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服装各式各样,都透露着一种神秘而且具民族气息,让人格外着迷,单是苗族服饰女装,都有好几款,你知道几样呢?
湘西苗族服饰女装因地区的不同而又有差异,主要表现在衣领、衣袖、衣摆、衣襟、背兜、围裙、腰带等部位结构和式样的不同之处。就其款式来分,有琵琶襟、四叉式、叠摆式、云襟式、云肩式、胸襟式、四角挖云式和大襟式等。除了大襟式是立领外,其他款皆无领,且衣长过腰而宽松,衣袖大而短。民国时期,以上款式还非常普遍,之后逐渐消失。而保留下来的叠摆式,作为盛装,在苗族妇女还愿接龙时由主妇穿着,因此又称为“接龙衣”。
花垣、保靖、吉首、古丈的苗族妇女穿胸襟式,凤凰一带的穿云肩式,吉首、泸溪、沅陵一带穿大襟式。总之,湘西苗族服饰女装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并各自独立构成一个华美的苗族服饰女装世界。
1)
花保型苗族服饰女装。
花保型苗族服饰女装主要流行于花垣、保靖、古丈、吉首等县市。上装为胸襟式,胸襟及袖口处均以黑色底布为陪衬,以此烘托绚丽的刺绣纹饰、精巧的花边和纤细的镶径。有的苗族妇女还把袖口往上翻卷,刻意露出素色挑花的白色袖套,以此为美。下着宽脚裤,裤口有黑色拼布,用绲边、花带和刺绣花边等装饰裤脚,足穿花鞋,腰系绣有龙、风、花、草、虫、鱼等纹饰的围裙,极为精巧美观。春夏季时,喜穿白色或浅色条纹布衣,下穿天蓝色绣花裤;秋冬季,老人习惯在衣服外面套一件背心,衣着颜色较为沉稳,多为深蓝色、灰色或自己纺织格纹布等,与浓艳多变的纹饰互为映衬。头包黑布帕或丝帕,头帕层层环绕呈螺旋状,额前绕成平面,脑后盘成梯形,末绾一道,平整于额眉,显示出精致妩媚的魅力。
2)
凤凰型苗族服饰女装。
凤凰型苗族服饰女装流行于凤凰、花垣等县,以及过去的麻阳苗区。上衣为云肩式,环绕肩部伸展一条刺绣花边和两道滚边,纹样虽简练,却精巧别致。配上呈梨形状的高腰绣花胸围兜,与盘肩组合构成上装优美的弧线,舒展而流畅。下穿绣花裤,着绣花鞋。凤凰型头帕是苗族妇女头饰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以高为美,因高而奇。腊尔山台地的苗族妇女多喜欢用蓝白相间的格纹帕,或有扎染梅花纹样的花帕包头。头帕层层相叠、高高耸立,有如峨冠,若遇严寒,还加包短帕一截,由额头包至脑后,裹住耳朵。这一地区最有特色的是披肩,工艺极其琐碎复杂,华美非同一般,表现出该地区苗族女子独特的审美情趣。
3)
吉泸型苗族服饰女装。
吉泸型苗族服饰女装流行于泸溪、沅陵、吉首、占丈等市县,为立领大襟式。这一带的苗族人自称为“瓦乡人”,与湘西其他苗族地区不同的是,妇女服装非常朴素简单,春夏季节的上衣为纯白色,秋冬季节的上衣为蓝色,没有纹饰。围挑花胸围兜,包挑花头帕。挑花颜色多以黑白或蓝白对比,图案工整严谨,素洁秀雅。湘西民歌中“头上帕子四个角,四个角上绣飞蛾”说的就是这种头帕。泸溪苗族尤喜白布挑花帕,而沅陵苗族除了未婚少女及新妇包白布挑花帕外,中年妇女包蓝色挑花帕,老年妇女则包黑色布帕,不挑花。
另外,由于沅陵苗族属于“红苗”,因此衣衫尚红的习俗至今仍有一些保留。青年女子喜穿红色挑花布裤,妇女喜系红色同裙飘带,特别是姑娘的嫁衣和老年妇女的寿衣,必须是鲜艳夺日的大红色。
4)
湘西苗族盛装
湘西苗族服饰艺术的精华集中体现在女子的节日苗族盛装上,而各种精美的银器为其主要配饰,并以多为美,以重为贵。银饰不仅是苗族人民审美情趣的独特表现形式,而且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银饰包括银帽、项圈、手镯、凤冠、椿花、耳环、牙签等。苗族姑娘未嫁之前,娘家人便要提前几年为其准备以白银打制的名目繁多、做工精细的银饰,并请寨中有名的绣女刺绣嫁衣。费工耗资的嫁衣极其奢华,在做新娘时穿一次,以后便只有在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陪伴女友出嫁时穿戴,平时则珍藏,
