。
那这个老人家就问,那圣人还在吗?齐桓公说,圣人已经死掉了。那那个老头就说,那你在读的呢,只不过是古人之糟粕而已哦。糟粕,就是那个酿完酒之后,滤出来的那个渣渣。我们是喝那个酒,那个渣渣就拿去,好像也没什么用啊,最近发现有美白的效果是不是?
那这个,老工匠呢,就这样说,你读的都是古时候的人留下来的垃圾而已哦。那这个桓公就很生气,就说,寡人读书喔,你家皇上我在那边读书哦,一个做轮胎的人还敢有意见。你给我讲清楚,说得通就饶了你,说不通你就给我死。
老工匠就说呢,我是用我自己的事情在想这件事的,因为我是做轮胎的嘛,他说呢,“斫轮”,雕刻轮胎呢,“徐则甘而不固”,就是你下刀太慢的话呢,就软绵绵的,削不对。可是如果你下刀太快的话呢,就会卡到,“苦而不入”。他说,下手软了的,削不正;下手快了的话,就会砍不过去,就会遇到障碍。
他说,“不疾不徐”,这个不徐不疾这个成语,就是从《庄子》这里出来的啊。
他说“得之于手而应于心”。我每次读到这句话就有点生气喔。因为今天这句话遭改成得心应手,那这是非常背叛庄子的原意哦。我讲这段的意思,是要跟同学们强调,庄子的修炼是非常非常强调一件事,就是得之于手之后才应之于心。就是你先练成了,再来说你懂这个道理。像我中医课的时候,有同学问什么问题,问一些医理哦。我就说你先把这个病人医好了,医理再随你掰不是很好么?对不对?你如果没有办法把人医好,你这个医理怎么掰,掰到天花乱坠也是胡掰嘛。是不是?先医好,再来掰理论。
所以呢,什么东西呀,也就是庄子的修炼是认为说,重点不是讲道理讲到你的头脑懂,重点是是你先练成。就是,你头脑懂得不要生气,不要烦恼,这个懂得是假的。要你的心啊,真的练成不会生气,不要烦恼了,你再回头去看从前还会生气还会烦恼的自己,就会觉得我从前好笨哦,干嘛烦是不是?就这个练成了的人,才可以说懂得。对不哦?
他说这是“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他说我下刀的那个手法呀,我没办法用讲的耶,就是这里面有一个自己的分寸在里边的。那我们今天讲的这件事,你自己心里有数,那个心里有数这个成语就是从这边出来的哦。他就说,这个,心中的怎么拿捏这一刀的这个分寸呐,“臣不能以喻臣之子”,就是我没有办法用说的,讲到我的小孩子懂。所以他说,“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我不管怎样用讲的,我小孩子的功夫没有练足那个年份,他就是没办法得到这一份功力。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至于我现在已经七十岁了呀,还不能退休,因为接班人还没有培训出来。他说,“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古时候的人呢,跟他那个教不了你的呢,就随着他一起死了。那你在现在读的书呢,就是古时候剩下来的垃圾啦。就是这样的一个看法。
那我觉得,我们读《庄子》啊,是真的啊,要承认,就是什么东西是要先练成,而这个东西呢,放在现代的社会里面,就会有一些取舍哦。我想,好比这样说吧,什么叫做先练成?如果,我们照那个什么《庄子》《人间世》篇的一些修炼法,当然这个第四篇我们以后还会慢慢仔细教哦,我随便讲讲。
就是,如果呀,你是一个受到家庭暴力的妇女呀,那以现代人的心理咨商的系统对不对?他可能会要告诉你说,你要如何建立自我价值。对不对?告诉我是有尊严的,告诉自己是有尊严的。哦,不是可以让人家随便这样子很轻蔑的虐待的。这是现代的心理学的处理的一个路径。
