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竹的故事

(2013-05-16 03:42:01)
标签:

休闲

美食

山竹的故事 

 (一)山竹的美丽传说 

 在欧美与水果有关的传说中,有一个堪与杨玉环“一骑红尘妃子笑”媲美的故事。说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曾经在亚洲偶然吃到一次山竹,回到白金汉宫之后一直念念不忘,多次托人往宫里稍山竹,岂知漫长的旅途已然让果肉变了质。于是她悍然下了一道悬赏令,宣告谁能给她带来新鲜的山竹就赏给谁100英镑,后来价码越加越高,最后居然以爵位相许,但到末了她仍未能如愿。因为有维多利亚女王的这则轶闻,山竹在西方被称为“果中女王”。碰巧,在亚洲,山竹也被人们唤作“水果之后”,这一本土封号和维多利亚女王无关,只是因为山竹超强的去火功能。由于极易导致上火的榴莲和寒性极重的山竹分别占据了水果中至热和至寒的地位,二者互克互补,所以索性被人们强行“婚配”,分别授以“水果之王”与“水果之后”的头衔。很多地道的岭南人在买榴莲的时候都有顺带着买山竹的习惯,以备祛火之用。但这种习惯完全是把“后”置于“王”的附属地位,深为山竹爱好者所不齿。

  (二)山竹全说 

     山竹,既可以指植物山竹也可以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山竹。山竹原名莽吉柿,原产于东南亚,一般种植10年才开始结果,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水果,与榴莲齐名,号称“果中皇后”。我国贵州黄果树瀑布附近确产有山竹,而且味道很好。

  山竹果的名称(purplemangosteen)虽然与芒果(mango)相似,但绝不能与芒果树或芒果混为一谈。事实上山竹果树与草本圣约翰草属于同一科。

  山竹的外果皮中包含具有收敛作用的一系列多酚类物质,包括氧杂蒽酮和单宁酸,这些物质可以确保果实在未成熟时不受昆虫、真菌、植物病毒、细菌和动物的侵害。其中氧杂蒽酮具有[1]

功效与作用

  http://p10.qhimg.com/dr/200_200_/t01442461e5ccd59fd8.jpg

功效

  性平,味甘、微酸。皮:性凉,味苦、涩。

  健脾生津,止泻。皮:消炎止痛。

主治

  脾虚腹泻,口干,烧伤,烫伤,湿疹,口腔炎。

  其果皮外敷有治疗烫伤作用

    营养价值

  山竹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16.8%,柠檬酸0.63%,还含有其它维生素B1,B2,C4和矿物质,具有降燥、清凉解热的作用,因此,山竹不仅味美,而且还有降火的功效,能克榴莲之燥热。在泰国,人们将榴莲山竹视“夫妻果”。如果吃了过多榴莲上了火,吃上几个山竹就能缓解。

  另外,山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类,对机体有很好的补养作用,对体弱、营养不良、病后都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山竹吃起来很甜美,但其散发出的气味很淡,因为其气味的化学组分量约是芳香水果气味的1/400。山竹的清香气味主要由挥发性成分,包括乙酸己酯、叶醇(顺-3-己烯醇)以及α-古巴烯(Copaene)组成。山竹营养丰富,抗氧化作用强,而且有保健功效,不过食用要适量,因为虽然正在研究中的氧杂蒽酮被指出可能有抗病效果,但过量摄入此物质会增加酸中毒的可能性。氧杂蒽酮的一种——α-倒捻子素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已广泛用于药品中,但过量服用会对线粒体功能有毒害作用,损害呼吸作用,造成乳酸酸中毒。山竹富含蛋白质、糖质和脂类,主治脾虚腹泻、口渴口干、烧伤、烫伤、湿疹、口腔炎。山竹果肉性寒,因此食用易造成上火的榴莲后,可食用山竹去火,但不宜多吃,且肾病患者、心脏病患者、糖尿病者慎食,湿热腹痛腹泻者不可服用。外果皮粉末内服可治腹泻、赤痢,外敷可治皮肤病,干燥的山竹叶可用来泡茶。外果皮中的红色素可用来制黄色染料。

    食用方法

   挑选山竹的颜色购买山竹时一定要选蒂绿、果软的新鲜果,否则会买到“死竹”,可用手指轻压表壳,如果表皮很硬而且干,手指用力仍无法使表皮凹陷,蒂叶颜色暗沉,表示此山竹已太老,不适宜吃了,表壳软则表示尚新鲜,可食,也可以看看果实下面的蒂瓣,有几瓣就表示果实内有几瓣果肉。一般一个山竹内只有一个较大的种子,食用时务必留神。

    适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体弱、病后的人更适合,虽然一般人都可食用山竹,但每天吃3个足矣。因含糖分较高,肥胖者宜少吃,糖尿病者更应忌食。它亦含较高钾质,故肾病及心脏病人应少吃。

    食用要留神

  食用方法一般为压破掰开,剥果壳时必须小心翼翼,格外留神,注意不要将紫色或红色的果壳汁液染在肉瓣上,因为它会影响口味,沾到衣服上也极难洗脱。

    食用宜忌

  山竹相对榴莲,性偏寒凉,有解热清凉的作用,可化解脂肪,润肤降火,若皮肤生疮,年轻人长青春痘,可生食山竹,也可用山竹煲汤。一王一后,一热一凉,吃了大补的榴莲之后,再吃山竹有清热的功效。山竹富含纤维素,在肠胃中会吸水膨胀,过多食用会引起便秘,若不慎吃过量,可用红糖煮姜茶解之。另外,正因为山竹是最寒的水果。所以体质虚寒者少吃尚可,多吃不宜,也切勿和西瓜寒凉食物同吃。

   果中之后

  营养丰富在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盛产新鲜的水果,但被人称为‘果后’的山竹每半年只产一次。在气候温和的北美和欧洲,人们对山竹几乎闻所未闻,而在热带雨林地区,山竹却家喻户晓,人们称其为‘果中之后’和 ‘上帝之果’。山竹所以称为‘果后’,除了本身味道甜美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古时东南亚医药中所担当的角色,传统上,山竹被人用来控制发烧的温度及防止各种皮肤感染。而研究表示,山竹的果皮或外皮都蕴含丰富的Xanthone,不但具备抗氧化能力,也有助增进免疫系统健康,令人身心舒畅,整个山竹都有用,故深受人们推崇。也有以山竹果实做成的饮料登陆香港,正切合香港年轻一代钟意果汁饮料的趋势。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仅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柠檬的故事
后一篇:*木瓜的故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