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校长郑强炮轰中国教育

分类: 教育新闻 |
“很多人愿意走捷径”
郑强的讲座以一连串的“妙语”开头。
“我做报告掌声最少的地方是敬老院”。
“中国教育太失败了,我们讲国际接轨,但让更多人没有了自信”。
“很多教师有学问,但没有文化”。
郑强说,目前我们的教育功利化非常严重,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于是很多人一上大学就开始放松甚至放纵自己,他们中很多人的想法就是“中学以前被剥夺了多少快乐,大学里就把它捞回来”,因此“中国大学的校风、学风与世界比是较差的”。这导致了中国大学教育出的人才平庸化。
在他看来,国内教育带来的问题甚至是“出不了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他说,在国内有个不好的现象,很多人愿意走捷径:比如天桥和地下通道,人们更喜欢走地下通道,因为起步容易。就是这种习惯,中国的教育也想走捷径,不能脚踏实地做研究,因此出不了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在他眼里,莫言是个案。“莫言如果读现在的中小学,休想拿到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之所以获奖,因为他贴近了土地,脚踏实地钻研。”
对孩子,放养比圈养强百倍
在郑强展示的一张照片上,一位知名的国际体育用品商让他站在了正中位置,他说这是国内外价值观的不同所致。因为那位商人尊重知识、尊重文化。他认为,一个知识分子要获得尊重,首先就是不要崇拜金钱和权势。
郑强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青少年发展要追求“非对称优势”,尤其是“非对称文化优势”。
郑强是工学博士、国内研究高分子合成和构造的专家。一次,浙江大学组织一个活动,要他与易中天PK。郑强说,学生的这次要求,让他找到了“非对称优势”:“在三国方面,易中天得100分,我得40分,但在高分子领域,我得100分,他就是0分。”
郑强建议,教育孩子别眼红别人,要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别去发展自己的短板并和别人PK。”
在他看来,中国的小孩儿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被搞死在起跑线上了。
每当郑强在超市看到孩子被放在推车上时,他总是想去告诉孩子的父母:“把孩子放下来,你的这不经意的举动,会导致孩子贪图享乐。”
他认为,中国人怕孩子吃苦,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实际上这让孩子贪图享乐、丧失了斗志。“以前我们高考,都自己去考试,现在的家长陪同,出租车挂黄丝带免费接送考生,这些对孩子的过分关爱娇惯了孩子,这是一个民族堕落的表现。”
“我呼吁家长们放养孩子,让孩子学会吃苦,这比圈养好一百倍!”郑强疾呼。
填志愿首选学校
谈到高考志愿的填报,郑强认为中国家长对大学的了解落后了30年。很多民众取向有问题,认为农学就是“修地球的”,金融就是赚大钱的,但是他们忽略了“真正有地位的人是存钱的人,不是数钱的人。”
郑强说,很多家长有误区,认为带有“国”字头都是好大学。实际上,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学校的实力已经超过了不少国字号大学。
填报志愿是选学校还是专业?郑强说,他的偏好是首选学校,因为“综合性的好大学能树立孩子的文化自信”。
孩子没考上名校,郑强说未必是坏事。
“不少在人生第一次考试(高考)胜出的学生都止步于名牌大学,不少普通大学的学生非常努力,却在人生的第二次考试胜出。”
“能考入著名大学,这一步领先只能代表高考成绩的领先,这一步领先并不意味着未来会步步领先,这一步领先更不意味着将来永远领先。”郑强说。
⊙相关链接
郑强演讲妙语
如果不让孩子有梦,一切梦都是白日梦。
大学生的近视率85%,这在动物世界早就被淘汰了!
中国大学变味了,现在中国大学的牛逼教授都不给学生上课。
先生源于孔子,但只有日本人坚守住了这个称号。
中国人恨富二代,却恨不得把女儿嫁给富二代。
不要轻率把孩子送到国外,要谨防养老无人。
很多人骂日本人拜靖国神社,却庸俗地把岳飞墓当成旅游胜地,无人前往祭拜。”
别为自己找理由,少打麻将,多陪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