可是,庄子的路径呢,其实,比较不像这样。庄子这个得于手而应于心是什么呢?庄子的路径比较会是:你既然是个家暴妇女啦,那第一,你可以逃。对不对?逃也是种行动啊。对不对?赶快申请法律的保护,离婚就好了。那不然的话呢,如果你决定,这个老公你还不想放弃的话。那也可以,那你每天就早中晚的,早上要学少林拳,中午要学空手道,晚上要练柔道。那以后你老公呢,喝醉酒,一施暴,一手就把他翻出去,先打赢。那打赢了之后呢,你就突然会发现,我活得还蛮有自尊的。就是这个,先练成,再来建立你内心世界的东西。就是这是一个,如果是心理学来讲的话,他说这庄子啊,有一点行为学派的调调。就是先做到,再来心理建设,而不是先心理建设。
就像我有一个从前的学生啊,他跟我讲,他跟家人之间的一些问题,他应该怎么反省。我说你不要反省呀,你先练习在看到你妈妈这嘴脸,听到爸爸这句话,你先不要气。你先做到不生气了,然后你自然就会觉得过去生气的自己不太对。那你如果不断的反省,然后每天遇到爸爸妈妈讲这个话,你又气了,那这个反省好像没有什么用,是不是?就是以庄子的学门会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做到好像比想通要重要一点。所以这是一个可以说是非常重实践的一个学门哈。
所以同学听到这样子,会不会已经觉得说中间下课就可以退班了?我很乐意看你退班,这没有问题的,因为我觉得庄子练起来还蛮辛苦的哦。我学庄子十五年,我不觉得这个学门很轻松。可是呢,我可能在教书的时候,就会忍不住的要说哦。就是,现在好像,一般,《庄子》的外行人呐,会以为《庄子》是一个什么,心灵胜利法的书哦。就什么事情想通就好,想开就好,逍遥就好。那请问逍遥又是什么意思呀?我是觉得,有人觉得,逍遥就是自由自在,爱怎样就怎样。那我就觉得,《庄子》有这么一回事吗?因为自由自在,爱怎样就怎样的话,那,你今天回家,你要生气就生气,要难过就难过,对不对?这个你已经很逍遥啦,是不是?大家不是都很任性的么?就说,你家里面很任性的爸爸妈妈,很任性的小孩,你说,那个可以称之为道家最高境界的逍遥心境吗?好像跟那个,我们说的哇干妈妈还是不一样哦。对不对?跟任性是不一样的。
然后呢,你如果要问我的话呢,我就说,逍遥啊,恐怕跟自由也没有什么关系耶。因为你读了《庄子》就会知道,又不可以跟人辩论,又不可以生气,又不可以烦恼,又不可以难过,又不可以怎么样,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我全世界读过的书,没有比《庄子》更不自由的吧?所以,我觉得,庄子的这个逍遥,真的跟我们一般人觉得的随便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当然,我们要定义逍遥这两个字哦,大概要下个礼拜才会讲得到哦,所以今天先放过这个太巨大的主题了。
那,可是呢,我觉得,《庄子》这本书,我刚才一直强调修炼这个字,对不对?那么,现在市面上的那个企管丛书,有一本书叫做《第五项修炼》,有没有同学有听过?《第五项修炼》的修炼是什么英文字呀?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Discipline就是一个规范。所以,我就觉得《庄子》其实是有给我们一些规矩的。
那,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庄子》这本书呀,其实是有一个很清楚的指向性的。什么叫指向性?就是说,人应该这样子是比较对的。他并没有给他的读者那么自由的发展空间,好像你怎样都对,并不是这样,《庄子》还是有人要怎么活才好,要怎么活才健康,有一个确定的观念在里面,方向在那边的。所以,既然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在那里的话,其实这个学门真的就是一个自我规训的过程哦。那也可以说是一个,很不自由的一个训练过程。