“百年”之时便作为寿衣。盛装时的苗家女子全身缀满银器,身着绣花衣,捆花带,系围裙,穿花鞋,披云肩,有些还穿大红百褶裙等,服饰繁多而不乱,款款而行时,妩媚动人。
接龙服。苗族盛装中最为隆重的是接龙服,为苗族妇女在民俗仪式接龙时由主妇穿着。接龙服分为接龙帽和接龙衣。接龙帽造型颇似古时将军的头盔,帽上钉有各种银片,用鱼、虫、鸟、兽、花藤等银片层层相连,悬垂于后背。接龙主妇举步之间,银装颤动,叮当有声,悦耳动听。接龙衣款式为叠摆式,衣摆有两层刺绣花边,外套一条有五色丝线流苏的花边带,恍如多重衣相叠相生,虚实交错。袖口里外均贴绣花边和花布边。刺绣图案纷繁生动,有凤凰、喜鹊、蝴蝶、莲花、牡丹、鲜桃、金鱼、鲤鱼跳龙门等。构图精巧,绮丽灿烂,堪称湘西苗族绣花衣之经典。
百褶裙。湘西苗族百褶裙,清代时在湘西地区颇为盛行,现在多在重大节日、椎牛或接龙等祭祀活动时穿着。质地有麻布、蚕丝、棉布、大红呢子等。工艺以绣花、贴花、补花、挑花为主。色彩主调为大红或粉红,兼用咖啡色。常常集各种吉祥图案为一体,多以七彩丝线刺绣而成,或用花带镶嵌。工艺精繁,色彩斑斓夺目。
花带。花带是湘西苗族妇女最喜爱的装饰品和必需品。常用来作围裙带、背裙带、袜带、裤带等。花带分黑白花带(棉线花带)和彩色花带(丝线花带)两种。黑白花带朴素大方,一般是在家劳动时系用;彩色花带色彩醒目,柔软精致,一般是做客或赶场用。姑娘们从五六岁就开始学习编织花带,长大后有了意中人,花带便成为姑娘送给男方的爱情信物。
云肩。状如祥云,故而叫云肩。云肩是凤凰苗族妇女独特的配饰,一般是苗族姑娘在做新娘和节庆时穿戴。主要运用补花、贴花和刺绣结合的工艺,将各种颜色的布料剪成吉祥图案,再将图案拼镶成一件完整的云肩,有的还镂空并缀以银饰。云肩图案有双凤朝阳、鲤鱼跳龙门、多籽石榴、荷花、梅花、蝴蝶、牡丹、盘肠、方胜等,构图精巧、色彩亮丽,充溢着华美、浪漫之气。
鞋子。湘西苗族花鞋别具一格,有船头鞋、气筒鞋、鲇头鞋、圆口鞋、瓮鞋(蚌壳鞋)、钉钉鞋等。这些花鞋的共同特点是正底,不分左右。最为精美的是船头花鞋,头尖底窄,开口较大,后跟上耳,以便穿着。年轻姑娘的船头花鞋,喜在粉红、艳蓝、翠绿绸底绣花,而老年妇女则在青绸布底上绣花。一些讲究的老人,还以此为自己“百年后”的寿鞋。
5)靖州、通道“花衣苗”
“花衣苗”妇女的衣服纹饰比较简单。上农款式为大襟式,一般在衣领、襟边、衣摆镶五彩绣花边,年轻姑娘的上衣颜色鲜亮,年长妇女上衣大都是青衣镶蓝边,蓝衣镶黑边。腰捆鲜亮的织锦宽花带,花带两端以黑白混合彩色绒线做成花须,捆扎时,花须垂至小腿,走起路来随风摆动,显得俏丽挺拔,体态轻盈。下装为长裤或百褶裙,裹绑腿,足穿绣花勾鞋。百褶裙以黑色或深紫色棉布做成,裙边刺绣排列整齐的精细纹样。穿上苗族盛装时,姑娘头戴饰有七彩绒花的银帽,辫上插银簪、银花、银蝶,耳吊银环,颈戴项圈,挂胸链,手戴银圈,指戴银戒指等。
6)
通道“草苗”
通道“草苗”(青衣苗)妇女服饰颜色为青黑色,古朴凝重,颇有
特色。上衣为矮领右衽大襟式,衣长过臀至大腿中部,衣边配有银扣,襟
缘加镶五色布条,腰缠织锦花带,花带的底色多为绿色,并坠五彩流苏垂于腹前。草苗的习俗是婚前穿裤,婚后穿百褶裙,穿不穿裙是区分姑娘是否婚嫁的标志,不过这种习俗现已逐渐改变。裙长至膝,扎绑腿,穿云头绣花鞋。盛装时,脖子戴两圈类似麻花状的银项圈,银饰造型较为古拙简单,以银手镯、银耳环、银圆扣等为主。
7)城步、绥宁“青衣苗”
。
“青衣苗”妇女上装为右衽大襟衣,袖子极小,俗称“竹筒袖”,
妇女多着家织挑花裙,腰束宽扁织花带。民国初年,逐渐改裙为裤,裤腿宽大而长。衣襟、袖口、裤脚镶饰花边。妇女胸佩的“牙签’’极为精致,不仅有牙签,还有形似马刀的小银刀、小鼓锤、小银针、针筒,多系妇女喂小孩以“油茶”及缝纫所用。
如此多的女装款式,你是否心动了呢?
本文由杭州卓简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了解苗族服饰女装更多请进入:http://www.mdodm.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