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涛123
阿涛123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媒体技术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2018-12-29 11:05:04)
分类: 课题研究

编号: 201812012          

 

 

武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多媒体技术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运用研究》

                              徐涛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所教学科               数 学__________________                ___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03047010_

                      武安市伯延镇杨二庄小学_________________

 

 

 

 

   2018     12 

 

一、  开题报告内容(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界定清楚、真实可信、表述严谨)

1、 课题提出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图形与几何是重点,也是小学生难以理解透彻的难点,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垂直与平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五年级上册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多边形面积的基础,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等的基础。由于学生对垂直和平行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从木梯、跳箱等生活原型分别抽象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几何直观图,如何抓住图形的特征来建构概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课题研究多媒体技术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作用,通过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资料等方式,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信息的立体化、形象化呈现,提供技术平台,帮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达到具体表象的知识进行转型,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同学的空间想象能力。

2、 课题现实意义

1)研究多媒体技术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作用,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感知几何图形,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应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学生生活中的一幅幅情景图:可收缩的衣架、栏杆上的花纹、学校的校门、升降机……然后隐去实物,色彩鲜艳的突出其中的一个个平行四边形。通过情景设置,学生在生动、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中,充分感受到平行四边形无处不在,平行四边形就在自己身边。

2)研究多媒体技术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图形与几何”对小学生而言难点很多,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如果教师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平行与垂直时,可以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并且借助图示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类,从而得出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进而为平行线的教学做好铺垫。

(3)通过研究多媒体技术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作用,可以促使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 核心概念的界定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多媒体包括文本、图形、静态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剪辑等基本要素。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也就是从这些要素的作用、特性出发,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原理的指导下,充分构思、组织多媒体要素,发挥各种媒体要素的长处,为不同学习类型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习媒体信息,从多种媒体渠道向学习者传递教育、教学信息。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平行与垂直。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多媒体技术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的作用研究就是通过多媒体(包括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基本要素),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信息的立体化、形象化呈现,提供技术平台,使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完整鲜明的表象,在观察、比较中发展思维,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为深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的教学内容。

(2)依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内容,搜集多媒体资料,阅读国内外关于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相关资料,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3)分析多媒体资料,找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切入点,优化课堂教学。

2、研究内容:

1)通过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的教学内容。

(2)依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内容,搜集多媒体资料,阅读国内外关于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相关资料,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3)分析多媒体资料,找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切入点,优化课堂教学。

(4)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考。

3、研究方式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以四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采用随机访谈、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等科学方式,对多媒体在数学课上的应用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准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

2)个案研究法:制定高效的多媒体课件,形成有效的设计策略。

3)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各种文献,广泛收集有关《多媒体技术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运用研究》的相关信息,了解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新理论,摘录对课题研究有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供学习和借鉴,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存档工作。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进行归纳反思,探索有效的措施总结得失,分阶段的进行总结及评价,能使课题有效的开展。并撰写心得,教学反思,教学论文等。

 

(三)研究过程和步骤

1、研究计划及步骤

为了能够保证本研究课题的高效进行,我将针对本课题,进行大量的阅读。包括教育书籍、杂志论文、各种教育期刊等。坚持阅读,每天保证阅读3060分钟。把读书的所感、所想、所获,及时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并做好笔记及体会,以帮助做好课题的研究。

1)具体步骤:

准备阶段:(201811月—201812月)申请课题。学习如何进行小课题研究以及怎样进行研究。

实施阶段:(201812月—20194月)通过调查分析,搜集数据完成调查报告。制定课题方案。进一步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做好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实施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不断摸索改进,调整实验方案,做好案例跟踪分析,撰写教学日志,进行阶段性小结。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1月、12月)研读《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读有关文献资料及教育论文、杂志,撰写开题报告,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数据完成调查分析。

    1月、2月)针对小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内容),收集学生学习反馈效果,做好记录。收集弄好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日志。

3月、4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进行整合,让研究服务于教学,服务于课堂。举行一节有关平行四边形认识的数学汇报课。

总结阶段:(20185月—20186月)进行总结、反思、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2、参考文献

[1]张丽丽.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以空间图形教学的应用为例, [J].新课程(小学版),2010(9).

[2]李晓玉.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教育,2010(4):47-47.

 

(四)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时间(月)

任务名称

成果类型

20189

拟定研究题目,填写课题评审表

课题评审表

10

制定课题方案

课题方案

11

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撰写评审报告书

 

评审报告书

12

撰写开题报告书;开展调查问卷,进行问卷分析

开题报告书

调查分析

20181

研读有关文献资料及教育论文、杂志

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

2

研读《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完成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设计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读书笔记、教学反思

多媒体资料

3

针对具体课例,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4

在教学中实践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上的应用

优秀教学设计

5

开展汇报课

课题汇报课

6

收集整理资料

结题报告

 

二、课题开题结论地方不够可以附加纸张

填写内容:专家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三、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职称、职务

     

签名

 

 

 

 

 

 

 

 

 

 

 

 

 

 

 

 

 

 

 

 

四、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市属学校教育科研

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各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
或市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存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