当然这个《庄子》的好处啊,比较不是跟,一般市面上面的道德宗教比起来的话,庄子比较能够跟你讲道理。就是,我觉得学庄子,比较舒服的地方是:当我们照着庄子说的话去训练自己的时候喔,你的头脑层面会比较心甘情愿一点。
因为,你会觉得,庄子已经把这整个道理跟你讲得很清楚了,然后你可以认同他的想法,然后你才让自己这么做的,你会比较舒服。那比较不是一个好像,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一个教条。就好像小孩子说,妈妈跟小孩子说,小孩子就是要听话,小孩子就是要多吃饭。对不对?那多吃饭跟听话到底对小孩子的健康好不好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就是,不是一个强加的,而是有一个理解之后,然后自发的,自愿的去做这样的一个训练。
我记得我从前在大学的时候,教我《庄子》的老师就说过一句话啊。她说:其实逍遥呀,庄子不是在教你逍遥,庄子是教你哦,把所有使你不逍遥的东西都消灭光,到最后你不得不逍遥,就是一个道家的一个很负面的练习。老子说什么,为学日增,为道日损,对不对?那要消灭的东西还包括自己的头脑跟自己的人格啊。消灭头脑的方法在第二篇《齐物论》,消灭人格的方法在第四篇的《人间世》。
《人间世》有一个段落,我一直觉得很有意思,叫支离其德。就是你觉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的,这些都要消灭。因为是你觉得,你觉得这是应该的,这就是我执。就是连这些都要消灭,你才能够听到大宇宙的声音哦。这是一个。
所以,相对来讲,就是说,我们一般的教育会教人说你怎样怎样才是一个好人,对不对?那庄子非常不赞成这一套。庄子是常常在讲一个我觉得是很讽刺,但是有一定的真实性的话。庄子有一个说法叫均亡羊理论。不用翻书了喔,那个是《骈拇篇》第二段。
均亡羊理论就是庄子讲一句话啊,他说: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他说人呐,如果心里面有一些小小的不能承认事实的这些我执的时候,它可能会影响你做一件事情的方法,可是人如果有个一块大大的,混乱的地带的话,那个大的迷惑,它会让你这个人的整个人格,都被搞坏掉。
那他怎么在讲这件事呢,那什么是小惑呢?就是你如果,误以为,这个,我觉得我现在不应该再发起什么中医对西医的攻击,我要换一个例子。我要讲说吃什么会健康之类的。什么多吃蔬果会健康,对不对?那可是呢,其实很多人体质已经偏寒了,那他一天到晚吃很多蔬菜水果,然后越吃越寒越湿,然后他的体质反而更差了。这种人会有吧,对不对?这就叫小惑易方,他一个观念的不对,造成他身体受到损害。那大惑易性,庄子是怎么讲的?他说大惑就是人的道德观,人的仁义观。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就是大惑。那这样子讲,你会不会觉得很劲爆?就是好像,人不是要做好人吗?那庄子不是叫人做好人吗?庄子不是。
庄子他举的例子哦,这个均亡羊理论,就是都把羊搞丢了。他说有两个牧童呀,去放羊。然后呢,都把羊搞丢了。然后,牧童A回来说呢:哎呀,我是跑去跟人家赌钱了,所以把羊搞丢了。然后牧童B回来说:我是因为用功读书,所以才把羊搞丢的。但是结论是,羊都搞丢了。
就是庄子认为啊,来自于人的心灵深处,那个潜在意识的,所谓来自大宇宙的声音跟讯息,是会被人的头脑给挡住的。你这个头脑是杀人放火的邪恶的头脑,固然会挡住这些来自大宇宙的信息。可是你是一个自认为是一个大好人,每天行善积德的头脑,一样会挡住这些讯息。因为你想想看,我们被放进来的这些道德观,其实你仔细去思考哦,都不是很绝对的道德观。怎么讲呢?就像我们随便说好了,我们做人应该对人宽容,对不对?原谅是一种爱,对不对?
那可是呢,你就会看到哦,我们在人生之中,曾经读到过这样的一则故事,就是什么?有一个少年小偷,在一个教堂偷了银子做了蜡烛台,对不对?然后后来被警察抓到了,教堂里面的神父还是牧师呀,版本记不清楚了哦,就对警察说:啊,这其实是我送他的。就原谅他,对不对?然后那小孩子大受感动,那从此就大彻大悟,做个好人。对不对?有这样的故事。对不对?所以,原谅是一种爱。可是呢?中国也有另外一个故事,就是一位慈母呢,每次都很会原谅她的儿子,结果她的儿子就胡作非为,终于被判极刑。
然后他在受刑之前把他妈妈的耳朵咬下来,说:都是因为你原谅我,所以我才坏到不可收拾。所以到底什么才是对?不知道。对不对?就是,面对一个情景,到底怎么反应,才是对这件事?其实,不是我们头脑里面的道德观可以搞得很清楚的。就是你自认为在做对的事情的时候,不一定是绝对的对。所以,庄子一直觉得,人的头脑并不是那么可靠的东西。你充满了伟大的道德,道德观念,然后让你充分发挥一个好人的光辉哦。那也不见得是真正的好。
庄子对于好人的评论还有很多啦,比如说他说:天下的为善者鲜有不为盗者积也。他说,现代的人哦,在努力做的好事呀,很少不是在为将来的盗贼预先准备好赃物。就是,你努力发明了相对论,结果人家拿去做原子弹去了。对不对?你努力造成一个什么,造成一个哦。很美好的建设,然后被人家拿去用在不对的地方。所以这个绝对的对这件事情,其实不是我们人类一个表面意识的头脑能够判断得很清楚的。那,需要依靠的是,更深层的一些东西。那,所以,无论是做好人,或者做坏人,在庄子的心目中都是,不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我觉得,读道家可能会有一种,常会面临这样的混乱。就是说,我们修道不是要行善积德做好人吗?好像庄子没有这一套。但是你说,那不行善积德,我们要如禽兽一般杀人放火抢劫吗?那好像庄子也不是这一套。那基本上就是要把这个我们认为是我的这个东西呀,踹到一边去,这比较是庄子要我们做到的那一套。但是这以后讲到《齐物论》,以后讲到《人间世》,再来慢慢讲这个东西啊。
可是,至少现在这个点上面呢,至少我们稍微认识一下,就是,道家的学门的这样的一个面向。那,当然呢,你也可以说,修道修道哦,讲到最白话的具体内容,当然也就是增强心力,去除我执了,对不对?那么,那这个增强心力跟去除我执,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体两面的事情了,对不对?如果我们练道家的东西呀,有所进步的话。我想,多多少少是,你会在日常生活中感觉到说,诶,我平常做事情比较不认真的,比较会写错字的,现在好像比较不会写错字,比较不会听错话。比较不会买到假货。就是感知力跟表现力有变好嘛,对不对?会比较不会讲话讲到人家听不懂之类的。那从,就是,这是从增强心力的角度来说,对不对?
那如果以消除我执的角度来说的话,就是同一件事情,当你的心力比较大的时候呢,庄子是用一个,在《齐物论》里面是用一碗水当做象征物来讲这个事情。就说是如果你的心力像是一碗水一样,如果这一碗水是这么大的一个碗的话,人家敲一下,不容易把你翻倒。可是你这碗水如果是这么小碗的话,谁碰一下就翻掉了,对不对?
所以就是说,如果你的心力有变强,我执有变少的话,那可能你要经验到的就是,你之前会生气的事,现在遇到了,觉得没什么好气的,就不觉得要生气了。对不对?之前要高兴的事,现在也不觉得会高兴了。因为高兴也是遇到一些事情把你的心弄乱拉,所以是一样的嘛。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检证得到的具体内容。就是我认为我们修道啊,是不可以打高空的。
那是如何的不可以打高空呢?那我们来看一下庄子自己注解自己的哦。我们看一下,那个《知北游》,第二十二篇《知北游》的第六个小段。
像这样子翻来翻去,你们受不受得了呀?是不是好烦呐?身为一个做生意的人哈,我常说我在做生意,我会觉得,好像客服做得很差啊。干脆你不要翻好了,我就直接用白话讲好不好。
【原文】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足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就是,有一个叫做东郭子的人哦,住在城墙东边的一位先生呢,问庄子说:“所谓道,恶乎在?”他就问庄子说:道这个东西,在哪里?那这个大宇宙的法则在哪对不对?其实如果你要问大宇宙的法则在哪里?最简单的就是无所不在,对不对?就是一切事物的运行都是依循这个原理原则啊。
那所以庄子的回答就是:无所不在。那可是,无所不在。那个人是,我要来求道的,对不对?你跟我讲无所不在,我怎么求呀?于是,东郭先生就再问庄子:“期而后可。”那你可不可以再讲得明确一点呢?那庄子说:在蝼蚁啦,在小昆虫里面有道阿,对不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蚂蚁要爬,也是要有大宇宙的原理原则在支配它的,对不对?
那,那这个,东郭子就有点不太高兴了,就说:“何其下邪?”就是你要我跟蚂蚁求道?人类是万物之灵长,这个为什么?你这样也太低级了吧?蚂蚁之中有道?那庄子说,蚂蚁不行呀?那好吧,那不然在杂草里面有道,那植物生长也是大宇宙运行的轨迹呀,这也有道呀。
那东郭子说:“何其愈下邪?”你怎么讲得更低级了?从动物低级到植物去了啊,就是,从动物的层面变成青菜萝卜的层面了。那结果庄子说:还不满意啊,那不然呐,在瓦盆里面好啦。哦,变矿物了。这个东郭子就说,怎么又更低级了呢?那庄子说:好吧,那不然在屎尿之中拉,在大便跟尿里面也很有道哇,那大宇宙的道是无所不在的嘛。那东郭子就气得不讲话了哦。
那这个庄子就说啊,你呀,求道,想要听到那种金光闪闪的那种言论哦,他说:“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他说,你问的这个问法,想要听到那个??你知道我们现在哦,世面上那个,关于那个什么,我们现在不要说修道好了,就所谓的《Newage》系列的书哦,对不对?我觉得都有很多金光闪闪的字眼,对不对?就好像这个时候,你就感受到神了,对不对?就感受到开悟的瞥见了对不对?短暂地什么跟大宇宙合一,就听了都很金光闪闪的人生体验哦。
那可是我觉得,修道这种事情,不必要金光闪闪的这种人生体验。我觉得,我们需要的人生体验是:我们一个月以后,能够比这个月,更加的少听错事情,搞错事情,被不实的广告骗。对不对?一个月以后,我们做的菜,要比这个月做得更好吃。是不是?就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你发出来的力道都更强,代表你的心力有进步。这个才是修道,是不是?不是那个金光闪闪,我这个月有一次,跟大宇宙合一了,这个不要这样子。那那一次之外的时间,你在大宇宙的哪里呀?这个,就是不要讲那些打高空的话。庄子就说,你想要打高空,“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他说你只要想往高度问,你就没有办法摸到重点。不能摸到这整件事情的要点。
他说:“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他说,正获呢,是古时候一个监督市场的,品管的官员,哈。就是,监督市场猪肉品质的官员,他经过那个卖猪肉的摊子啊,履狶,狶是猪啊,他去踩一踩那个猪。就是,你知道,熟练的人,对不对,西瓜就是这样子扣一下就知道了嘛,是不是?
就知道他这个西瓜到底甜不甜,脆不脆。所以呢,这个官员熟了呢,经过猪肉摊呢,就踩一下就知道,有没有这个猪啊是什么病死猪,灌水猪之类的问题啦。那他说,这个监督市场的官员哦,如果要去检查这个猪肉够不够肥,我们今天很多人吃猪肉是怕太肥哦,古时候是要肥的,要肥才代表这个猪营养好啊。对不对?
那他说,“每下愈况”,他说呢,如果你要知道这个猪肥不肥呀,你要掐那个猪肉一下,踩那个猪肉一下。一定是往猪蹄边边那个最下面最没有肥肉的地方掐,就越能够知道真相。为什么?因为猪蹄边边是一整只猪最瘦的地方,那个猪最瘦的地方啊,掐起来都觉得还有一点柔软的厚度的话,代表整只猪都是够肥的。是营养很良的猪,对不对?可是呢,如果你,踩那一下,踩在猪肚子上,那再瘦的猪,肚子也是软绵绵很肥的呀。你怎么知道这个猪是不是真的够肥呢?是不是?所以,要掐最没有肉的地方,才会知道它有没有肉。
那,中国人的成语哦,庄子的原始出处是每下愈况。就是,越往低处找,才越能够发现真相。那,这个成语呢,在宋朝的时候呢,被再创造一次,宋朝的时候,把它改成每况愈下,对不对?就是,一天不如一天的意思,是不是?所以,我们,今天出的成语,每况愈下,跟庄子说的每下愈况,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了哦。
那我觉得,修道的原则呢,就是,那他后面就讲说,其实你真的是,这个是,道这个东西是无所不在的。他说周、徧、咸三者哦,周、徧、咸,就是说,因为是,什么东西里面都有的,大宇宙的原则,是任何东西里面都有的。所以,如果是周、徧、咸,讲成英文的话就是Universal嘛,名词的话,就是Universality,对不对?就是普遍性的。像这个普遍性的原理原则呀,你一定要在低处去检证它。
那我觉得我们学庄子啊,要很小心,很小心,就是不要打高空,这是庄子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我也认为,这是对于一个修道人,非常,自己都讲修道人啦,好恶心哦,很臭美耶,就是希望自己的心变得健康的人好了啊,就是很重要的一个提醒。
那因为,我曾经啊,遇到一个朋友的朋友,现在已经生病过世了,那那位朋友的朋友呢,是因为身体不好,所以跟我谈一谈。
当然那个时候我才刚学医不久,我也帮不到他什么了啊。可是,我就看到有一位,这样一位先生,他在我面前谈到他的身体的时候哦,就是愁容满面,就整个人充满了慌乱跟不安。你就会看到说,这个人真的是被他自己身体的状况吓坏了。可是呢,这一位先生,他的工作哦,是讲授佛法的老师,是常常出国去讲学的。那当他谈他的身体状况,我们谈不出所以然。刚好在座有另外一位朋友,好像谈到他的事业,他忽然之间,话题一转讲到佛法了。哇,整个人背后佛光就出来了,我看到,他就用很伟大的样子,可是呢,话题如果回到他的身体,他就,啊,整个人就萎靡下去。
我就觉得,我不希望,我自己或者是任何人哦,你的修行是跟你的生活脱开的。我希望,我们的,如果是学庄子,修炼庄子的话,我们要能够体验的是,我们确确实实日常生活之中,越来越幸福。就是你,原来让你觉得很难搞的老公,老婆,小孩,你觉得现在已经很好搞了。那这个做事情,对不对?从前做得焦头烂额,现在做得又快又好。对不对?就是这种日常生活之中,能够让你看到你的能量越来越通畅,心力越来越好的地方,这个才是一个修道很重要的检证哦。
那最怕最怕的就是,摆出一副修道人的样子哦。那我记得好像从前在哪里听过哦,说有一个健身师,他收钱哦,最怕遇到修道人跟老师,因为每次都收不到钱。因为修道人就说:我是修道人,有可能会欠你钱吗?老师就:我是老师耶,有可能会欠你钱吗?就是都觉得自己很伟大。
可是实际上,又是怎样呢?因为,像我家里面,我觉得我的上一辈,我爸爸的兄弟姐妹,都是有一点那种,修道狂热的调子。所以他们在美国呀,我的姑姑叔叔他们,有的打坐呀,有的通灵呀或怎样。那我爸爸是唯一一个活在世俗之中的人,那我爸爸去美国看了这些兄弟姐妹一趟回来呢,在家里面就会对我批评他心爱的兄弟姐妹。他说:这些人哦,说什么能够看到什么东西哦,然后,什么,就是,什么,就是你知道修行的人会说感应到什么,看到什么东西。
可是呢,平常生活的时候,脾气也那么坏,生病的时候,心情也那么坏,一点点小事就挫折得要死。就是为什么以这种心力会能够看得到这么高的东西呢?这个不是有点不可思议?那我也觉得,听起来是有点不可思议哦。那我就觉得,我宁愿什么都看不到,但是我日子过得好好的。就是,这样子的一种感觉。
所以,我不太喜欢把庄子的东西,跟一些打高空的一些东西挂在一起,我这样子有点批评到伟大的前辈。就比如说,像庄子就说到,大鹏鸟呀,从南极飞到北极之类的。那,像教庄子有一位前辈老师,叫做南怀瑾,对不对?他对庄子的解释就是说,哦,大鹏鸟这样子飞呢,是人呐,从什么督脉运行到任脉。我就觉得,不行不行,这太高空了。就是像我们这种,身体修炼还没有办法感觉到督脉,任脉的人哦,就是这个任督二脉还没有打通的人,我想先不要讲这么高的地方,我们就用更低层次的角度来读取这本书,比较安全。讲更白一点,比较不容易走火入魔啊。对不对?因为修道是很怕自己把自己搞疯掉哦,这个风险是一直都存在的。
所以你看,我们现在教了整整一个钟头了,庄子的开场白还没有讲到一半,还没有开始进入正课,我是跟你们拖定了。不过反正五个礼拜过了之后,如果我没上完的话,就全部都免费赠送就对了。通常每次说到要上不完就赠送课,我那个内心就会隐隐有一种反弹力让我准时上。因为我这个课,我之前教书有些同学有要求说你不可以讲超过时间,因为超过时间她坐不到什么末班车回家,所以我们就七点讲到八点,休息二十分钟就同学上上厕所,散散步,然后呢我们八点二十再讲到九点快半就下课,九点半以前放大家走人好不好?那我们就先下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